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西生活

一种法兰西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法] 让-保罗·杜波瓦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230
译者:韩一宇
出版时间:2025-1
价格:6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8917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兰西
  • 生活
  • 文化
  • 旅行
  • 散文
  • 随笔
  • 欧洲
  • 法国
  • 慢生活
  • 观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让-保罗·杜波瓦 代表作

❈ 费米娜文学奖获奖作品

❈ 余中先、蒋方舟 诚挚推荐

❈ 给我一点儿时间,让我向生活体面地投降

❈ 精准描摹当代人的迷失与清醒、孤独与情欲

❈ “那时,我八岁,哥哥不到十岁。他总是一面耐心地给我讲成人世界的变迁,一面庇护我于它的风云变幻之中。”

“我二十四岁了,口袋里装着一个古怪的文凭,还有对这个炭黑色世界的扭曲看法。这一年,毕加索死了,而我年轻的生命,混乱、无序,像是他的画作中最具立体派风格的一幅。”

“我刚刚过了三十八岁,拘囿于一桩体面的婚姻,孩子们不信任我。我一直以为自己能够抵抗社会规训的诱骗和压力,但现在才意识到,和其他人一样,我早已被裹挟其中。”

“我叫保罗·布利科,五十四岁,一个尴尬的年龄。我按时服药,独自生活,独自吃晚饭,独自老去,努力与孩子们保持联系……”

——————————

小说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为背景,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保罗·布利科的人生遭遇。从1950年代到2000年初,以保罗的哥哥年幼夭折开篇,又以保罗陪着受精神疾病困扰的女儿登山收尾,中间是他平凡又跌宕的一生。小说也借不同角色之口将这一时期法国一系列的国家大事、社会阵痛、观念冲突讲述出来,真实历史事件与保罗的私人生活相融合,重构了当今时代的种种矛盾、冲突与幻灭。

保罗·布利科从小便生活在死去哥哥的阴影下,粗暴的祖母是他儿时难以挥去的梦魇。为了毕业证书而学习,青春时期的消遣和放纵,被一个好婚姻拘囿,成了两个孩子的保姆,然后因意外的成功致富。不知不觉中,保罗跨越了小资产阶级生活的全部阶梯。然而,在生命行将步入尾声时,他却遭遇了一系列打击:父亲病逝,妻子婚外恋并与其情人坠机身亡,女儿精神失常,母亲逝世……那些本以为至关重要的生命存在,最后只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作者简介

让-保罗·杜波瓦(Jean-Paul Dubois,1950—)

出生于法国图卢兹。曾是《西南报》(Sud-Ouest)的体育记者,后任职于《巴黎晨报》(Matin de Paris)和《新观察家》(Nouvel Observateur)杂志。2004年获得费米娜文学奖,2019年又凭借《每个人》斩获龚古尔文学奖。

目录信息

夏尔·戴高乐(1958年1月8日—1969年4月28日)
阿兰·波埃(第一代理期,1969年4月28日—1969年6月19日)
乔治·蓬皮杜(1969年6月20日—1974年4月2日)
阿兰·波埃(第二代理期,1974年4月2日—1974年5月27日)
瓦雷里·吉斯卡尔·德斯坦(1974年5月27日—1981年5月21日)
弗朗索瓦·密特朗(Ⅰ)(1981年5月21日—1988年5月7日)
弗朗索瓦·密特朗(Ⅱ)(1988年5月8日—1995年5月17日)
雅克·希拉克(Ⅰ)(1995年5月17日—2002年5月5日)
雅克·希拉克(Ⅱ)(2002年5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嗯,我非常喜欢这部小说的开头。早逝的哥哥,尖锐的祖母,父亲与母亲。这样一个开头,立马就把我吸引住了……(虽然,这样的情节安排似曾相识,但是还是有一种心里一震的感觉,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家庭背景……) 还记得几个月前高中舍友聚会的时候,学艺术的那位大美女感概...  

评分

嗯,我非常喜欢这部小说的开头。早逝的哥哥,尖锐的祖母,父亲与母亲。这样一个开头,立马就把我吸引住了……(虽然,这样的情节安排似曾相识,但是还是有一种心里一震的感觉,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家庭背景……) 还记得几个月前高中舍友聚会的时候,学艺术的那位大美女感概...  

评分

昨晚读完,书是按照法国不同领导人时期分篇章的,总的来讲,或许是翻译的缘故,内容并不是非常深,只是平白的评述,只有最后他讲了主人公带女儿爬上了那座山,伤感的气氛很浓,不过感觉全书要么是对当时领导人的评论,要么是生活状态的一种叙述,没有原来经典的法国小说好看,...

评分

断断续续地看完这本书的电子版,如同评论所说“思考的深邃,令人发笑的片段,生活的严肃性,准确的写作手法”,最终在一切似乎皆尚未尘埃落定之际戛然而止。 看过好几本将小人物的一生用世间大事串联的小说,在平凡人的生命里,那些在当时甚至引起世界格局大震荡的事件们,仅仅...  

评分

感动我的书大致都一样:一支的笔在絮絮叨叨描述生命中如皮屑般的琐碎,却能一路破皮去骨直接摸到灵魂,令人晕眩。本以为至关重要的生命存在,最后只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读《长恨歌》的时候,让我想起这本两年前读过的小说。作者是否能代表所有的法国人,不得而知。但是生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想到了我所有的亲人。在这个疑惑的瞬间,在这个许多东西取决于我的时刻,他们没有给我任何的帮助、任何的安慰。这倒并不使我吃惊:生活只不过就是这种给人错觉的 纤维,它把我们和其他人联系起来,而且让我们知道,我们以为至为重要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评分

“我想到了我所有的亲人。在这个疑惑的瞬间,在这个许多东西取决于我的时刻,他们没有给我任何的帮助、任何的安慰。这倒并不使我吃惊:生活只不过就是这种给人错觉的 纤维,它把我们和其他人联系起来,而且让我们知道,我们以为至为重要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评分

“我想到了我所有的亲人。在这个疑惑的瞬间,在这个许多东西取决于我的时刻,他们没有给我任何的帮助、任何的安慰。这倒并不使我吃惊:生活只不过就是这种给人错觉的 纤维,它把我们和其他人联系起来,而且让我们知道,我们以为至为重要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评分

“我想到了我所有的亲人。在这个疑惑的瞬间,在这个许多东西取决于我的时刻,他们没有给我任何的帮助、任何的安慰。这倒并不使我吃惊:生活只不过就是这种给人错觉的 纤维,它把我们和其他人联系起来,而且让我们知道,我们以为至为重要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评分

“我想到了我所有的亲人。在这个疑惑的瞬间,在这个许多东西取决于我的时刻,他们没有给我任何的帮助、任何的安慰。这倒并不使我吃惊:生活只不过就是这种给人错觉的 纤维,它把我们和其他人联系起来,而且让我们知道,我们以为至为重要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