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法国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之一。
列维-斯特劳斯早年就学于巴黎大学。青年时代爱好哲学,并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他的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
首先很感谢朋友的推荐,对我来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喜欢旅游,看完了这本书,犹如一条引线,似乎可以去抽丝剥茧般地解开我一直未曾想明白的——喜欢去看历史人文甚于风景——萦绕于我心头的迷思,但当我不断在阅读过程中分神时,一方面折服于作者全能型的知识和思维能...
评分列维这本书要慢慢看,不急。看着看着就看出一点意思来了,其实人都是一样。比如北方看南方人吃蚕蛹就觉得想吐,北方吃炸知了南方人看了也觉得惴惴,心说:“这东西能吃吗?”吃的人吃了,也相安无事。但土著人对待有文化人的态度,我觉得值得现代人学习。列维在丛林里遇到一个...
评分我完全不知道什么叫人类学,至今还是这样。所以这是一篇对人类学爱好者完全没用的书评,你在其中基本上看不到和人类学有关的任何知识。 因为只是我看这本书的流水账而已。 春节期间去花农家吃饭,问他将书架上的人类学有关的书都指给我瞅瞅,最后从他借了这本斯特劳斯的自传...
评分两周前用一个周末的时间终于读完了《忧郁的热带》,当时人简直high了,一本非常有气象的书!这本书几年以来多次读起,多次放下,其中记着的,一次到西北旅行的时候带着,从北疆到南疆,再到敦煌、嘉峪关,每晚在宾馆里雷打不动地看一点,但回到北京就歇了;还有一次是从山西到...
评分“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这是列维斯特劳斯开篇的第一句话。我不知道斯特劳斯是以怎样的心情开始他的美洲之旅的。在这个极富有观察力的人类学研究者细腻的笔法之下,热带的一切以及由此引发的他的思考都被生动而完整的保存在书中。尤其是在对风景的描绘上,他驾驭文字的功...
这是著名人类学家、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传记。作品记载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等原始部落里的生活体验,寻找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形态,推动人类的自我了解,富有启示意义。它名义上是一本人类学、社会学和结构学的专业"游记",但是比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名著还要优美,妙趣横生,比一般的哲学思考还要深远,睿智深邃,因而全球闻名,吸引了大批读者,更引起了专业人士、知名作家的积极研究、借鉴。
评分有时候会觉得百年孤独是现实文学
评分有时候会觉得百年孤独是现实文学
评分《忧郁的热带》是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记录了作者青年时代实地走访亚马孙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期间,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原始部落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相较于以往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次推出的全新修订文字版是根据Jonathan Cape Limited 1973年英译本,参酌Librairie Plon1955年法文原版译出的,译文更加准确、流畅、易读,排版更加优美。读此版本,就像跟随作者一起在热带旅行,聆听并感悟他的所思所想,五星推荐!
评分记得第一次听闻这本书的大名是在本科的一门好像叫“文化、民族与人类学”的公选课上,第一节课老师就推荐了这本书,和《菊与刀》一样是人类学入门必读的经典。后来再见到这本书便是常驻各大书店展示墙的上一版。最近又出了新版,装帧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封的蓝色增加了几分忧郁和神秘,书中的批注对于小白非常友好。好书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