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梁思成
出品人:后浪
页数:384
译者:
出版时间:2023-11
价格:9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67113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建筑史
  • 建筑史
  • 中国文化
  • 建筑艺术
  • 历史
  • 文化遗产
  • 古代建筑
  • 传统建筑
  • 建筑设计
  • 艺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遍览上古至清末民国的中国建筑面貌,

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科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著作,

梁思成先生的毕生心血!

以本书初始面世版本为底本,最大限度还原作者本意。

????编辑推荐

◎学贯中西的建筑大师、保护文物和传承文化的先驱——梁思成先生的经典著作。初稿为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南溪县李庄时所写,后因授课需要编写成讲义。书中绝大部分资料都是当时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人员和工作同志的实地调查、测验的成果,他们一起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宝重放异彩于世界文化之林。

◎di一本由中国人自己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shou次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在建筑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博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本次后浪新版《中国建筑史》,以本书初始面世版本——五十年代初版油印本为底本。同时增补插图近两百张,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书中叙述的不同建筑。并根据古籍及民国杂志,修正底本中极个别的错字或知识性误差,内容更臻完善,更加方便阅读。也以期最大限度还原梁先生本意。

◎从上古至清末民国的中国建筑均有涉及,通过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了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一书在手,即可遍览各个时期的中国建筑特征,明晰不同时期建筑的优劣,参考价值卓著。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史》是di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从上古到清末民初分期阐明中国建筑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对每一时期的现存建筑实物逐一剖析,解说每个建筑形制的特征及传承关系,涵盖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等。对各个系统建筑自身之优劣,各民族与中国情况之异同,都有述及。

这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于1944年,当时却没有出版条件。五十年代初作为讲义,出版了若干油印本,限于条件,没有印插图。本次出版即以油印本为底本,参考后续出版的各本修订了部分笔误,并增补了书中提及的相关图片,以期最大限度呈现梁先生本意。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营造法式注释》等作品。

目录信息

????油印本付印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3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16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工程做法则例》...............................18
????第二章 上古时期.....................................................25
第一节 上古.........................................................27
第二节 春秋战国.....................................................29
第三节 秦...........................................................32
????第三章 两汉.........................................................35
第一节 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37
第二节 汉代实物.....................................................44
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53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59
第一节 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61
第二节 南北朝之建筑活动.............................................64
第三节 南北朝实物...................................................70
第四节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79
????第五章 隋、唐......................................................85
第一节 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87
第二节 隋、唐实物...................................................96
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114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125
第一节 五代汴梁之建设...............................................127
第二节 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129
第三节 辽之都市及宫殿...............................................146
第四节 金之都市、宫殿、佛寺.........................................150
第五节 南宋之临安...................................................157
第六节 五代、宋、辽、金之实物.......................................166
第七节 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223
????第七章 元、明、清..................................................241
第一节 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243
第二节 元代实物.....................................................252
第三节 明代实物.....................................................269
第四节 清代实物.....................................................295
第五节 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346
????第八章 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359
????出版后记............................................................37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旅行中有个很简单的法则:如果心里没有,眼睛难免看不见。   在国内的旅行中,对我最有帮助的书之一是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的眼睛是盲的。   陈丹青先生曾经说过:全中国至今可看的建筑只有两种,一是古人留下的,一是洋...  

评分

梁先生当年说的话为何到今天还如黄钟大吕,庄严正大、和谐高妙,让后人看着惭愧。 几年前一次出行,在成都的青年旅社里遇见一个从俄国一路坐火车过来的荷兰高个小伙,小伙一边玩着北京悠悠,一边跟我抱怨“中国怎么哪儿都一个样了?”后来这几年我走过中国上百个古镇,没有一...  

评分

学习建筑历史到底有没有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梁思成和贝聿铭。他们俩都曾就读于同样的大学。不同的是梁先生学成后回了国,醉心于中国古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而贝则加入了美国籍,投身于现代建筑运动,并成为西方著名的现代大师。他们的命运有过...  

评分

评分

枚举目前仍可探访的书中列举的实物例证,如石窟等间接反映建筑因素的造像艺术均列入,但独立的图像、模型等非不可移动文物除外。 一、 上古至秦 1、 殷墟。河南安阳。 2、 秦长城。梁书仅称甘肃西部或有。目前探访意义较大的秦长城有内蒙古固阳、宁夏固原两处。 二、 汉 1、 ...  

用户评价

评分

本次后浪新版《中国建筑史》,以本书初始面世版本——五十年代初版油印本为底本。同时增补插图近两百张,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书中叙述的不同建筑。并根据古籍及民国杂志,修正底本中极个别的错字或知识性误差,内容更臻完善,更加方便阅读。也以期最大限度还原梁先生本意。

评分

本次后浪新版《中国建筑史》,以本书初始面世版本——五十年代初版油印本为底本。同时增补插图近两百张,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书中叙述的不同建筑。并根据古籍及民国杂志,修正底本中极个别的错字或知识性误差,内容更臻完善,更加方便阅读。也以期最大限度还原梁先生本意。

评分

本次后浪新版《中国建筑史》,以本书初始面世版本——五十年代初版油印本为底本。同时增补插图近两百张,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书中叙述的不同建筑。并根据古籍及民国杂志,修正底本中极个别的错字或知识性误差,内容更臻完善,更加方便阅读。也以期最大限度还原梁先生本意。

评分

本次后浪新版《中国建筑史》,以本书初始面世版本——五十年代初版油印本为底本。同时增补插图近两百张,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书中叙述的不同建筑。并根据古籍及民国杂志,修正底本中极个别的错字或知识性误差,内容更臻完善,更加方便阅读。也以期最大限度还原梁先生本意。

评分

本次后浪新版《中国建筑史》,以本书初始面世版本——五十年代初版油印本为底本。同时增补插图近两百张,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书中叙述的不同建筑。并根据古籍及民国杂志,修正底本中极个别的错字或知识性误差,内容更臻完善,更加方便阅读。也以期最大限度还原梁先生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