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黃昏》(英語: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是里吉納德‧強斯頓關於清末皇帝宣統帝的回憶錄,共486頁。
強斯頓是宣統的老師,也見證了19世紀20至30年代的動蕩時期。他的觀點和現在很多人的觀點相異。他亦是倫敦大學中文教授和英國駐威海衛專員。
宣統帝於1931年為此書作序。
強斯頓提供了辛亥革命前,清朝最後的日子的傳聞。他在革命當中認識很多人和清朝政治結構的歷史意義,特別是內務府。對慈禧太后和政府要員而言,他的可用之處甚少。
此書充滿清末民初整段時期的歷史,和中國末代皇帝的非獨家照片。後者之影響可能是《末代皇帝》這套電影的基礎。
————————————————————————
作者 里吉納德‧強斯頓
問世地 英國
語言 英文
題材 中國歷史
類型 回憶錄
出版者 維克托戈蘭茨公司
出版日期 1934
頁數 486
莊士敦爵士,KCMG,CBE(Sir 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年-1938年),別號「志道」,英國蘇格蘭愛丁堡人,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及牛津大學,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之外籍帝師。
莊士敦早年在香港港英殖民地政府任職,1906年被派往在山東的英國租借地威海衛。1919年至紫禁城教授溥儀英語、數學、世界史、地理;師生感情甚篤,曾封「一品頂戴」、「毓慶宮行走」,溥儀亦因莊的教導眼界大開,走向世界。
1927年任英國駐威海衛總督;1930年10月1日威海衛歸還中國,莊士頓返回英國。
1931年他於倫敦大學擔任教授,專業研究非洲及亞洲,惟學術評價並不高。至1938年於愛丁堡去世,享年64歲。
当意大利影片《末代皇帝》荣膺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时,这似乎注定了英国人庄士敦这本《暮色紫禁城》的热销。在中国文献中,庄士敦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文化侵略的急先锋,而在英国人的眼中,庄士敦又是一个过于热心拥抱异国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个效忠外国主子的“英奸”...
评分当意大利影片《末代皇帝》荣膺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时,这似乎注定了英国人庄士敦这本《暮色紫禁城》的热销。在中国文献中,庄士敦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文化侵略的急先锋,而在英国人的眼中,庄士敦又是一个过于热心拥抱异国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个效忠外国主子的“英奸”...
评分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宣告终结;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率军逼宫,溥仪被迫迁离紫禁城。历史的组织形式从来不单凭某个时间点的质变、某个冰冷决绝的断裂。在这间隔的13年间,落幕的清王朝远未终结,它纠缠着易代生民的鲜活日常向前铺展,并时时由变幻风云的缝隙...
评分庄士敦,唯一一个给中国皇帝上过课的欧洲人,对溥仪的情感却不仅仅止步于契约关系。他不仅是中国历史的旁观者,更是缔造者。庄士敦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大量阅读佛家经典,遍访名山古刹,对儒、释、道、墨都有所了解,对于中国政客的手段他十分的了解,并且总能揣摩出动机...
评分庄士敦,唯一一个给中国皇帝上过课的欧洲人,对溥仪的情感却不仅仅止步于契约关系。他不仅是中国历史的旁观者,更是缔造者。庄士敦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大量阅读佛家经典,遍访名山古刹,对儒、释、道、墨都有所了解,对于中国政客的手段他十分的了解,并且总能揣摩出动机...
下次再走故宫北,想象溥仪坐车在漫天沙尘掩护下出逃的情景。
评分不一样的溥仪
评分下次再走故宫北,想象溥仪坐车在漫天沙尘掩护下出逃的情景。
评分不一样的溥仪
评分下次再走故宫北,想象溥仪坐车在漫天沙尘掩护下出逃的情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