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之死》是一部法律史作品。作者爬梳史料,详细讲述了北魏兰陵长公主被驸马殴打流产致死这一经典案例的来龙去脉,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作方式探讨了婚姻暴力、性犯罪、亲属容隐、连坐、夫家认同、男尊女卑等重要而深刻的法律及婚姻伦理议题。
通过零星残存的条文、案例和判决,作者分析了儒家官僚集团与皇权在确定涉案人员罪名及刑罚轻重方面的共识和分歧,深刻揭示了汉唐之间几百年里女性的法律地位情况、法学和司法的传承状况,显示出虽然从汉朝开始婚姻和家庭伦理已被纳入法律规范之中,但儒家伦理法制化的进程是曲折的,在胡汉交融的北朝时期,夫尊妻卑的伦理并未完全进入法律体系之中。读懂这一案件,对于中国法律“儒家化”或“父权化”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李贞德,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坊问学者、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她的研究取径与焦点,主要从性别的角度探讨传统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医疗文化,代表作为《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女人的中国医疗史》。
她喜欢读书、旅行和说故事。
这书还有个副标题叫“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但我觉得这个副标题不那么妥当,有点大。实际上本书只是以北魏皇族的一个案例来分析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争议——就案件本身的辩论是一个法律技术上的问题,但采用哪种罪名和量刑方式的辩护理由,则显示出儒家思想和皇权之争,...
评分 评分 评分爱的“连坐”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法盲,彻头彻尾的感性主义者。 例证之一:这本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史的《公主之死》竟然能被我解读成以下模样。 从现代法律思想的角度来看,连坐是一种异常落后的封建时代的法律制度。 现代民法讲究意思自治原则,正如有学者所言,意思自...
评分非常棒,很好读。李贞德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叙写一位1500年前女性遭受“家暴”的故事,反映出女性困苦的地位,让人不禁感概,古今相同!
评分作者举例详尽,再现了处于中国法律“儒家化”和“父权化”过程中的汉唐之间的古代法律史
评分兰陵公主案,又称刘辉欧主伤胎案,案件极为复杂,《魏书·刑罚志》用了近1/6的篇幅来记述这起案件,连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都引用过。“整个案件牵涉到性犯罪、婚姻暴力和连坐容隐等法律家族主义,可以说涵盖了传统中国女性会碰到的大多数刑法问题。
评分作者举例详尽,再现了处于中国法律“儒家化”和“父权化”过程中的汉唐之间的古代法律史
评分《公主之死》的作者李贞德,用女人特有的敏锐度注意到,灵太后本人的性别或许也在此案中起到了微妙的作用,但作者指出,灵太后处死两名民妇也反映了她的阶级偏见,我觉得太后的判决与其说是基于女权的立场,不如说是基于皇权的立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