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聚艺术与万物之美 ——
展阅190幅贝壳画作 · 汇聚散落于洋流的星尘
触摸眼底与心灵的愉悦 · 解读微小生命的浩瀚
自贝壳纹理色彩间 · 感受自然赋予生物的艺术之美
复古艺术馆06
???? 编辑推荐
⭐️ 国内首次引进德国博物学家格奥尔格·沃尔夫冈·克诺尔以贝壳为主题的写生、版画图册,重现摄影时代稀缺的细腻笔触与柔美色彩。
⭐️ 本书收录190幅精美贝壳画作,凝聚18世纪工匠精神,展现狂热爱好者的琳琅珍宝,倾诉对自然万物不懈探索的憧憬。
⭐️ 32开精致开本,阅读手持舒适;护封选用PVC印白,内封四色印刷,局部点缀UV工艺,仿若海水粼粼波光;环衬选用特种纸,如同贝母温润光泽,内文精选120g纯质纸,米黄本色,尽显复古韵味。
???? 内容简介
贝壳是柔软生命的栖身之所。钙化外壳坚硬、斑斓,自古以来被视如珍宝。
贝壳是海洋的来信。听螺旋的号角诉说海风的呜咽,形式的起源。
贝壳亦是远航的勋章。纪念探索深海的收藏品,刺激着人类对广阔世界的想象。
《贝壳之美》收录了190幅18世纪的贝壳自然画作,每一幅图都体现了流淌于贝壳之上的自然之美:海扇的弧线与波纹,海螺上的波点斑纹与斑马纹,蚌壳内壁温柔的珍珠色光泽……
这些富有趣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与丰富的纹理,诞生于海洋软体动物的保护外壳上,成为自然赋予生命的独特艺术符号。
???? 作者
格奥尔格·沃尔夫冈·克诺尔(Georg Wolfgang Knorr,1705—1761),德国雕刻家和博物学家。1705年出生于纽伦堡,最初学习木工技巧,后来转行学习铜版雕刻,与纽伦堡雕刻师合作绘制了约翰·雅各布·舍赫泽作品《神圣自然学》的插图。
???? 译者
张小鹿,女,1996年生,伦敦大学学院科学、技术、工程与公共政策系硕士,社科编辑,口笔译译者。
这是一本来自海洋的温柔信件,里面记录着柔软动物最坚硬的外壳,也是吹响呜咽的号角。 作者是雕刻家和博物学家,就像他在序言里写的,每一个博物学家力求能使博物学尽善尽美,所以他把所有的多余内容都省去,完美的展现出全插图的贝壳书。书的装帧也很特别,是透明的封套下淡粉...
评分 评分书名:贝壳之美 作者: [[德] 格奥尔格·沃尔夫冈·克诺尔] 出品:后浪 后浪 简直是艺术书审美与质量保障的代名词 收到这由贝壳暗纹组成的浅粉色书时 是柔软的 仿佛海风拂面 回到了维多利亚时代 以我之前对贝壳为数不多的理解 多来自于Cameo 卡梅奥——贝雕 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
评分 评分这是一本来自海洋的温柔信件,里面记录着柔软动物最坚硬的外壳,也是吹响呜咽的号角。 作者是雕刻家和博物学家,就像他在序言里写的,每一个博物学家力求能使博物学尽善尽美,所以他把所有的多余内容都省去,完美的展现出全插图的贝壳书。书的装帧也很特别,是透明的封套下淡粉...
有没有贝壳控小伙伴
评分非常好看的装帧和图 可惜没有备注名字和拉丁名 无法按图索骥
评分每一颗被冲到沙滩上的贝壳,都是海浪与细沙联手的杰作。那颗曾经守护着柔软生命的壳,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或许想抛开对主人的思念,或许想离开那片伤心的海,独自浮上了海面,任凭海浪席卷冲刷、细沙蹂躏打磨。 如果你也喜欢贝壳,却暂时不能去海边旅游,那么不妨入一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贝壳之美》。书中收录了190幅贝壳的精美画作。透过作者文笔细腻的写生、版画图册尽显贝壳的柔美光泽。
评分非常好看的装帧和图 可惜没有备注名字和拉丁名 无法按图索骥
评分用贝壳做瓷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