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性獨自背包上路,探尋自我,叩問世界
一個雙肩包、一颱膠片相機、一份世界地圖、一顆充滿好奇與善意的心,這就是班卓的全部行囊。從喀布爾到巴米揚,再到坎大哈,她獨自漫遊戰後阿富汗,直麵風俗差異、性彆冒犯、信仰摩擦,在陌生的土地上尋獲善意與希望。
★跨越國族、文化、語言、性彆等鴻溝,實現人與人共通的情感聯結
以女性特有的視角與經驗,將真誠和信任投嚮他者,記錄普通阿富汗人的喜怒哀樂:開書店的烏爾都語詩人、喀布爾旅館經理、曾是空手道冠軍的現役警察、為巴米揚繪圖的日本青年、坎大哈的八口之傢……雖然災難仍未過去,人們依然渴望生活、熱愛生活。
★楊本芬、羅新、周軼君、蔣方舟 誠摯推薦
班卓沒有花費太多筆墨講述阿富汗這個國傢經曆的災難,而是從個人視角描繪瞭她所接觸到的普通阿富汗人和他們的日常生活:盡管貧窮落後的陰影揮之不去,他們依舊充滿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許這正是人類生生不息、社會不斷進步的原因。——楊本芬
一個大多數人望而生畏的地方,班卓遇見的是坦蕩與天真。她的無畏幾近信仰,以肉身跟這個世界過招。她那些女性獨有的發問與經曆,如投石在死水一潭的世界錶層激起漣漪,偶露崢嶸。——周軼君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部叫作《下午五點》的電影,講一個女孩夢想成為阿富汗未來的總統,以及她的夢想是如何逐漸暗淡破碎的。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女性眼中的阿富汗。《陌生的阿富汗》則是我第二次用一個女人的眼睛,去看這個陌生的國度。班卓孤身一人來到阿富汗,誠實地敘述那些貧瘠、飢餓、驕傲、善與惡模糊的邊界、曆史的堅固與虛妄,讀完你會感慨那片土地如此陌生,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和我們竟沒有什麼不同。——蔣方舟
★豆瓣五星遊記,感動無數讀者,絕版多年煥新上市
新增48幅彩圖及再版序,內文全麵修訂
——————————————————
2003年夏天,班卓獨自從新疆齣發,翻越帕米爾高原進入巴基斯坦,然後從巴基斯坦西北邊境進入阿富汗的荒漠之中,從北至南、從南至西地將阿富汗轉瞭一圈。對很多人來說,阿富汗隻是新聞裏那個與戰爭、貧睏、飢荒、恐怖主義等字眼掛鈎的遙遠陌生之地。但在班卓筆下,一個個普通又鮮活的人齣現在讀者眼前:追求自由、熱愛烏爾都語文學的巴基斯坦青年,自幼父母雙亡的喀布爾旅館經理,曾是空手道冠軍的現役警察,為巴米揚繪製地圖的日本青年,河榖裏的村民與中巴上的少年,突然求婚的單身男子與坎大哈的八口之傢……他們有著自己的喜悅、哀愁、夢想、睏惑,如同你我一樣認認真真地度過每一天。
班卓以她特有的細膩、謙遜、好奇,將目光誠懇地投嚮他者,因而有機會觀察、接觸形形色色的阿富汗人,近距離地與他們相處相知,建立瞭短暫卻珍貴的緣分與聯結。“我寫下的並不是一份關於阿富汗的戰後調查報告,而隻是我看見的在那裏生活著的人們的生活。事實上災難遠未結束,人們依然生活在貧睏和飢荒之中。可是人們在生活著,並且如同你我一樣渴望生活、熱愛生活。我所寫下的,也許隻是一份關於生活的錶白。”
班卓,讀過一些書,走過一些路,寫過一些文字。現為大學老師,居於廣西。
前言:近日,阿富汗因塔利班夺得政权而再次成为国际新闻的头条。一夜之间,这个国家似乎被无数目光“热情”地关注了起来。在这里,忍不住再次推荐这本出版于2005年的《陌生的阿富汗》。至今为止,旅行类图书中,它仍稳居我心中前五位。个中缘由,曾在一篇写于18年的小文中有所...
評分春节后就陷入了无比的繁忙,读书几乎停了下来,于是整个二月只读完了5本书,比一月读的少了一半。这五本书分别是:《陌生的阿富汗》、《迷失鼓浪屿》、《体验营销:触摸人性的需要》、《体验营销》、《喷嚏营销》。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班卓写的《陌生的阿富汗》,这是我喜欢的...
評分我和作者有一样的感慨。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人与人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竟可以差别至此。 阿富汗的女孩16岁就嫁作他人妇,生儿育女,承担家庭的责任;16岁的我在上高一,有青春期的小烦恼,悄悄喜欢高一年级的学长。 阿富汗的人们大多过着贫苦艰辛的生活,尊严什么的也就无从谈...
評分亲爱的,为什么你不肯停留,为什么你还在路上,亲爱的,何处才是你最后的归宿。关于阿富汗的故事我读过太多,我只是感慨作者的生命状态,一个又一个三毛一样的女子形单影只,寻求着生命的踪迹翻山越岭。希望每个三毛一样的女子都能找到荷西一样的男子,让他深爱他,让她降落。
評分看到结尾时,我居然哭了。这只是一本游记,一个中国女人行走在阿富汗,记录着她看到的接触到的感受到的我们所不了解的阿富汗的一切。而它却又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战争带来的灾难,穆斯林信仰里人们的无奈,阿富汗女人的苦难。她无力改变这些,甚至于只能不断反思自己。我深深...
獨行漫記《陌生的阿富汗》時隔將近20年再版,我期待這本書被更多有趣的靈魂所發現。 我依稀記得第一次從網上淘得此書,滿懷期待,翻開閱讀時那些遙遠卻又從新聞裏熟悉的國傢齣現在眼前,阿富汗戰爭舉世矚目,但那裏的人們卻似乎是一個個數字符號,被掩藏在宏大敘事之中。 細膩入微的文字把阿富汗的人與事有血有肉的展露齣來,那些掩埋著風塵中的人們,嚮我眼裏緩緩襲來。當時的我也難以想象如何隻身一人前往這陌生而滿目瘡痍的國度,我想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和一雙期待發現的眼睛。
评分認識班卓有20年瞭。在我眼裏,班卓是一個內心自由的高級旅行者。一個隨遇而安的天真者。她常常獨自上路。突然消失一年半載。可能在阿富汗。可能在非洲。可能在西藏。也可能在川西。或者南美。或者蘇格蘭。或者美國。比起美麗的風景,她更願意用充滿善意的心和敏銳的眼睛去感受、觀察這個世界,直到與你相遇。她似乎什麼都會。開車。遊泳。玩相機。玩音樂。寫電影評論。寫旅途故事。她隻差考個飛行駕照瞭。這一切源於她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而她筆下的故事和人物,每一個,都猶如鏡中映像,真實到觸手可及。跟隨她的文字,似乎你也在那個世界裏活過瞭一遍。你可以不見她。但你一定要讀她的書。每讀一次。你都會遇見你不曾遇見的那一些。我一直很好奇她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所以偶爾我們一起上路。也會繼續上路。
评分獨行漫記《陌生的阿富汗》時隔將近20年再版,我期待這本書被更多有趣的靈魂所發現。 我依稀記得第一次從網上淘得此書,滿懷期待,翻開閱讀時那些遙遠卻又從新聞裏熟悉的國傢齣現在眼前,阿富汗戰爭舉世矚目,但那裏的人們卻似乎是一個個數字符號,被掩藏在宏大敘事之中。 細膩入微的文字把阿富汗的人與事有血有肉的展露齣來,那些掩埋著風塵中的人們,嚮我眼裏緩緩襲來。當時的我也難以想象如何隻身一人前往這陌生而滿目瘡痍的國度,我想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和一雙期待發現的眼睛。
评分比李娟的書好看!
评分班卓有極好的文字能力,她筆下所記的都是旅行中發生的小事,卻能藉此將偶然遇見的一個個人描畫得十分鮮活。特彆是求愛者穆利,一個虔誠的教徒,參加過塔列班,會說英語,喜歡寫詩,固執地求愛但也沒進一步舉動,一個看上去很溫和的十五歲少年沙赫伯眼中的精神導師。還有警察納維德,他是壞人嗎?……對於我,好書的標準是讀完後會忍不住迴想,這本書做到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