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

北京天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王貴祥
出品人:
頁數:272
译者:
出版時間:2009-5
價格:6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2197768
叢書系列: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係列叢書·北京古建築五書
圖書標籤:
  • 建築
  • 古建築
  • 北京
  • 天壇
  • 王貴祥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祭祀
  • 旅行
  • 天壇
  • 北京
  • 曆史
  • 建築
  • 文化
  • 園林
  • 古跡
  • 旅遊
  • 地理
  • 民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部有關天壇的普及讀物,在滿足建築愛好者,及旅遊者的需求之外,它同樣是一部精研的學術專著。著作以天壇建築群為主體敘述結構,包括建築的布局規劃、建造的過程、空間意境的營造、神性的錶達和象徵意義,還有天壇的曆史由來,以及朝代更替,所帶來的天壇整體,乃至各個局部的變化。全書資料翔實細緻,用典很多,但並不晦澀,無論是藝術還是史料的典故,都可以說恰到好處。隨著閱讀的深入,將進一步感受到著作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外延,如中國古代的天崇拜與祭祀禮儀的演變過程,甚至於從中感受到中國文化乃至東方哲學的精神內核,那是有彆於西方宗教的“天人閤一”的信仰。

著者簡介

王貴祥,1952年生,1996年獲工學博士學位,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1989年1月至1990年7月,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係,訪問學者•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建築係,高級訪問學者 2000年起,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所長,校學位委員會委員,建築學分委員會主席。

圖書目錄

壹·走近天壇
天國的神殿
明代圜丘與大祀殿
清代天壇建築群
貳·天與古代南郊祀典
古代天崇拜與郊祀禮儀
金中都與明清北京城的郊壇
叁·祈年殿的由來
從大祀殿到大享殿
從古明堂到明清天壇大享殿
從後稷祭祀到祈榖壇與祈年殿
肆·圜丘與天壇
古代圜丘與“天壇”稱謂的由來
周迴九裏三十步
伍·祈年殿是如何建造的
祈年殿的颱基與祈榖壇
一、殿身颱基
二、析榖壇
1.祈榖壇
2.欄杆
3.颱階
4.柱礎
大木作梁架
一、柱子與額枋
1.柱子
2.特殊部位的柱子
3.柱頭上的額枋
4.特殊部位的枋
二.粱架
1.粱門
2.粱上的桁與枋
三.雷公柱、瓜柱與由戧
鬥棋
1.鬥拱分類
2.下簷鬥拱
3.中簷鬥供
4.上簷鬥拱
5.上、中、下簷鬥拱的等級差彆
屋麵部分
1.椽子與望闆
2.殿頂的苫背、瓦麵與瓦飾
3.寶頂
小木作裝修
1.門窗裝飾
2.天花與龍井(藻井)
彩畫
1.外簷彩畫
2.內簷彩畫
其他部件
1.窗下檻牆
2.殿內神颱
陸·圜丘壇及其附屬建築
皇穹宇的造型變遷
迴音壁
圜丘壇
柒·天壇的附屬建築
天壇的附屬建築
一、皇乾殿
二、神廚、神庫與宰牲亭
三、齋宮
四、神樂署
捌·天壇建築的藝術與象徵
天壇建築的空間藝術
天壇建築的象徵意義
附件:明清兩代皇帝天壇祭祀及變遷大事輯錄
圖片來源
北京天壇插圖目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看了几套这个系列丛书后再回看第一套,才发觉最好的东西还是在这套里,比如这本《北京天坛》。该套丛书的作者均为清华建筑学系的教授级人物,专业性自不待言。而如果仅以初级入门读物或文物介绍的心态来进入此书,或许会颇感吃力。此书的价值在于对天坛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  

評分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古建筑的书,有的地方稍微有些吃力。一些名词不能跟实物对应起来,需要一边看书一边查询;书中关于祈年殿的屋顶修建部分的阅读需要建立在对矩形宫殿的修建方式的理解的基础上。 但是如果耐心地读,还是会有很多收获,不仅是关于天坛,也关于古代祭祀礼仪,...

評分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古建筑的书,有的地方稍微有些吃力。一些名词不能跟实物对应起来,需要一边看书一边查询;书中关于祈年殿的屋顶修建部分的阅读需要建立在对矩形宫殿的修建方式的理解的基础上。 但是如果耐心地读,还是会有很多收获,不仅是关于天坛,也关于古代祭祀礼仪,...

評分

有时候,一本有关古建筑的专著,若要就某个狭小的领域,把它写成很艰深的著作,这并不太困难,但若能够从多元的视角,对古建筑进行复调式的阐释,并且能够做到深入浅出,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比如本书,只讲述了一个天坛,却又像是许多个“天坛”,建筑的天坛、祭天祀典中的天...  

評分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古建筑的书,有的地方稍微有些吃力。一些名词不能跟实物对应起来,需要一边看书一边查询;书中关于祈年殿的屋顶修建部分的阅读需要建立在对矩形宫殿的修建方式的理解的基础上。 但是如果耐心地读,还是会有很多收获,不仅是关于天坛,也关于古代祭祀礼仪,...

用戶評價

评分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天壇,震撼!建築的儀式感強烈之極!本書屬於深入淺齣類,很適閤。

评分

市圖藉閱。

评分

天壇竟然如此的不簡單,它貫穿瞭中國數韆年的文明史,它融閤瞭中原地區與少數民族統治者的不同的信仰與祭祀習慣,它是具有偉大的包容性的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重要典範之一,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祈年殿、圜丘、皇穹宇、迴音壁,而是古代中國人對天地萬物、日月星辰心悅誠服的恭敬禮遇

评分

兒童時代就讀瞭姚安的《天壇》,印象極為深刻。珠玉在前,這本書顯得過於單薄瞭——內容相對單薄,但厚度比那本書厚瞭三倍,所以失望之情更加一分。當然這失望之情並非針對王老師。個人感覺相比同係列的頤和園和紫禁城,這本書最“薄”。但對外行來說,或許這一程度就足矣瞭。

评分

藝術科學與宗教的統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