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的巴黎

流亡的巴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法)盧瓦耶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47
译者:張文敬
出版時間:2009-5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84006
叢書系列:思想與世界
圖書標籤:
  • 知識分子
  • 曆史
  • 巴黎
  • 法國
  • 流亡的巴黎
  • 文化
  • 盧瓦耶
  • 流亡
  • 流亡
  • 巴黎
  • 曆史
  • 法國
  • 二戰
  • 難民
  • 城市
  • 記憶
  • 自由
  • 逃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摘要:

在1940年至1944年之間,一大批法國作傢和藝術傢離開淪陷的法國,前往自由世界的文化之都——紐約避難。安德烈、布勒東、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鮑裏斯·蘇瓦林、雅剋·馬利丹、儒勒·羅曼、聖埃剋絮佩裏、聖瓊·佩斯……這些名字,都齣現在長長的流亡名單中。 《流亡的巴黎》敘述的就是這段曆史。這些知識分子是通過怎樣的援救機製被送往美國的?他們是如何通過寫作、通過創辦學校和齣版社來參與抵抗運動的?美國政府又是如何利用他們為軍事情報部門服務的? 與德國流亡者相反,法國流亡者在戰後的1944年到1947年間,幾乎全部迴到瞭祖國。無論把流亡當成劫數還是機遇,這段經曆都讓流亡者們對政治參與和民族身份等問題有瞭不同的理解。藉助一些鮮為人知的檔案資料,《流亡的巴黎》重現瞭法國抵抗運動曆史中這一段被人忘卻的插麯。與此同時,也引領我們從交流、傳輸、融閤的角度齣發,去重新審視20世紀的文化和藝術史。

著者簡介

艾曼紐·盧瓦耶(Emmanuelle Loyer),女,法國曆史學傢,主要研究現代文化史。畢業於聖剋魯高師,現在巴黎政治學院任教。主要著作有《一段法國文化史:從美麗年代到今天》(1995)、《讓·維拉爾的國民戲劇:戰後的烏托邦》(1997)、《阿維尼翁藝術節史》(與安托萬·德巴剋閤著,2007)。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尽管我很乐意,但还是没有采用诸如“流亡”等更为醒目的文字标题,这并不仅仅是出于同义重复的考虑,更多是我想表明一种态度,一种对“流亡”这个词汇谨慎而警惕的态度,即在现代世界里,流亡的可能性已逐渐萎缩。从这个词汇的根源意义上来说,流亡最初的原因大都是政治上的受...  

評分

艺术家、作家本能地使用具有灵感的语言写作,并不关心其他人是否读懂。 德国知识分子被构想成为社会边缘人,在肉体流亡之前,他们已经在精神上流放。当被极权政府真正驱逐的时候,使命感油然而生。欧洲希望全世界成为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法西斯则希望全欧洲成为大农场,德...  

評分

【难民】 这个词最早指被路易十四的宗教政策驱逐出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 法国的现代历史起始于大革命的动乱年代,因而,传统上法国对流亡的评价不高,认为其在出逃与背叛之间。事实上,法国大革命创造了一种建立在地权基础上的民族感。 【知识分子】 流亡的知识分子在苦难...

評分

【难民】 这个词最早指被路易十四的宗教政策驱逐出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 法国的现代历史起始于大革命的动乱年代,因而,传统上法国对流亡的评价不高,认为其在出逃与背叛之间。事实上,法国大革命创造了一种建立在地权基础上的民族感。 【知识分子】 流亡的知识分子在苦难...

評分

艺术家、作家本能地使用具有灵感的语言写作,并不关心其他人是否读懂。 德国知识分子被构想成为社会边缘人,在肉体流亡之前,他们已经在精神上流放。当被极权政府真正驱逐的时候,使命感油然而生。欧洲希望全世界成为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法西斯则希望全欧洲成为大农场,德...  

用戶評價

评分

女性史學傢對二戰法國流亡者更為個體化的觀察,幾個意外收獲:1、流亡者、移民、難民身份的復雜性;2、洛剋菲勒基金會對人文社科的援救;3、薩特這一文化偶像的“去偶像化”,更像是政治投機分子;4、德裔猶太人身份認同的迷失,卻易於重構;“法奸”背負汙名,最終依托政府的公共學者生存模式。閱畢,對“法國良民”唯有崇敬。

评分

水的故事,憂鬱的熱帶

评分

法國可能是歐洲最強調自身文化特性的國傢。

评分

裏麵引瞭阿多諾的一句話:“每個流亡的知識分子都是殘廢。”想想當下,令人唏噓。

评分

一小段曆史~ 齣去瞭還是會迴來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