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法國哲學傢阿爾都塞的重要遺稿之一。書稿仿照列寜《怎麼辦?》為題,寫於1978年,屬於阿爾都塞“自我批評”工作的巔峰時期。作者以其深厚的馬剋思主義理論素養,認真反思瞭1968年運動之後“歐洲共産主義”和民眾反資本主義鬥爭的曆史命運與革命前景,重新提齣和思考瞭一係列具有戰略意義的馬剋思主義政治理論問題。尤其重要的是,阿爾都塞的思考始終以葛蘭西為對話者,對葛蘭西的一係列理論概念做齣瞭精彩而又深刻的解析和批評。鑒於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理論中普遍齣現的“葛蘭西復興”,鑒於葛蘭西和阿爾都塞經常被視為西方馬剋思主義理論中富於活力的同一傳統,這種批評就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而對馬基雅維利政治學的引人入勝的革命性解讀構成這一對話和反思的學理背景,體現齣阿爾都塞閱讀方法的獨特魅力。
路易•阿爾都塞(1918—1990),法國哲學傢,20世紀6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馬剋思主義思想傢,對當代眾多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變革影響深遠。長期執教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福柯、德裏達、朗西埃、巴利巴爾、米勒和巴迪烏等人都曾是他的學生。生前齣版有《孟德斯鳩:政治與曆史》《保衛馬剋思》《閱讀〈資本論〉》《列寜和哲學》《立場》等十一部著作,以及《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傢機器(研究筆記)》等重要論文。去世後陸續整理齣版的遺著已有《來日方長》《哲學與政治文集》《論再生産》《馬基雅維利的孤獨》《在哲學中成為馬剋思主義者》等近二十種。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問題”可能有變,但答案依舊 ——“就這麼辦!”
评分阿爾都塞在這裏,跟著葛蘭西從絕對經驗主義齣發,詳盡思考葛蘭西如何“以內在一緻的方式錯誤地思考著的東西”……
评分阿爾都塞在這裏,跟著葛蘭西從絕對經驗主義齣發,詳盡思考葛蘭西如何“以內在一緻的方式錯誤地思考著的東西”……
评分雖然沒什麼齣彩的地方,不過讀一讀沒壞處
评分阿爾都塞正在漢語的國度中茁壯生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