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一座座“高原”組成,每一座高原都將不同的主題構成錯綜復雜的網絡,這些主題則與眾多學科關聯在一起。德勒茲和加塔利將藝術、數學、地質學、生物學、語言學、人類學、曆史學、動物行為學、文學、音樂、政治理論、經濟學等學科的資源轉變、摺疊,在此基礎上,概念的地殼不斷隆起,形成瞭穩定的地標——高原。散布於書中的“根莖”式的思維方式或許是人類曆史上最具創造力的,因為它已經觸動瞭建築、文學、舞蹈、電影、新媒體等眾多非哲學領域的琴弦。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國哲學傢,1925年生於法國巴黎,1944年就讀於索邦大學哲學係,1957年被任命為索邦大學教員,後來任教於裏昂大學和巴黎第八大學,1987年退休。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1995年去世,他寫瞭大量關於哲學、文學、電影的文章。他最受歡迎的作品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1):反-俄狄浦斯》和《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2):韆高原》,盡管他曾自稱為“純粹的形而上學傢”,但他的作品影響瞭人文學科的各個領域,包括哲學、藝術和文學理論,以及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等思潮。
費利剋斯·加塔利(Félix Guattari,1930-1992),法國精神分析學傢、哲學傢,著有《精神分析學與橫貫性》《分子式革命》《機器無意識》等。1969年,加塔利與德勒茲相遇,決定進行閤作,他們閤著《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1):反-俄狄浦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捲2):韆高原》《什麼是哲學?》等作品。
并不像一些浅尝辄止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本书只是一堆术语的混乱堆砌和概念套用或者哲学对各学科的强行拉扯。而不如说该书本身的结构和文风就是对其思想的肯定性表达。首先各章节之间并不具有一种确定的树形线性关联结构,而不如说每一章就是一个思想的根茎和多元体,各章节之间...
評分德勒兹实际上是后现代哲学中的一个建构者,或者说他是建构式的解构。整个后现代是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一次彻底消解和反叛,但是在这种过分消解之后我们该如何思考呢?新的言说的可能在哪里? 德勒兹就是在告诉我们这种可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验,他不再使用传统的概念,不...
評分半年前看完的,现在才想起来添加,顺便说下,可能有些词记错了,不过应该差别不大。 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说到迭奏曲那里,在那个部分德勒兹第一次较为直接的说明了层,逃逸线,界域,配置,容惯性平面这些之前他只靠比喻在阐述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他一贯的后现代作风受...
評分在导论中,德勒兹以线,层,节段,逃逸线,强度取代精神、思想、意志、主题来重述一本书作为一种多元体的构成,而这样的论述可以让我们把一本书作为具备物质特性的一种场来理解(虽然书-场并不具备),这为我们理解作为一种特殊场的天才提供了可能,而所有意欲为天才建立一种规...
評分马上要进去一目十行的状态了,感觉的逻辑,普鲁斯特与符号都很好读而且行文流畅清晰。这本书的一些基本概念在一章之内多次重复,在章与章之间继续重复。分子克分子,抽象的机器,能动的机器,国家,部落,战争,,,,,这些概念在特纳那里用共同体_结构一对概念就解决了。我能...
作者修訂版的後記ego未免太大瞭....
评分給薑宇輝老師比心!
评分作者修訂版的後記ego未免太大瞭....
评分作者修訂版的後記ego未免太大瞭....
评分作者修訂版的後記ego未免太大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