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埃里希·弗罗姆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这本《逃避自由》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目前的政治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最伟大的成就——个性及人格的独一无二性的潜在威胁,使他决定中断大范围的研究,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对现代文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
自由就是重荷,虽然人类千年来都在为反抗权威争取个人的自由而努力,但即使人能够获得宗教和政治的自由,这也不意昧着人能够实现精神的自由。对于一个没有能力自己进行独立思考的人来说,言论的自由对他而言只是多余的负荷,他不知道自己想什么,所以他只能服从于权威,陷入新...
评分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出版于1941年,正是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三年。在书中,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详尽地分析了纳粹得以统治德国的原因,并把批判的利剑直接指向了我们身处其中的现代社会。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只不过是一个幻影。面对...
评分 评分为了帮助自己记忆和理解,并且充实豆瓣空间,我按照章节做了主要内容摘录和总结并张贴于此。如果你没有看过全书,或许这一系列的书摘能够帮助你做一个快速的内容浏览。自认为摘录了全书的重要部分(或者至少是我自认为看懂的部分),但是显然这种观点会因人而异。 Digest:书...
评分为了帮助自己记忆和理解,并且充实豆瓣空间,我按照章节做了主要内容摘录和总结并张贴于此。如果你没有看过全书,或许这一系列的书摘能够帮助你做一个快速的内容浏览。自认为摘录了全书的重要部分(或者至少是我自认为看懂的部分),但是显然这种观点会因人而异。 Digest:书...
从逃避自由开始,我们就关上了发现自我的门
评分结论是令人担忧的。如果说从成长中对父母的挣脱看做自由的自发依据,那么更早对母性的依赖为何不能成为权威的证明?另一方面,对于所谓“积极自由”弗洛姆并未讳言在于“全面完整人格的自发活动”,那么全面完整人格有将如何塑造?寄望于至少主流上的人格完整又是否过于虚幻?创造性或者自发性的魅力固然吸引人,但正如柏拉图哲学中认为的那样,克制激情难道不是高尚道德的标准。即使我们确实有自发的判断哪些并不是自发的目的,但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发目的却显得困难许多。所以最后,或许我们仍然应该回到康德哲学中来,在自由与权威中找寻到合适的平衡,才能避免在两端的摇摆带来的极端灾难。回头看成书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作者认同的计划经济被证伪,人类成为机器的趋势愈加严重,非理性的宣传更加无孔不入,这或许是我们逃入宿命论的借口吧。
评分现代人表面上是乐观进取的,然而实际上却被一种深深的无能为力感击垮,呆呆地注视灾难一步步逼近,好像全身瘫痪了。
评分从心理学角度解析自由、孤独与权力的关系,入木三分。对宗教改革与法西斯独裁的分析,可以和《浪潮》一起看。
评分现代人表面上是乐观进取的,然而实际上却被一种深深的无能为力感击垮,呆呆地注视灾难一步步逼近,好像全身瘫痪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