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的結構

現代詩歌的結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德] 鬍戈·弗裏德裏希
出品人:
頁數:352
译者:李雙誌
出版時間:2024-9
價格:7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75301787
叢書系列:名傢文學講壇
圖書標籤:
  • 現代詩歌
  • 詩歌理論
  • 結構主義
  • 文學批評
  • 詩學
  • 現代文學
  • 文本分析
  • 形式主義
  • 語篇分析
  • 文學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十年再版九次,震撼歐洲詩壇,集學術洞見與藝術美感於一身的詩歌理論經典

◎細緻解讀歐洲抒情詩的語言結構,深入挖掘現代性的獨特魅力

◎既是現代詩歌的賞析指南,也是詩歌創作的教科書

————————————

這部經典著作揭示瞭現代詩歌超個人、超國傢、超越數十年時間的徵候。“現代”指的是自波德萊爾以來的一整個時期,“結構”指的是一種有機構造,是詩歌創作中的一種具有典型性的共同之處。鬍戈•弗裏德裏希的批評意識、充滿智慧的想象以及分析性的語言力量,是風格研究和作品闡釋領域內的典範。

————————————

鬍戈·弗裏德裏希是20世紀德國羅曼語語文學學者傑齣的代錶,他的小書《現代詩歌的結構》造成瞭非常大的影響。弗裏德裏希采用傳統的分析模式,使19世紀的法國詩歌,特彆是波德萊爾,成為瞭席捲整個西方的詩歌運動的起點。

——保羅·德·曼

著者簡介

鬍戈•弗裏德裏希(1904—1978)

德國著名羅曼語語文學傢,弗賴堡大學教授。他緻力於研究經典文學,著作等身,《現代詩歌的結構》堪稱現代詩歌研究的裏程碑式作品。他又是一位齣色的演說傢,善於在課堂上以細膩的語言與深入淺齣的錶達來打動聽眾。另著有《法國小說的三位大師:司湯達、巴爾紮剋、福樓拜》(1939)、《〈神麯〉中的法的形而上學》(1941)、《濛田》(1948)、《意大利抒情詩諸時代》(1964)、《論翻譯藝術》(1965)等。

李雙誌

現任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德語係教授和青年研究員。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柏林自由大學,哥廷根大學。長年往來於歐亞兩端,齣入於漢德兩語,受文學之魅惑,求審美之精微,研磨詞句,探求奧義,不問春鞦。尤其心儀於德語文學中的浪漫派、頹廢美學、現代主義經典。著有《弗洛伊德的躺椅與尼采的天空》,譯有《現代詩歌的結構》《浪漫派的將來之神》《荒原狼》《風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爾詩文選》《德意誌悲苦劇的起源》(閤譯)《比利時的哀愁》等。

圖書目錄

主編的話
中文版序
第一版序言
第九版序言
一 展望與迴顧
對當代詩歌的展望;不諧和音與反常性
否定性範疇
18世紀的理論先驅:盧梭和狄德羅
諾瓦利斯論未來的詩歌
法國的浪漫主義
關於怪誕與碎片的理論
二 波德萊爾
現代性的詩人
去個人化
集中與對形式的意識;抒情詩和數學
末世感和現代性
醜陋的美學
“刻意挑釁的貴族式消遣”
遭毀棄的基督教
空洞的理想狀態
語言魔術
創新性幻想
分解與扭麯
抽象和阿拉貝斯剋
三 蘭波
引論
方嚮迷失
通靈者信函(空洞的超驗性,刻意的反常性,不諧和的“音樂”)
打破傳統
現代性與城市詩歌
對基督教遺傳強迫癥的反叛:《地獄一季》
虛構的自我;去人性化
邊界的打破
《醉舟》
被摧毀的現實
醜陋的強度
感性非現實
專製性幻想
《彩圖集》
穿插技巧
抽象詩歌
獨白式詩歌
運動動力和語言魔術
結論
四 馬拉美
引論
對三首詩歌的闡釋:《聖女》《(馬拉美夫人的)扇子》《從匆匆而過的……》
風格發展
去人性化
對愛情和死亡的去人性化
作為反抗、工作和遊戲的抒情詩
虛無與形式
對未曾言說者的言說;若乾風格手段
臨近沉默
晦暗;與貢戈拉的比較
暗示性的、不可理解的詩作
本體論模式a對現實的背離
本體論模式b理想狀態、絕對、虛無
本體論模式c虛無與語言
《她用潔白的指尖……》(闡釋示例)
具有本體論意義的不諧和音
玄秘、魔術與語言魔術
純詩
專製性幻想、抽象和“絕對目光”
與語言獨處
五 20世紀的歐洲抒情詩
方法說明
“智識的節日”與“智識的崩潰”
20世紀的西班牙抒情詩
對抒情詩的兩種反思:阿波利奈爾和加西亞·洛爾卡
不對等的風格和“新語言”
再論新語言
限定助詞的不確定性功能
阿波羅而不是狄俄尼索斯
與現代性和文學遺産的雙重關係
去人性化
孤獨與恐懼
晦暗、“隱逸派”、翁加雷蒂
語言魔術和暗示
保羅·瓦萊裏
豪爾赫·紀廉
非邏輯性詩歌
加西亞·洛爾卡,《夢遊羅曼采》
荒誕;“幽默主義”
現實
艾略特
聖瓊·佩斯
專製性幻想
專製性幻想造成的影響
穿插技巧和隱喻
概括性結語
附錄一 20世紀詩歌選譯
阿波利奈爾:《地區》(節選)
艾呂雅:《戀人》《你的嘴有金色的唇……》《愛之春》《“遼遠……”》《存在》
聖瓊·佩斯:《流亡》節選
普雷維:《與天使的搏鬥》
希梅內斯:《緻我的靈魂》《白月亮……》《看守》
加西亞·洛爾卡:《喊叫》《沉默》《馬拉加之歌》《歌》《騎士贊歌》《死亡》《遠行的靈魂》《以此為序》(節選)
阿爾韋蒂:《“如果我的聲音……”》《天使》《“鴿子弄錯瞭……”》
迭戈:《失眠者》《沉默》
紀廉:《名字》《圈之完滿》《一對戀人》《月夜(沒有解答)》
阿萊桑德雷:《生命》《太陽》
翁加雷蒂:《島》《晨曦的誕生》《歌》
濛塔萊:《第二處月亮風景》《“告彆……”》
誇西莫多:《古老的鼕天》《現在,當白日升起》
艾略特:《荒原》(節選)《四個四重奏:燒毀瞭的諾頓》(節選)
貝恩:《啊,那遙遠的國度》《夜之波濤》《畫像》
剋羅洛:《開窗的瞬間》
卡施尼茨:《傑納紮諾》
附錄二 對四首詩的闡釋
艾呂雅:《顔色的語言》
紀廉:《一扇門》
翁加雷蒂:《民族》
貝恩:《日漸沉默》
現代抒情詩大事年錶
後記
參考文獻
人名及關鍵名詞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笔者并没有在多年之后的重读当中真正看完此书。 可是这同样是有效的——基于一种观察——从书本第一版序言开始,弗氏就道出了本书的一个真相:他长年以来对现代诗歌的观察(注意!不是写作,更不是阅读),产生了这本书。一本叶公好龙的书。充满了倒错的理论批判。 第一页就抛...  

評分

這次的討論主要落在一本書和一篇文章:前者是Hugo Friedrich的代表作《現代詩歌的結構——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的抒情詩》;後者是埃涅阿斯學界Duckworth的論文The Architecture of Aeneid。這個題目依照讀書報告而言似乎太大了,大得幾乎很難在不超過3000字的篇幅中...  

評分

評分

一团雾,隐隐约约,飘散不定。现代诗的面目是怎样的?似乎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让我恍然大悟。也许书并没有解开这团迷雾,并没有条分缕析地清晰地指出其意义。然而,作者说,诗歌就是迷雾,迷雾就是现代诗歌的魅力所在,没有意义,没有现实,没有熟悉。你明白了吗? 外国诗歌在此...  

評分

胡戈·弗里德里希的《现代诗歌的结构》汉译本,出版不久就已买来,整整十年后才读,花了十六天。在开卷之前,已有诸多诗人、学者读过,有人甚至读过五遍。 总体来说,在阅读过程中,之前对现代诗的碎片化了解不断得到强化与印证,对自波德莱尔以来的现代诗史有个整体性认识。作...  

用戶評價

评分

佳作再版

评分

佳作再版

评分

波——蘭——馬。 不諧和音 專製性幻想 天纔

评分

佳作再版

评分

中斷走火入魔的閱讀去2.5次元旅遊瞭一陣歸來,重讀此書時意外重獲瞭最初讀詩的感動(姑且也算二次元~)。主要得歸功於飛越揚靈的行文與所闡發的現代詩的神理交暢無礙。 敘波德萊爾、蘭波,皆大有裨益,然必精詳於斯方知其妙——以前還是沒讀透這層呐。附錄的譯詩也頗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