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奇观

东方奇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译自微软Encarta百科全书2003年版)

尤瑟纳尔(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真名Marguerite de Crayencour,法国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翻译家。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为法国人,母亲为比利时人。她只受过很少的正规教育。1947年,成为美国公民,但她只用法语写作。她的第一本诗集 Le Jardin des chimères (1921)显示了她作为一个作家的高超技巧,她重新诠释了古希腊神话,使它们与现实世界发生联系。1922年,她出版了另一本诗集Les Dieux ne sont pas morts。她的第一部小说 Alexis, ou le traité du vain combat (1929;《亚历克西斯,或者一个徒劳挣扎的故事》,1984年出版英译本)是从一个艺术家的视角进行写作,这个艺术家想要献身于自己的事业,却遭到家庭的反对。她对意大利的访问促使她写下Denier du rêve (1934;《九只手中的一枚硬币》,1982年出版英译本),这是一本关于梦想和现实之间差别的小说。

1934年,尤瑟纳尔遇到了美国人Grace Frick,她们成为非常亲密的伙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尤瑟纳尔移居美国。她在莎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教授比较文学。期间,她于1937年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波浪》(The Waves)译成法文,1947年又出版了亨利.詹姆斯《梅齐知道什么》(What Maisie Knew)的法文译本。

她最着名的小说是Mémoires d'Hadrien (1951;《哈德里安回忆录》,1954年出版英译本),法美两国批评界一致对该书高度评价。 这本小说是一个虚构的罗马皇帝的自传,以一封写给他收养的孙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马克· 奥里略的书信形式出现。另一本历史题材的小说 L'Oeuvre au noir (1968;法文原书名为<苦炼>,英译本书名为<深渊>,1976年出版),则是关于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虚构人物,弗兰德斯的炼金术士 泽诺(Zeno)的生活,这本书为她赢得了1968年的费米纳文学奖。1971年,她的两卷戏剧集Théatre出版。她还写了早年家庭生活的传记,以及关于三岛由纪夫的论文Mishima: ou la vision du vide (《Mishima[三岛由纪夫]: 或者空虚的视野》,1981),并将一系列关于她生活和作品的访谈结集,以Les Yeux ouverts: entretiens avec Matthieu Galey之名出版(《睁开眼睛:与Matthieu Galey的谈话》, 1980)。

尤瑟纳尔不断挑战自己作为作家的能力,她的文学风格多变。但她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对古代文明和历史变迁的丰富知识,以及尝试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1980年尤瑟纳尔成为被选入法兰西学院(Académie Fran?aise)的第一个妇女。1986年,她被授予法国第三级荣誉勋位(French award, Commander of the Legion of Honour)和美国艺术家俱乐部的文学奖章(the American Arts Club Medal of Honor for Literature)。

(作者:Michelle Paull,伦敦大学英语文学讲师,东伦敦大学的媒体研究讲师)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国现代着名女作家,原名玛格丽特·德·凯扬古尔,尤瑟纳尔是作家与父亲一起以姓氏字母重新组合后为自己起的笔名。尤瑟纳尔1903年生于布鲁塞尔,父为法国人,母为比利时人,她出生后仅10天,母亲便不幸去世。玛格丽特从小受到父亲的加倍疼爱,在法国北部、南部和巴黎度过了优裕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得到数位女管家的呵护和家庭教师的悉心指导。与父亲一样,自青年时代起,尤瑟纳尔即长期奔走于欧洲多国和美加之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赴美,从事记者、翻译和教师等工作,1949年定居美国东北海岸的芒特德塞岛·(1’ile deMount Desert)。1951年,尤瑟纳尔的历史小说《哈德良回忆录》同时获得费米娜奖和法兰西学院大奖,这出人意料的成功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当《苦炼》1968年再获费米娜奖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1980年,尤瑟纳尔以77岁的高龄晋身法兰西学院,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绿袍加身”的女性不朽者。

作为作家,尤瑟纳尔拥有多种才华。她既是诗人(《幻想的乐园》1921年,《众神未死》1922年)、剧作家(《埃莱克特或面具的丢失》1954年,《阿尔赛斯特的秘密》1963年),又是长短篇皆佳、蜚声文坛的小说家(短篇小说集《死神驾车》1934年和《像水一样流》1982年;长篇小说《哈德良回忆录》1951年,《苦炼》1968年)和传记作家(《世界迷宫:虔诚的回忆》1974年,《北方档案》1977年),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文笔优美的翻译家(曾经翻译过希腊诗人、英语作家亨利·詹姆斯和维吉妮娅·伍尔芙等人的作品,《深邃的江,阴暗的河》1964年,《王冠与竖琴》1979年)和思想深刻的文论家、批评家(《时间,这伟大的雕刻家》1983年)。在所有体裁的作品中,尤瑟纳尔的历史小说和自传体作品成就最高。开阔的视野使她的作品题材丰富,涉猎东西方文明和南北方文化。作家不断地从汗牛充栋的书海中获得源泉,赋予作品以浓厚的伦理内涵和思辨色彩。尤瑟纳尔坚信,历史是一所“获得自由的学堂”,是对人类进行哲理思考的跳板。因此,她特别青睐历史,她的虚构作品漫游于古代、文艺复兴时期以及20世纪初的广大空间;若用现代的文论言语表达,尤瑟纳尔的全部作品都是互文性的杰作,充满着今与古、此与彼、我与他、灵与肉、具体与抽象的对话。

每个读者都有权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解读尤瑟纳尔博大精深的作品。我们在此仅向读者提供几点思考线索,无意影响读者的自我理解。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作者:[法] 尤瑟纳尔
出品人:
页数:222
译者:刘君强
出版时间:1986-10
价格:1.6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700980
丛书系列:法国廿世纪文学丛书·漓江版
图书标签:
  • 尤瑟纳尔 
  • 小说 
  • 法国 
  • 法国文学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法国小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注:上传封面为该书英文版的封面,没找着中文的

10篇取材于古代东方世界的传奇故事,写的很美。

目录

王佛脱险记................. 1

马尔戈的微笑.............. 18

死者的奶汁................ 29

暮年之恋.................. 43

海仙女的恋人.............. 55

燕子圣母院................ 66

寡妇阿芙罗狄西亚........... 79

被砍头的女神迦利........... 93

马尔戈之死............... 100

科尔内柳斯.贝格的悲哀... 106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几乎贪婪的盯着PDF文档看了一个上然后翻来覆去的看了两遍。我以为自马尔克斯之后我再也读不到这样的比喻句,看到这样在想象力的极限行走的故事了。实在是太好,生动到就在眼前,极好的剧本。读着的时候会想起神话,比如神笔马良,印象最深的是女神和妓女,还有王福。真的绝赞。

评分

尤瑟纳尔难得有本让我感觉阅读轻松的书

评分

【2014.3.19~3.26】两部作品都很合胃口,好看,流丽,唰唰唰的就读完了,一定要再找来《苦炼》《哈德良回忆录》看,只是前者出了好译本,后者还没有,再等等。《东方奇观》(2014.3.19~3.26)里都是带着东方风味的故事,或奇幻,或鬼怪,或隽永,很适合父母们自行稍加改编后讲给孩子听;《一弹解千愁》(2014.3.26)以战争为时间背景讲一个两性的故事,心理描写多,让我想起萨瓦托的《隧道》和张爱《色,戒》,三者当然没有特别相似的关联,但都是一种非常态状态下对男女性心理的刻画,就像三座丰碑,很出众。《一弹解千愁》的叙述调子特别值得注意,虽然写了一个女人深爱男人但被耍弄的故事,男人的语气也带着忏悔,但直到结尾,都看得出女人之死对他并不太重要,男人这种在爱情里的霸权地位,可品味的太多了。

评分

几乎贪婪的盯着PDF文档看了一个上然后翻来覆去的看了两遍。我以为自马尔克斯之后我再也读不到这样的比喻句,看到这样在想象力的极限行走的故事了。实在是太好,生动到就在眼前,极好的剧本。读着的时候会想起神话,比如神笔马良,印象最深的是女神和妓女,还有王福。真的绝赞。

评分

精确的控制与极度丰腴的画境,读起来真真很爽快。觉得马尔戈之死不晓得在说什么,最后一篇和东方的关联最小,仿佛是魂归西方的一种悲哀预征;而迦利的改写则特别刻板,缺乏之前所有的东方味道。在阅读中分辨希腊与西方的微妙差异也有赖呆板的印象,总会觉得“难道西方就没有么?”的感觉,或者远东是一层,近东又是一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