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一座座“高原”组成,每一座高原都将不同的主题构成错综复杂的网络,这些主题则与众多学科关联在一起。德勒兹和加塔利将艺术、数学、地质学、生物学、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动物行为学、文学、音乐、政治理论、经济学等学科的资源转变、折叠,在此基础上,概念的地壳不断隆起,形成了稳定的地标——高原。散布于书中的“根茎”式的思维方式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因为它已经触动了建筑、文学、舞蹈、电影、新媒体等众多非哲学领域的琴弦。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国哲学家,1925年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就读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被任命为索邦大学教员,后来任教于里昂大学和巴黎第八大学,1987年退休。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1995年去世,他写了大量关于哲学、文学、电影的文章。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1):反-俄狄浦斯》和《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尽管他曾自称为“纯粹的形而上学家”,但他的作品影响了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艺术和文学理论,以及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潮。
费利克斯·加塔利(Félix Guattari,1930-1992),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著有《精神分析学与横贯性》《分子式革命》《机器无意识》等。1969年,加塔利与德勒兹相遇,决定进行合作,他们合著《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1):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什么是哲学?》等作品。
身上都是什么探测器,跟个欲望机器似的,就知道什么无器官的身体,反-俄狄浦斯,反-表意状态,永恒轮回,变体过去的X纯纯的崇高化头骨,跟我说伦理学上帝死了,乐,什么去层化实体,准层副层元层基层,什么实体-形式和内容-表达的混沌互渗,平滑空间和划痕空间,在这边触摸游击...
评分在导论中,德勒兹以线,层,节段,逃逸线,强度取代精神、思想、意志、主题来重述一本书作为一种多元体的构成,而这样的论述可以让我们把一本书作为具备物质特性的一种场来理解(虽然书-场并不具备),这为我们理解作为一种特殊场的天才提供了可能,而所有意欲为天才建立一种规...
评分根茎 一种想象和比喻的密度,去中心化的弥撒 一种介于小说与哲学间的文体,读起来轻松愉悦,散发着文之快感。但仔细读起来,似乎有点泛泛而谈,也许这就是法国哲学的通病。说白了,书中很多精彩的地方其实就是用了当时比较新的数学和物理学的理论思想。 p312 罗马人与游牧战士...
请区分清楚姜宇辉和姜志辉,再评价翻译!
评分请区分清楚姜宇辉和姜志辉,再评价翻译!
评分作者修订版的后记ego未免太大了....
评分给姜宇辉老师比心!
评分给姜宇辉老师比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