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蟫记

寻蟫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陈涌海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
出版时间:2024-1
价格:1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21282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幻
  • 蒸汽朋克
  • 冒险
  • 奇幻
  • 架空历史
  • 昆虫
  • 异世界
  • 机械
  • 探索
  • 短篇小说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科院“摇滚博导”陈涌海化身蠹虫,书海畅泳——以科研精神饱蘸文艺笔墨,寻踪书虫的奇妙之旅。

★ “摇滚博导”陈涌海首次跨界博物写作,独家科研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巧妙结合。

★ 全书用特种书纸双色印刷,书页柔滑细腻,书前附月影纸还原“蠹痕”特效。

为什么有不同的蠹痕?这些不同的蠹痕跟不同的书虫有什么对应关系?衣鱼为什么命名为蟫?“覃”字是怎么造出来的?为什么恰好是李白发明了“蠹鱼”这个词?

这些问题就像波浪追逐波浪一样,在脑海里永不止息地推移,搅动自己像蠹鱼一样在书籍的海洋里自在地寻觅。

问题依旧高悬……我只管考虑对我个人的意义——我好奇,我高兴,我愿意,我较真,就是我写这本书的意义。

作者简介

陈涌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同时也是音乐人,创作并演唱的《将进酒》等歌曲广为流传,曾参加 2012年央视网络春晚、2018 年央视《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发行音乐作品:北京大学校园音乐合集《没有围墙的校园》中的《废墟》;《未名湖是个海洋》中的《张木生》;窦唯专辑《山水清音图》中《童子诵乐图之一、之二》(吉他演奏)。

目录信息

序言
蠹鱼演化史
衣鱼、蠹鱼和书虫
蠹鱼前传——“蠹鱼”词源考
蠹鱼后传——“蠹鱼”词义和形象的演化
蠹鱼外传——衣鱼图像史
蠹鱼消亡史
科学与艺术
胡克的衣鱼观察
衣鱼银粉——白腻铅粉如
蠹痕之惑
书画中的蠹痕作伪
虫书之美
蠹鱼书帧
欧洲的书虫
辟蠹的科学与艺术
文学和掌故
蠹鱼三食神仙字及其他
蠹鱼驮走黑暗
两条腿的蠹鱼
蠹鱼的变化
《书的敌人》与衣鱼
叶灵凤与蠹鱼
蠹鱼屎与秦灰
李白与蠹鱼
饱蠹楼
银蠹鱼和红金鱼
蟫考篇
蠹鱼异名源考
蟫考——为何衣鱼名为蟫
蕈草考
蟫寻篇
捕蟫记
虫洞记
我的辟蠹术
安琪的衣鱼图和诗
杨典衣鱼图、虫虫虫天印及诗
附录:蠹鱼简明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时间之口》有一文讲“在图书馆的幽暗中度过一生”的衣鱼或白鱼,我读了非常喜欢,抄在笔记本里不算,又去网上搜索衣色的介绍:它是书蠹中的一种,有很多别名,如蠹鱼、蟫、壁鱼、银鱼,等等,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 找衣鱼照片时,觉得书蠹蛀蚀古籍留下的孔...  

评分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时间之口》有一文讲“在图书馆的幽暗中度过一生”的衣鱼或白鱼,我读了非常喜欢,抄在笔记本里不算,又去网上搜索衣色的介绍:它是书蠹中的一种,有很多别名,如蠹鱼、蟫、壁鱼、银鱼,等等,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 找衣鱼照片时,觉得书蠹蛀蚀古籍留下的孔...  

评分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时间之口》有一文讲“在图书馆的幽暗中度过一生”的衣鱼或白鱼,我读了非常喜欢,抄在笔记本里不算,又去网上搜索衣色的介绍:它是书蠹中的一种,有很多别名,如蠹鱼、蟫、壁鱼、银鱼,等等,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 找衣鱼照片时,觉得书蠹蛀蚀古籍留下的孔...  

评分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时间之口》有一文讲“在图书馆的幽暗中度过一生”的衣鱼或白鱼,我读了非常喜欢,抄在笔记本里不算,又去网上搜索衣色的介绍:它是书蠹中的一种,有很多别名,如蠹鱼、蟫、壁鱼、银鱼,等等,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 找衣鱼照片时,觉得书蠹蛀蚀古籍留下的孔...  

评分

寻蟫先生歌(贺《寻蟫记》、《寻芸记》出版,调寄陈涌海) 王一舸 寻蟫先生陈涌海,细心微物广博采。蠹书待刊能数载,敢知仙字由何改。 先生恢疏拟谢公,常做山中一书虫。足痕如线留雪上,箫声振纸游林中。 身既做蟫山为册,更以“观山”付银鱼。诗中万物为爬梳,翻抚《寻蟫记...

用户评价

评分

“清代赵翼有一首《蠹鱼》诗:‘归里闲无事,仍寻乱帐繁。蠹鱼走相告,此老又来翻。’后面两句诗模拟蠹鱼的口吻,表现蠹鱼因人翻书而奔走相告,非常生动有趣。”——第一次读“书虫”历史文化的书,真有意思!曾经翻看一本国图借的线装书时,巧遇一书虫,毫米大、体白透明,它在字间川行,我目随它而去,最后跃上书脊,隐在缝隙之中。定是我扰了它的梦,才现出真身,见我仅书呆子一枚,与它无害,便回家再探梦乡去了。

评分

用科研精神发展“闲情逸致”,自由而无用,最是奢侈。

评分

以中西阅读史中常见的蠹鱼(书虫)为关键词,展开了一场君子不器、肆意畅游的知识文化探寻之旅。作为资深科学学者,作者在本书中体现出注重语词与概念演化发展脉络探寻、不同学科文献之间的比较分析,以及基于实地考察、生活体验、阅读积淀这三者的丰富学术想象力的研究特质;而作为民谣音乐人和资深文艺爱好者,作者之于个人“格物致知”的考察、探寻与社会交往过程的完整生动叙写,又将其热爱生活、自由不羁、海阔天空、兴之所至、将学术思维化为生活方式与生命滋养的诗人与思想者气质尽显无余。在一个分科化、科层化、专业化的时代里,本书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趣味的记述,充分展现了倡导通识教育和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北大之于作者生命境界的终生滋养,也为我们呈现了在坚守本职与专业的同时、个人生活场域所能到达的最远边界。

评分

“清代赵翼有一首《蠹鱼》诗:‘归里闲无事,仍寻乱帐繁。蠹鱼走相告,此老又来翻。’后面两句诗模拟蠹鱼的口吻,表现蠹鱼因人翻书而奔走相告,非常生动有趣。”——第一次读“书虫”历史文化的书,真有意思!曾经翻看一本国图借的线装书时,巧遇一书虫,毫米大、体白透明,它在字间川行,我目随它而去,最后跃上书脊,隐在缝隙之中。定是我扰了它的梦,才现出真身,见我仅书呆子一枚,与它无害,便回家再探梦乡去了。

评分

用科研精神发展“闲情逸致”,自由而无用,最是奢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