《千古文人侠客梦》讲述了:我读武侠小说起步很晚。前几年武侠小说走红,小书摊上随处可见金庸等人作品,我却一直没有认真翻阅。倒不是故示清高,不屑一顾,而是没读出门道来。明知武侠小说的流行,是80年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值得认真研究,可就是打不起精神。在小说史研究中,阅读了一些清代的侠义小说和二三十年代的武侠小说,也没引起特别的兴趣。每当友人眉飞色舞地谈论某部精彩的武侠小说或某位武功超群的大侠时,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不知道是别人疯了还是我读书读歪了。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从事研究或教学。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研究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千古文人侠客梦》上: 从历史看懂江湖, 认清一个真实的武侠世界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韩非子看来,要建立国家法令的权威,必须除掉两类人,一类是儒,另一类是侠。因为儒生的学说会扰乱法纪,进而动摇君主的观念;而游侠聚众持有武装,标榜个人气节,会破坏国家禁令...
评分《千古文人侠客梦》读后 这本书研究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武侠小说,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中以为文学类型的研究是文学研究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一方面作为一种类型,必将继承它的文学传统,但另一面,一部作品要想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就必须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且描述出...
评分《千古文人侠客梦》上: 从历史看懂江湖, 认清一个真实的武侠世界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韩非子看来,要建立国家法令的权威,必须除掉两类人,一类是儒,另一类是侠。因为儒生的学说会扰乱法纪,进而动摇君主的观念;而游侠聚众持有武装,标榜个人气节,会破坏国家禁令...
评分我与武侠小说(代序) 接受美学有条重要原则叫“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本文相融合时,才谈得上理解接受;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时而异,故讨论作品的接受就不能不牵涉到时世变迁。不单是作家的创作、读者的阅读,而且学者治学,都源于其对特定生存状态的反思。 ...
评分《千古文人侠客梦》读后 这本书研究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武侠小说,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中以为文学类型的研究是文学研究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一方面作为一种类型,必将继承它的文学传统,但另一面,一部作品要想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就必须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且描述出...
不错,就是溯本追源的研究对我喜欢的古龙提到的太少了
评分序言中的话:终于有一天,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大时代中的无足轻重与无能为力”,少年时代“不畏天命”的勇气丧失殆尽,不由自主地萌生一种“宿命”的感觉——或许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和自慰,不过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发“扼住命运的咽喉”之类的狂论。敬天命与尽人事表面上看有点矛盾,其实不然。对“天命”某种程度上的理解和敬畏,可以抑制过分膨胀的“自我”,减少盲目的冲撞,顺应生命的自然进程。
评分十年前读的,现在忘差不多了
评分作为刘勰文体研究四项基本原则的现代操练,此书的“标兵”意义在于信从新见行文,尽管少了些纲目体系,却也收获陈言务去的利落。“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文臣武将的序列外,士与侠离心游离而自成隐士、游侠的“亚文化”。那么,将通俗的武侠小说与正统的武经并置又会有何新见?小说家虚拟一幅江湖,聚焦特立独行的侠客,深描其不受官府辖制又与“世人”刻意保持距离的身份。何其相似,在“国容不入军”和“君命有所不受”的军营,兵家亦以将为坐标原点,上传主而下达兵,不惟树起敌我对立的靶子,还隐约透露出良将与“世将”的区分。在这片法外之地,理想化的军营或遁入想象的乌托邦皆标举“义”以自治。于是,力与杀也就祭出“伐”或“报”的大旗,麾下有隐忍克制,亦不乏欲加之罪。如此,何苦揪住侠之“以武犯禁”,却不深思将之“以战止战”?
评分平原君这部自谦写得枯燥的专著其实写得并不乏味,文笔流畅不打学究腔,可读性还是很强的~可能也是上学期看了一些唐传奇和清代短篇,不然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读起研究来也确实费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