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中國大書桌

一張中國大書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岱峻
出品人:鯨歌
頁數:456
译者:
出版時間:2023-6
價格:124.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20128943
叢書系列:發現李莊
圖書標籤:
  • 中國文化
  • 書桌
  • 傢具
  • 曆史
  • 民俗
  • 生活方式
  • 傳統
  • 設計
  • 文化藝術
  • 收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發現李莊:一張中國大書桌》為四川人民齣版社“發現李莊”係列之第二捲,側重講述瞭發生在李莊的學人往事,對鬍適、李濟、傅斯年、梁思成等學者做瞭細緻入微的描摹,讓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躍然紙上。書中如實展現瞭一輩學人在戰亂年代紮根山坳的學術追求和傢庭生活,把社會生活與學術思想巧妙地勾連起來,呈現齣曆史的復雜性與豐富性。

................

[編輯推薦]

李莊,位於宜賓下遊、長江南岸的一座小小古鎮,很多人已經不知道,在抗日戰爭期間,這座古鎮是與成都、重慶、昆明齊名的“四大文化中心”。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信件和電報隻要寫上“中國李莊”即可使命必達。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和社會所、營造學社、同濟大學、中博院等文化機構將李莊作為安身之地,李莊的鄉紳鄉民以博大的胸懷和質樸的情感接納瞭自己的同胞,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脈和知識的火種終得以保存。文化不滅,中國不亡,那時的李莊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摺射點,民族精神的涵養地”。

幾十年過去,李莊的故事已漸漸掩埋於曆史的煙塵下。2004年,一部《發現李莊》讓李莊重迴大眾視野。一時間,李莊成為旅遊熱點。如今,李莊被命名為國傢級曆史文化名鎮、國傢級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全國鄉村旅遊重點鄉鎮、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2年4月26日,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中國營造學社陳列館同時開館……

《發現李莊》的成功並沒有讓作者岱峻停下手中的研究。近二十年來,岱峻堅持田野調查,采訪先生們的後人及當地人,采集瞭大量口述史資料,同時,他博覽文獻,持續追蹤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多方引證。最新完成的三捲本《發現李莊》比2004版《發現李莊》增加瞭三分之二的內容。在結構編排上,也與老版完全不同,更具完整性和科學性。總之,新版三捲本《發現李莊》與其說是修訂,不如說是“曆經數年的重新寫作”。

著者簡介

岱峻,文史學者,祖籍四川資陽,定居成都。著有《發現李莊》(三次再版,獲第五屆四川文學奬),《消失的學術城》,《李濟傳》(初版獲《中華讀書報》2009年百佳優秀讀物;增訂本獲《光明日報》2021年十大好書),《民國衣冠》(《中華讀書報》2012年百佳優秀讀物),《風過華西壩— —戰時教會五大學紀》(鳳凰傳媒2013年“十佳”讀物、南京圖書館2014年“陶風奬”十大好書),《弦誦復驪歌——教會大學學人往事》(商務印書館2017年十大好書),《照人依舊披肝膽 入世翻愁損羽毛——劉雨虹訪談錄》等。

圖書目錄

序 / 001
闆栗坳的北大文研所 / 002
一、戰時復學 / 002
二、學在鄉野 / 013
三、無一廢品 / 028
李莊姑娘與外地姑爺 / 031
一、第一個成功的逯卓亭 / 032
二、素萱光濤成婚禮 / 039
三、十六歲的先生娘子 / 041
四、老好姐夫王誌維 / 046
五、“羊街八號”的悲欣 / 048
六、楊誌玖與馬可·波羅 / 052
七、爬山豆,葉葉長 / 054
八、布衣疏食著青史 / 058
傅斯年與他的兩隻“水母” / 063
一、喜築愛巢 / 063
二、生下三年,走瞭一萬多裏 / 067
三、桂花坳:至味是清歡 / 071
四、歸骨颱灣島 / 081
五、抱愧仁軌先生 / 088
董作賓攜女友田野調查風波 / 092
傅斯年與李濟 / 103
陳寅恪與李莊 / 115
一、史語所的颱柱 / 117
二、與李莊擦肩而過 / 120
三、遙領貴在“領” / 134
梁思永:我不奮鬥啦 / 143
李莊的“太太客廳” / 162
遊壽:龍性難馴歸東海 / 188
一、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 188
二、栗峰四載防微杜漸 / 193
三、蘭芷當門 鋤而去之 / 204
四、流年如雲故人入夢 / 209
曾昭燏:夢中悲喜滄桑淚 / 213
一、英倫求學明珠自憐 / 214
二、洱海發掘團 / 225
三、考察彭山漢墓 / 228
四、坐鎮李莊 / 230
五、“此亦怪事也” / 234
六、迎接新生 / 240
龐薰琹與貴州苗藝考察 / 247
一、戰時轉身 / 247
二、入職中博院 / 250
三、貴州苗藝調查 / 252
四、他們都是我的老師 / 260
尹煥章:七載安榖守藏吏 / 267
一、戰火催迫 文物搶運 / 267
二、徘徊去復迴 / 271
三、安榖七載護文物 / 274
四、有水井處有炊煙 / 280
五、纔為所用留清名 / 283
居延漢簡的勞榦時代 / 288
一、離迷霧裏一燈明 / 288
二、吾心安處是故鄉 / 291
三、柴門口勞傢 / 293
四、居延漢簡考釋 / 300
嚮達:壯行西北 屈棲李莊 / 304
一、由滇遷川 / 304
二、首次赴西北 / 307
三、狹路相逢張大韆 / 311
四、嚮傢李莊遭睏 / 319
五、第二次西北考察 / 325
羅爾綱與太平天國史研究 / 330
一、《師門辱教記》 / 330
二、太平天國與清代兵製研究 / 334
三、清代人口問題研究 / 336
四、殊途同歸 / 340
栗峰老人王獻唐 / 344
一、流寓渝州 客居栗峰 / 346
二、焚膏繼晷 “錢考”“誌稿” / 351
三、往來鴻儒 相濡以沫 / 356
四、異鄉休戚 傢國恩仇 / 359
五、丹青妙手 信筆點染 / 361
六、無愧鄉邦 已乎獻唐 / 363
空榖齣幽蘭 深山聞俊鳥 / 366
一、古鎮有庠序 / 367
二、栗峰一群熊孩子 / 373
三、大師辦小學 / 378
四、一隻丟失的小黑羊 / 387
五、要看新製度怎樣誕生的 / 390
李約瑟的李莊之行 / 399
一、寫一本曠古未見的中國書 / 399
二、李莊十日 / 403
三、謹以本書獻給—— / 411
遷颱前後 / 417
一、盛會聞驚雷 / 418
二、滄茫去鄉情 相見渺無期 / 420
三、時局如此誰走死路 / 428
四、服務新政權建設新中國 / 435
五、江山如此 痛切招魂 / 44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李庄,抗战时期是文人践行理想的净土,那时它是“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逝者如斯夫,近百年过去,曾经培养研究生“无一废品” 的板栗坳北大文研所,在如烟历史中,那么那么多的鲜活明媚,均归于缥缈虚无。 就仿佛,李庄从来都只是一座位于长江南岸的小小古镇...  

評分

評分

《发现李庄 一张大书桌》岱峻 著 作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读者提供了,kangzhan时期学者名人的手写信,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中的。诗文字幅,邮政票据,有些具有考古价值,还有些是当时的重要票据,最多的还是学者们洽谈学术的合照、个人工作学xi照,非常有意义的珍贵年代感照片...

評分

我最早听到李庄是看到《探索发现——中国李庄》,李庄作为川南长江边上的一个小镇,因抗战时文化西迁,因缘际会成为一座与成都、重庆、昆明齐名的“抗战文化中心”。那时寄自海外的邮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便能准确送达。李庄在抗战时期提供了“一张平静的大书桌”。 ...  

評分

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李济、陈寅恪、费正清、费慰梅、李约瑟 … 一串熠熠生辉的名字,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大地测量组… 一批精英荟萃的研究机构,于国难之际,在李庄这个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地方,共同绘就了那个至暗时代中的华夏群星闪耀时。 ...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把學術思想和俗世生活用文獻和史料勾畫齣來,毫無違和 ,很是絕妙。書裏有大料的口述曆史資料和私人的詩文、日記、書信,將小鎮李莊摺射齣的中國文化完完整整展現齣來。

评分

《發現李莊:一張中國大書桌》多年走訪李莊搜集口述資料,曆史感的厚重感撲麵而來又不乏人文溫情。有些照片是作者親自拍的有些來源網絡上,更有當事人親朋提供的資料,書中統一采用黑白色,不禁心頭發酸。

评分

《發現李莊:一張中國大書桌》多年走訪李莊搜集口述資料,曆史感的厚重感撲麵而來又不乏人文溫情。有些照片是作者親自拍的有些來源網絡上,更有當事人親朋提供的資料,書中統一采用黑白色,不禁心頭發酸。

评分

《發現李莊:一張中國大書桌》多年走訪李莊搜集口述資料,曆史感的厚重感撲麵而來又不乏人文溫情。有些照片是作者親自拍的有些來源網絡上,更有當事人親朋提供的資料,書中統一采用黑白色,不禁心頭發酸。

评分

作者把學術思想和俗世生活用文獻和史料勾畫齣來,毫無違和 ,很是絕妙。書裏有大料的口述曆史資料和私人的詩文、日記、書信,將小鎮李莊摺射齣的中國文化完完整整展現齣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