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求学于图宾根大学(与谢林、荷尔德林为同窗),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主要著作有《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差别》(1801)、《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科学百科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除此之外,《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课堂讲授录也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呈现。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2011年8期 最近两年,我在给研究生逐句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过程中,感到该书从第一部分“意识”向第二部分“自我意识”的过渡是一个难点。一般来说,在黑格尔那里,意识是对一个对象的意识,也就是对意识与对象之间的区别的意识;反之,自我意识...
评分黑格尔意识到,《精神现象学》的序言(Preface)和导言(Introduction)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书序。他说,在一本哲学著作的序言里,“不论对哲学作出怎么样周详的陈述”,都是“不适宜、不合目的的”,因为那会“使人觉得,仿佛就在目的或最终结果里事情自身甚至全部本质都已得到了表达...
评分一,这个版本先刚先生的译本非常厉害。我本来只能给黑格尔四星的,但是必须给天朝第一德汉翻译家先刚先生五星。只要肯沉下心去看这个译本,不会看不懂; 二,黑格尔是有料的。但是,怎么说呢?他在学习康德的时候,应该更用心一点。感觉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精华,有点没太用心。...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604.html] 惟有 这个精神王国的圣餐杯里, 他的无限性给他翻涌起泡沫。 泡沫翻腾起来,沉淀着该沉淀的东西,越界着该越界的东西,而不管是沉淀还是越界,在持续而永不停止的过程中,它却永远在精神王国的圣餐杯里,因为圣餐杯是有...
评分这几天翻看刚出版不久的《精神现象学》新译本,感慨系之,也算为这本经典打一个广告。 《精神现象学》于上个世纪由贺麟、王玖兴两位老先生首次译为中文,先贤筚路蓝缕之功惠及学林,”数十年来,贺王译本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可以说滋养了几代学者和读书人,其在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