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贵祥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5
价格:6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2197768
丛书系列: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北京古建筑五书
图书标签:
  • 建筑
  • 古建筑
  • 北京
  • 天坛
  • 王贵祥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祭祀
  • 旅行
  • 天坛
  • 北京
  • 历史
  • 建筑
  • 文化
  • 园林
  • 古迹
  • 旅游
  • 地理
  • 民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有关天坛的普及读物,在满足建筑爱好者,及旅游者的需求之外,它同样是一部精研的学术专著。著作以天坛建筑群为主体叙述结构,包括建筑的布局规划、建造的过程、空间意境的营造、神性的表达和象征意义,还有天坛的历史由来,以及朝代更替,所带来的天坛整体,乃至各个局部的变化。全书资料翔实细致,用典很多,但并不晦涩,无论是艺术还是史料的典故,都可以说恰到好处。随着阅读的深入,将进一步感受到著作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如中国古代的天崇拜与祭祀礼仪的演变过程,甚至于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乃至东方哲学的精神内核,那是有别于西方宗教的“天人合一”的信仰。

作者简介

王贵祥,1952年生,199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1月至1990年7月,英国爱丁堡大学建筑系,访问学者•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高级访问学者 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建筑学分委员会主席。

目录信息

壹·走近天坛
天国的神殿
明代圜丘与大祀殿
清代天坛建筑群
贰·天与古代南郊祀典
古代天崇拜与郊祀礼仪
金中都与明清北京城的郊坛
叁·祈年殿的由来
从大祀殿到大享殿
从古明堂到明清天坛大享殿
从后稷祭祀到祈谷坛与祈年殿
肆·圜丘与天坛
古代圜丘与“天坛”称谓的由来
周回九里三十步
伍·祈年殿是如何建造的
祈年殿的台基与祈谷坛
一、殿身台基
二、析谷坛
1.祈谷坛
2.栏杆
3.台阶
4.柱础
大木作梁架
一、柱子与额枋
1.柱子
2.特殊部位的柱子
3.柱头上的额枋
4.特殊部位的枋
二.粱架
1.粱门
2.粱上的桁与枋
三.雷公柱、瓜柱与由戗
斗棋
1.斗拱分类
2.下檐斗拱
3.中檐斗供
4.上檐斗拱
5.上、中、下檐斗拱的等级差别
屋面部分
1.椽子与望板
2.殿顶的苫背、瓦面与瓦饰
3.宝顶
小木作装修
1.门窗装饰
2.天花与龙井(藻井)
彩画
1.外檐彩画
2.内檐彩画
其他部件
1.窗下槛墙
2.殿內神台
陆·圜丘坛及其附属建筑
皇穹宇的造型变迁
回音壁
圜丘坛
柒·天坛的附属建筑
天坛的附属建筑
一、皇乾殿
二、神厨、神库与宰牲亭
三、斋宫
四、神乐署
捌·天坛建筑的艺术与象征
天坛建筑的空间艺术
天坛建筑的象征意义
附件:明清两代皇帝天坛祭祀及变迁大事辑录
图片来源
北京天坛插图目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时候,一本有关古建筑的专著,若要就某个狭小的领域,把它写成很艰深的著作,这并不太困难,但若能够从多元的视角,对古建筑进行复调式的阐释,并且能够做到深入浅出,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比如本书,只讲述了一个天坛,却又像是许多个“天坛”,建筑的天坛、祭天祀典中的天...  

评分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古建筑的书,有的地方稍微有些吃力。一些名词不能跟实物对应起来,需要一边看书一边查询;书中关于祈年殿的屋顶修建部分的阅读需要建立在对矩形宫殿的修建方式的理解的基础上。 但是如果耐心地读,还是会有很多收获,不仅是关于天坛,也关于古代祭祀礼仪,...

评分

有时候,一本有关古建筑的专著,若要就某个狭小的领域,把它写成很艰深的著作,这并不太困难,但若能够从多元的视角,对古建筑进行复调式的阐释,并且能够做到深入浅出,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比如本书,只讲述了一个天坛,却又像是许多个“天坛”,建筑的天坛、祭天祀典中的天...  

评分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古建筑的书,有的地方稍微有些吃力。一些名词不能跟实物对应起来,需要一边看书一边查询;书中关于祈年殿的屋顶修建部分的阅读需要建立在对矩形宫殿的修建方式的理解的基础上。 但是如果耐心地读,还是会有很多收获,不仅是关于天坛,也关于古代祭祀礼仪,...

评分

有时候,一本有关古建筑的专著,若要就某个狭小的领域,把它写成很艰深的著作,这并不太困难,但若能够从多元的视角,对古建筑进行复调式的阐释,并且能够做到深入浅出,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比如本书,只讲述了一个天坛,却又像是许多个“天坛”,建筑的天坛、祭天祀典中的天...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坛竟然如此的不简单,它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它融合了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不同的信仰与祭祀习惯,它是具有伟大的包容性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重要典范之一,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祈年殿、圜丘、皇穹宇、回音壁,而是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心悦诚服的恭敬礼遇

评分

后面不错,前面的关于祭天的历史稍显繁琐。但是对天坛介绍得很详细,喜欢古建筑的不可错过

评分

柱础解释的很清楚, 斗拱有点图示就好了, 总之觉得话有点多, 部分有点官僚气, 照片很好看. 下次去天坛再看看.

评分

刚买,抽空读……

评分

我是多么希望多配点工程图,这样不至于看了半天文字解释,却不知道说的哪里。不过发现上架建议是“旅游/建筑文化”时候也就坦然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