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起源

科学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英]詹姆斯·汉南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刘崇岭
出版时间:2022-12-31
价格:8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720174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科学哲学
  • 知识论
  • 西方哲学
  • 思想史
  • 文化史
  • 理性主义
  • 经验主义
  • 近代科学
  • 科学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入围作品

★ 文艺复兴以前无科学?剑桥科学史博士揭开近代科学史的未解之谜:中世纪并非科学和理性的黑暗时代!

★ 2022年长三角地区阅读马拉松大赛用书

********************编辑推荐********************

英国媒体一致盛赞该书具有相当的知识价值。常人对 中世纪的认知,是战争、传染病、蒙昧、宗教裁判所,是“黑暗时代”;之后的文艺复兴则是“黎明破晓的时代”。然而,为什么近代科学的发展史,追本到哥白尼就没有了下文?近代人文演进每当溯源到“文艺复兴”就停滞不前?近代科学真是爆发式演进?事实上,现代科学的奠基,恰恰离不开中世纪的土壤。这部面向大众的作品介绍了有关中世纪科学主题的新近研究,同时澄清各种偏颇的神话,纠正对中世纪的主流认知,更新科学史的发展脉络,是中世纪研究者、科学史爱好者的必读。

********************内容简介********************

“中世纪是智力停滞、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这是被现代学术界完全否定的神话,如果没有中世纪学者的贡献,伽利略、牛顿、科学革命都不会出现。很多关于中世纪的说法并非事实,比如,中世纪的人并不认为地球是平的,而哥伦布也没有“证明”它是一个球体;宗教法庭并未因任何人的科学思想或发现而将其烧死,事实上教会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赞助者,甚至若干位教皇以对科学的了解而闻名;哥白尼不惧迫害;教皇也没有试图禁止人体解剖;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著名审判是关于政治,而非关于科学。中世纪是个在智识上高歌猛进的时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促成了科学进步,带来的成就远超古典世界,在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欧洲人独立发明了眼镜、机械钟、风车和高炉,工匠和科学家将东方传来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改进到了超越其发明者想象的水平。透镜与相机,以及几乎所有类型的机器以及工业革命本身,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被遗忘的发明家。

本书集中描述一段跨越六个世纪的史诗之旅,回顾了让·布里丹、尼科尔·奥雷姆、托马斯·布拉德沃丁等被忽视的天才们的发现,并将罗吉尔·培根、奥卡姆的威廉、托马斯·阿奎那等更为人熟知的人物的贡献带入历史语境。

中世纪是一个不乏发明和创新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与所谓“黑暗”中世纪的关系,比我们所知的更有渊源。

作者简介

詹姆斯·汉南(James Hannam),牛津大学物理学学士、伦敦伯克贝克学院历史学硕士、剑桥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博士,对科学史满怀热情,为各种报刊撰稿。《科学的起源》是他献给大众的通俗作品,2010年入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刘崇岭(译者),辽宁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现为英语和俄语自由译者。

目录信息

引言 中世纪科学的真相
第一章 罗马陷落之后:中世纪早期的科学进展
第二章 数学教皇
第三章 理性的崛起
第四章 12世纪文艺复兴
第五章 异端与理性
第六章 异教科学如何被基督教化
第七章 惨败:中世纪的魔法和医学
第八章 炼金与占星的秘术
第九章 罗吉尔·培根与光学
第十章 钟匠:沃灵福德的理查德
第十一章 默顿计算者
第十二章 中世纪科学的巅峰
第十三章 新视野
第十四章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第十五章 16世纪的博学者
第十六章 人体的运转:医学与解剖学
第十七章 人文主义天文学与尼古拉·哥白尼
第十八章 天文学改革
第十九章 伽利略与乔尔丹诺·布鲁诺
第二十章 伽利略与新天文学
第二十一章 伽利略的审判与功绩
结语 一场科学革命?
进阶阅读建议
大事年表
重要人物表
注释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God's Philosophers 人类的进步一如科学的发展——不是断层式的跳跃,而是充满艰难地稳步向前。从罗马的陷落,到12世纪文艺复兴,从亚里士多德的著述被传译,到哥白尼的学说被证实,科学的发展,步步艰辛。不仅限于彼时宗教势力的围追堵截,也囿于当时人们思想的相对落后。 人...  

评分

God's Philosophers 人类的进步一如科学的发展——不是断层式的跳跃,而是充满艰难地稳步向前。从罗马的陷落,到12世纪文艺复兴,从亚里士多德的著述被传译,到哥白尼的学说被证实,科学的发展,步步艰辛。不仅限于彼时宗教势力的围追堵截,也囿于当时人们思想的相对落后。 人...  

评分

God's Philosophers 人类的进步一如科学的发展——不是断层式的跳跃,而是充满艰难地稳步向前。从罗马的陷落,到12世纪文艺复兴,从亚里士多德的著述被传译,到哥白尼的学说被证实,科学的发展,步步艰辛。不仅限于彼时宗教势力的围追堵截,也囿于当时人们思想的相对落后。 人...  

评分

先来温故下历史: 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和古风时代)后被罗马继承,而罗马帝国后期分裂为两个国家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中国南北朝)到东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中国明朝)这近1000年的时间称之为中世纪,之后便是欧洲的文...

评分

艾萨克·牛顿爵士不会横空出世,他有句名言广为人知:“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非凡的成就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科学是一代代科学家接力、传递而成,它需要一个科学家网络,它不是某一个人的杰作,而是跨越数个世纪的思想接力和启迪。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  

用户评价

评分

科普向的书,或许能再多些逻辑性,语言再有意思些?

评分

整本书知识面广、千货满满,致力于纠正以往我们对“黑暗的、蒙昧的中世纪”的偏见,以及“宗教与科学的对立冲突”的谬识。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积极支持了许多科学研究,但同时又规定哲学思辨不得妨害神学,而这种限定从长运看反倒使科学受益。我们现在的发展,正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部分章节还是满好看的,但作为阅马用书,知识点涵盖历史、哲学、宗教、物理、天文学、、占星术、炼金术、地理学、医学、解剖学等方面,过于庞杂,匆匆阅览,难以吸收,徒留一个大致印象。 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七章《惨败:中世纪的魔法和医学》,了解了中世纪最臭名朝者的放血疗法来由:认为身体包含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健康的标准是四种体液的平衡。其定那个时代最靠谨的治疗,还是估息疗法,靠自身免疫力和信念。 科学殉道者之死更多是因为立场问题。

评分

参加完阅读马拉松,读完一本好书,觉得自己是文盲,内容特别好,特别多,对国外历史状况不了解

评分

2022阅马打卡 对那些科学殉道者 理应尊敬。

评分

2022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对科学大道上攀登探索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有点小感动。 这本书。没拆之前第一印象:完了感觉是很难读的书。(实际的确挺难啃的) 书里人名巨多…还有挺多重名的????搞的要用“城市+人名”来区分。 是一本“若非本次缘分可能永远不会相遇”的书。主题讲的是现代科学以前的中世纪酝酿历史,很多很多历史科学串起来,夹杂了历史、科学、宗教、社会、人文等等吧,文理兼容。讲实话,把这30万字大部头认真啃下来之后,真的还蛮感动里面科学的精神的。 跳出日常生活的人生新体验收获+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