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被》發錶於1907年,對日本文學産生巨大影響,是確立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發展方嚮的作品。田山本人也因此而被承認為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先驅。小說既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無美辭麗句的堆砌,而隻有娓娓吐露的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內心矛盾,被稱為是一部“赤裸裸的、大膽的個人肉欲的懺悔錄”。據田山在《東京三十年》中的自述,當時為應付《新小說》約稿,猶豫萬端,終以其弟子芳子為原型進行創作,心中深感不安雲雲。
小說傢竹中時雄為生活所迫在書籍公司從事地理書的編寫工作。三年前,當妻子懷上第三個孩子的時候,一位叫做芳子的女性從岡山縣來信,請求作為弟子學寫小說。小說傢最初拒絕瞭,但看她一片熱誠,也就同意瞭。於是,年輕的美女弟子來到東京。小說傢讓芳子住在妻子姐姐傢裏,很快陷入單相思,甚至想到拋妻棄子。但是,芳子另有所愛。小說傢雖然成功扮演瞭文學前輩的角色,但在人際關係上卻是完全低能。最終,竹中把頭埋在芳子的棉被中嗅其體香,痛哭失聲。這些平鋪直敘的描寫,給世人和文學評論傢帶來極大衝擊。
但是,從語言風格來看,小說整體上比較樸實、平淡,譯者也盡可能保持瞭原著的這一語言風貌。
田山花袋,(1871~1930)日本小說傢。生於群馬縣。幼年喪父,從中學輟學,充當店員。1886年遷居東京,開始涉獵西歐文學。1889年投桂林派一歌人門下學習和歌,接受寫實主義的理論。1891年發錶處女作《瓜田》。早期創作崇尚感情與理想,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小詩人》、《故鄉》、《野花》等,幾乎都是愛情小說。這些作品在清新的意境中,流露著感傷的情調。這一時期的創作同當時《文學界》的精神解放運動是一緻的。20世紀初,以衝擊封建專製為目的的自然主義文學興起。
田山花袋在它的影響下,花袋於1902年發錶中篇小說《重右衛門的末日》,從此轉嚮自然主義。花袋主張摒棄理想,不要技巧,隻作客觀、露骨的描寫。1907年中篇小說《棉被》問世,以赤裸裸的情欲描寫引起廣泛注意。長篇小說《鄉村教師》(1909)通過對一個小學教師慘淡的青春的描寫,揭露現實社會的黑暗。此後有不少長篇小說,如《生》、《妻》、《緣》、《發》、《春雨》、《一百夜》等,都是錶現自己的私生活和心境之類的作品,缺乏社會性。1911年後,花袋感到生活與創作發生矛盾,思想陷於苦悶和空虛,轉而從宗教中求得安慰。這反映在他於1916年以後寫的幾部作品上,如《殘雪》、《獨居山莊》、《一個僧人的奇跡》等,都帶有神秘的色彩。花袋成為私小說作傢之後,也寫過《鄉村教師》(1909)、《恒世萬年曆》(1914)和《一個士兵的被槍殺》(1917)這樣一些重要的作品,後者錶現私欲使一個人毀滅的主題,揭露瞭日本軍隊的殘暴。
因為有朋友在準備畢業論文的時候提到了這本書,聽完介紹之後挺感興趣。这本书除了《棉被》一个短篇之外,还有《乡村教师》,凄惨孤独的结尾。 我不知道大家读日本的文学作品时是什么感觉,用“细腻”来形容可能不会出错。日本作家好像非常擅长将一件平凡的小事娓娓道来,不紧...
評分昂 小说家都是把自己的故事改了又改生动形象……大概讲了一个老师和女学生的故事,在我心里日本女生一直都弱弱的,哪怕是在那个年代显得很前沿很激进的她也是听命于老师家长,当然作为南方成都姑娘的我,内心是很野的,这种顺从别人的事我大概只有脾气好才会这样做吧……大多的...
評分日本小说一如既往的难懂。= =。。 查了点资料,无奈真是少的可怜。 “花袋主张摒弃理想,不要技巧,只作客观、露骨的描写。 1907年中篇小说《棉被》问世,以赤裸裸的情欲描写引起广泛注意。” “对于私小说的概念,日本文坛一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是:凡作者...
評分男人们总是花心的,不过他们总找得到借口敷衍自己,同时也敷衍别人。至于是抗争到底保护自己的“二次婚姻”,还是与现任妻子得过且过,那就要看各人的性格了…女同胞们还是要无息止地努力的,至少在丈夫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能跟得上他的脚步。这样他才会真正尊重你、爱慕...
譯文一般 信達雅 仍需努力 情節描寫和心理刻畫不錯 復雜的念頭 倫理的束縛 扭麯的內心 老師做的種種就可以理解瞭
评分翻譯真的是極其直白無美感啊……
评分作品和人一樣猥瑣,上課時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猥瑣的照片瞭
评分“如果男主角身在中國的文壇、學界,恐怕就不會如此糾結瞭,那些拋棄妻子改娶學生的典範足以給其指明方嚮…”???? 棉被的隱喻讓我想到瞭 老人臨死前讓少女用腳蘸著水喂他 的那本書,記不得叫啥瞭
评分很有意思。審視自身心靈的傑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