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鑒(第四輯 全四冊)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鑒(第四輯 全四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世界齣版社
作者:[宋] 司馬光 著
出品人:
頁數:1469
译者:颱灣二十七位教授
出版時間:2009-4
價格:18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0400216
叢書系列: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鑒
圖書標籤:
  • 曆史
  • 資治通鑒
  • 我的書
  • 待購
  • 大陸
  • 史集傳紀文獻
  • 入手書
  • 資治通鑒
  • 文白對照
  • 全譯
  • 曆史經典
  • 古代史
  • 通鑒
  • 四冊
  • 中文原著
  • 曆史書籍
  • 古典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資治通鑒(套裝全4冊)》為《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鑒》的第四輯。全書文言原典300餘萬言,白話譯文500餘萬言。因規模宏大,為方便讀者閱讀計,在不改變《通鑒》原次序的前提下,按朝代將其分為7輯,每輯大緻3冊(第四輯南北朝部分4冊,第七輯五代十國部分2冊),共21冊,陸續推齣。本輯所記,起於南朝宋高祖劉裕永初元年(420),迄於南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二年(588),講述南北朝時期,凡一百六十九年之史事。420 年,宋受晉禪,劉裕登位,號為劉宋。424 年,文帝初立。三十餘年,勸學招賢,“民有所係,吏無苟得”,元嘉大治。450 年,效霍去病狼山封胥,偏師數路,北伐中原,“贏得倉皇北顧”。453 年,劉劭弑父,文帝晏駕,其後皇室慘劇,前後相續,宗室大壞,骨肉離析。479 年,權臣蕭道成,廢順帝自立,是為南齊。道成父子相承,體恤民眾,交通北魏,內外差強。爾後諸帝,皆昏庸無狀,國事不堪。502 年,蕭衍代齊,南梁是立。梁武之初,勵精圖治,“五十餘年,江錶無事”,晚歲崇佛,國事始紊。550 年,侯景之亂,攻迫颱城,南梁經營,三吳繁華,毀於一時。元帝即位江陵,討平巨賊,未及三年,西魏襲破江陵,身死異國。敬帝即位,都城南返建康,內憂外患,無可收拾。557 年,禪位權臣陳霸先,南陳因立。霸先英主,誌度弘遠,惜天不假年,北方日強,陳氏子孫,惟保守一隅,隻待隋軍大至,金陵瓦解。南朝廢興相繼,北國亦然。386 年,北魏始建,自太祖拓跋跬至拓跋嗣,而至魏太武拓跋燾,俱踔厲奮發,北討柔然,再平夏、燕、北涼。439 年,北方大緻劃一,南、北對峙勢成。自此,或南朝北伐,或北朝南掠,各自懷忿。北魏起於雲中,為經略中原,而至平城,孝文慕漢,再遷洛陽,鬍服脫盡,滿朝衣冠,盡是南風。宣武、鬍後執政,寵奸佞佛,豪門競奢,六鎮、爾硃氏之亂相因,北魏分裂東、西。未及數年,宇文篡西魏立周,高氏篡東魏號齊,周、齊攻伐連年,江北糾紛未已。齊帝瞭無纔氣,任意荒唐,“小憐玉體橫陳夜,周師已報到晉陽”,國勢由強入蹇。周武雄纔,577 年,整齊師旅,振羽入鄴,收齊全境。隨即南嚮,不料未及齣師,賫誌而歿。周帝衝幼,皇權旁落。581 年,楊堅廢靜帝自立,隋朝開立基業。588 年,隋師南下,陳後主未料國運,隻知悠遊。之後,金陵城門即將洞開,後主擁寵姬狼狽入於胭脂井,南朝風流,至此雲散,兩岸混一隻在目前,隋唐盛世,即將上演。本輯結束於此,以終南陳,以啓強隋。此百七十餘年,山河崩裂,無有寜日。其間立國十數,英主開基於前,子孫毀之於後,每有立新,舊時帝王,概莫能脫。禪位之際,幼帝泣願“世世勿復生帝王傢!”嗚咽慘切,曆曆在耳,陳陳相因,猶然未悟。良臣悍將,或奔競沙場,或構謀幃幕,但有稍息,身死主上之手,長城自毀,南北同慨。百姓“攜白首於山野,棄稚子於溝壑,顧故鄉而哀嘆,嚮阡陌而流涕”,良可嘆泣。豪傑未易伸展,烝民幾曾開顔,百年血淚,遍灑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讀者到此,寜不戚然?然自東漢末至此,四百餘年,中華各族,因分裂而緻爭競,因爭競而緻交融。鬍邊鄙人,熏染儒雅之風,漢傢男兒,漸浸鬍族健氣,漢鬍至此渾然一體,爾後韆數百年,中華少有分裂之虞,皆係此四百年血淚。長夜難明終將明,濁水難清終須清,讀者念及,或有欣然。南北諸國,興替倏忽,人事反復,史跡斑斕。司馬光諸人,整理繁亂,裁汰粗穢,得六十餘萬言,占全書五分之一強,將這百七十年餘年史事,一一分付,開列井然,文言質樸,不掩興亡之嘆,烈士嘉言,盡有英挺之氣。“生亦何歡,死亦何懼;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掩捲三嘆,慎惕之心油然。《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為宋代名臣司馬光主持編寫,將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記載,一氣銜接,使自漢末以來的學者所編纂的各朝斷代編年之書,一變而為聯結古今的大編年史。為學史者必讀之著作。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之目的在於“資治”,凡有關國傢興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敘述詳明。而對無關國計民生的事及人物,如眾多的文人、高隱均不予提及。其記人記事,原則鮮明,為曆代帝王大臣及學人所樂讀。

司馬光所處時代,距今已900餘年,當時文言與當下所用的白話文已相去甚遠,故現代人讀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棄的。有鑒於此,20世紀80年代初,由颱灣學者黃錦鉉先生領銜主持,集颱灣各大學27位著名教授之力,曆時3年,將這部大著譯成白話,深受中文世界讀者所喜愛。

司馬光是我國古代史學、文學、政治大傢,其識見、纔能早有公論;他與當時最優秀的史傢一起,枯坐19年,抉搪幽隱、薈萃熔鑄,用功極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高,後人難以企及。故此,譯者在翻譯時力圖貼近、還原《資治通鑒》,譯文典雅,緊貼原著,不以“現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發揮,旨在讓讀者能讀到“乾乾淨淨的《資治通鑒》,乾乾淨淨的司馬君實”。如此以拙禦巧,實為明智之舉。

本書采用文、白對照的形式,全書共計800餘萬言。為方便讀者閱讀計,將其分為七輯齣版。分輯仍依原書次序,大體以朝代為彆。第一輯為戰國、秦、西漢(含王莽新);第二輯為東漢、魏(含更始);第三輯為東西晉;第四輯為南北朝;第五輯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亂起);第六輯為安史之亂至唐滅亡;第七輯為五代十國。此分輯純粹是為瞭排版閱讀方便,不含任何對原作的理解之義。

本輯所記,起於南朝宋高祖劉裕永初元年(420),迄於南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二年(588),講述南北朝時期,凡一百六十九年之史事。

著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北宋政治傢、史學傢、文學傢,與司馬遷並稱為“史學兩司馬”。自幼嗜學,20歲中進士甲科,踏入仕途。宋治平三年(1066),領銜編纂《資治通鑒》,其時司馬光年47歲。元豐七年(1084),《資治通鑒》完成。元豐八年(1085),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數月後去世,時年67歲。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圖書目錄

捲第一百一十九 宋紀一 宋武帝永初元年~宋營陽王景平元年(420~423)捲第一百二十 宋紀二 宋文帝元嘉元年~179年(424~427)捲第一百二十一 宋紀三 宋文帝元嘉五年~七年(428~430)捲第一百二十二 宋紀四 宋文帝元嘉八年~十二年(431~435)捲第一百二十三 宋紀五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十八年(436~441)捲第一百二十四 宋紀六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二十三年(442~446)捲第一百二十五 宋紀七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二十七年(447~450)捲第一百二十六 宋紀八 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二十九年(451~452)捲第一百二十七 宋紀九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捲第一百二十八 宋紀十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大明二年(454~458)捲第一百二十九 宋紀十一 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八年(459~464)捲第一百三十 宋紀十二 宋明帝泰始元年(465)捲第一百三十一 宋紀十三 宋明帝泰始二年(466)捲第一百三十二 宋紀十四 宋明帝泰始三年~六年(467~470)捲第一百三十三 宋紀十五 宋明帝泰始七年~宋蒼梧王元徽三年(471~475)捲第一百三十四 宋紀十六 宋蒼梧王元徽四年~宋順帝升明二年(476~478)捲第一百三十五 齊紀一 齊高帝建元元年~齊武帝永明元年(479~483)捲第一百三十六 齊紀二 齊武帝永明二年~七年(404~489)捲第一百三十七 齊紀三 齊武帝永明八年~十年(490~492)捲第一百三十八 齊紀四 齊武帝永明十一年(493)捲第一百三十九 齊紀五 齊明帝建武元年(494)捲第一百四十 齊紀六 齊明帝建武二年~三年(495~496)捲第一百四十一 齊紀七 齊明帝建武四年~永泰元年(497~498)捲第一百四十二 齊紀八 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捲第一百四十三 齊紀九 齊東昏侯永元二年(500)捲第一百四十四 齊紀十 齊和帝中興元年(501)捲第一百四十五 梁紀一 梁武帝天監元年~三年(502~504)捲第一百四十六 梁紀二 梁武帝天監四年~六年(505~507)捲第一百四十七 梁紀三 梁武帝天監七年~十三年(508~514)捲第一百四十八 梁紀四 梁武帝天監十四年~十七年(515~518)捲第一百四十九 梁紀五 梁武帝天監十八年~普通四年(519~523)捲第一百五十 梁紀六 梁武帝普通五年~六年(524~525)捲第一百五十一 梁紀七 梁武帝普通七年~大通元年(526~527)捲第一百五十二 梁紀八 梁武帝大通二年(528)捲第一百五十三 梁紀九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捲第一百五十四 梁紀十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捲第一百五十五 梁紀十一 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四年(531~532)捲第一百五十六 梁紀十二 梁武帝中大通五年~六年(533~534)捲第一百五十七 梁紀十三 梁武帝大同元年~三年(535~537)捲第一百五十八 梁紀十四 梁武帝大同四年~十年(538~544)捲第一百五十九 梁紀十五 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中大同元年(545~546)捲第一百六十 梁紀十六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捲第一百六十一 梁紀十七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捲第一百六十二 梁紀十八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捲第一百六十三 梁紀十九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捲第一百六十四 梁紀二十 梁簡文帝大寶二年~梁元帝承聖元年(551~552)捲第一百六十五 梁紀二十一 梁元帝承聖二年~三年(553~554)捲第一百六十六 梁紀二十二 梁敬帝紹泰元年~太平元年(555~556)捲第一百六十七 陳紀一 陳武帝永定元年~三年(557~559)捲第一百六十八 陳紀二 陳文帝天嘉元年~三年(560~562)捲第一百六十九 陳紀三 陳文帝天嘉四年~天康元年(563~566)捲第一百七十 陳紀四 陳臨海王光大元年~陳宣帝太建三年(567~571)捲第一百七十一 陳紀五 陳宣帝太建四年~六年(572~574)捲第一百七十二 陳紀六 陳宣帝太建七年~八年(575~576)捲第一百七十三 陳紀七 陳宣帝太建九年~十一年(577~579)捲第一百七十四 陳紀八 陳宣帝太建十二年(580)捲第一百七十五 陳紀九 陳宣帝太建十三年~陳長城公至德元年(581~583)捲第一百七十六 陳紀十 陳長城公至德二年~禎明二年(584~58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瀋國雄翻譯的不好,粗略而草率,不認真。

评分

瀋國雄翻譯的不好,粗略而草率,不認真。

评分

瀋國雄翻譯的不好,粗略而草率,不認真。

评分

瀋國雄翻譯的不好,粗略而草率,不認真。

评分

瀋國雄翻譯的不好,粗略而草率,不認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