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生于纽约市,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华尔街
上的权威人物,现代证券分析和价值投资理论
的奠基人,对于许多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如沃
伦・巴菲特、马里奥・加百利、约翰・乃夫、麦
克・普瑞斯和约翰・波格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戴维・多德(David Dodd)
格雷厄姆理论的追随者,和在哥伦比亚大
学的同事,任该校金融学助教。
《证券分析》一书,是现代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学派奠基人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代表性作品。在其1934年初版时立刻产生轰动性影响,并畅销70余年不衰!历史上,还没有一本投资类书籍像《证券分析:原理与技巧(1951年经典版)(套装共2卷)》这样,具有如此长久的实践价值。《证券分析:原理与技巧(1951年经典版)(套装共2卷)》1951年经典版深入研讨现代价值投资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为现代个人投资者提供的真知灼见和策略,在今天仍然与半个多世纪以前一样富有价值。格雷厄姆倡导的衡量资产价值和现金流量的方法,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仍然为价值投资者所倚重。
在目睹美国证券市场从大萧条谷底爬升至复苏与高潮的整个历程,并观察了风平浪静的和平时期和混乱无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投资者行为后,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在《证券分析》此前两个版本中所展示的富有先见之明的思想和洞见,在这本1951年经典版中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多少年来,“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证券市场潮起潮落,无数投资者以《证券分析》为圭臬,“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但,深得其中真意者,有如晨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作为《证券分析:原理与技巧(1951年经典版)(套装共2卷)》1951年经典版的中文版策划人,我们深知对于这样一本经典著作,任何说明,都是多余的。那么,还是让我们以格雷厄姆的学生、当代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话作为结尾——
“在许多投资人的罗盘上,格雷厄姆就是到达北极的唯一指针!”在深得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精髓后,巴菲特进一步指出:我们“没有理由再去寻找其他的引路明灯了”!
价值成就经典!
强力推荐:英文原版《证券分析:原理与技巧(1951年经典版)》》火热发售
1,窄门 主耶酥曾经曰过,“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我不信教,但是,我喜欢从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中吸收营养,只要她足够有价值。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
评分续:我读《证券分析》第六版 (一)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752763/ 第六版的上部读完了,整理下阅读的心得。 牢骚一句,我手头的第六版(上)装订质量很一般,书的的右侧凸凹不平,幸好下册没有此问题。 根据行文和相关资料来看,在格雷厄姆书写证券分析...
评分在海图借的人大翻译版,实在太烂,让我都怀疑译者会不会讲中国话,基本语法都过不去,完全不知所云,用google自动翻译都不至于翻成这样吧 那些评4分5分的,你们真看过这本书吗? 那些评4分5分的,你们真看过这本书吗? 那些评4分5分的,你们真看过这本书吗?
评分如果说是教材,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由很多的原则与定义组成。 然而这本书更像是一篇论文,是的真正的论文。从头到尾都有着科学的态度,将一门经济学科叙述得如此的书,太少,太少。不是其他的作者缺少政局投资的经验,或者是其他的作者缺乏对经济体的理解程度。而是其他作者很少有...
评分续:我读《证券分析》第六版 (三)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911901/ 一直有人说格雷厄姆的理论不适合中国,也许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中举的例子与国内现状太不相符合。 比如在资产负债表分析部分中所谈到的那些市场价格连流动净资产、甚至现金净资产都不到的例子,...
圣经
评分终于,啃正经书有了快感。
评分翻译比较生涩,但还算忠于原著。
评分开山之作
评分51版。比40版更清晰。翻译也比海南版更通顺、用心。遗憾译者对投资的理解和作者差别太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