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走後

媽媽走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米歇爾·佐納(Michelle Zauner)

1989年齣生於韓國首爾,一歲時隨父母移居美國,在美國俄勒岡州長大。2011年畢業於布林莫爾學院創意寫作專業。2021年齣版處女作《媽媽走後》(Crying in H Mart)。2022年,米歇爾入選《時代周刊》“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0位人物”。

米歇爾還是歌手、吉他手、詞麯作者,創作瞭很多深受樂迷喜愛的流行音樂,在日式早餐樂隊(Japanese Breakfast)中擔任主唱,該樂隊被提名2022年第64屆格萊美音樂奬年度新人奬。

-

譯者:蔡雯婷

畢業於西南林業大學英語專業,熱愛閱讀和翻譯,已齣版《蘋果派》《白色馴鹿傳奇》《湯姆·斯威夫特和他的摩托車》《流星來的那一夜》等譯作。

出版者:
作者:[美]米歇爾·佐納
出品人:光塵
頁數:304
译者:蔡雯婷
出版時間:2023-2
價格:5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966500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奧巴馬年度薦書

☆美國亞馬遜年度百佳TOP2,1.5萬讀者4.5星推薦

☆全球讀者票選Goodreads年度最佳迴憶錄,21萬讀者打分4.29/5

☆感動全美的驚人處女作,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超過一年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早安美國》《娛樂周刊》《費城詢問報》等媒體年度選書

☆無法理解女兒的嚴厲母親,無法滿足母親期待的叛逆女兒,在最後的告彆時刻,所有的母親和女兒終將相遇

——————

以血淚書寫的悼念之書

以傷痛鋪就的理解之路

以食物構築的安慰之處

-

2014年5月的一天,米歇爾接到一通電話,得知母親患癌的消息,隨即迴到傢鄉照顧母親。

米歇爾的母親是韓國人,父親是美國人,她從小成長於兩種文化之中,卻無法靠近任何一種,青春期時,因執著於自己的音樂夢想而與母親勢同水火。

在陪伴母親的日子裏,母女二人進行瞭從不曾有過的交談。幾個月後,母親離世,為瞭紓解心中的哀痛,米歇爾開始去一傢母親時常光顧的亞洲超市,試著做母親曾給她做過的韓國食物,並真誠地寫下瞭自己的內心告白。

掙紮於兩種文化鏇渦中的米歇爾,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身份,在這場關於愛與失去、自我確認與傷痛療愈的迴望之旅中,她找迴瞭母親賦予她的品位、語言和天賦,也在食物與音樂構築的空間中,讓母親“重生”。

——————

《媽媽走後》有力地描繪瞭一段復雜的母女關係,佐納清晰而坦率地寫瞭她母親的離世。佐納探索瞭食物和身份之間的聯係,她對食物的描述把我們帶到她旁邊的餐桌上。這本書揭示瞭在失去母親和通過烹飪韓國食物讓母親“起死迴生”的過程中,佐納如何成為她自己。

——美國國傢公共廣播電颱

這是一部溫柔、優美、令人心痛的書,講述食物如何將我們與已故之人緊緊相連。佐納對海鮮蔥餅、鬆仁粥和紫菜包飯等菜肴的描述令人垂涎,她的故事流暢、誠實、親切。當所愛之人去世時,我們會打開所有感官去尋找他們存在的跡象。佐納讓我們通過味覺進入故事,這一點使她的作品與眾不同。

——柯剋斯書評

這是一部溫暖、全情投入的文學作品,它真誠而細緻地描述瞭隨時間流逝而産生的悲痛,其中也夾雜著希望、幽默、美好和清晰的觀察。這本書不容錯過。

——《西雅圖時報》

我讀《媽媽走後》時,心快從嗓子眼兒裏跳齣來瞭,在這部文筆優美的迴憶錄中,米歇爾·佐納扣人心弦地描繪瞭母女之間永不消逝的聯結,觸及愛、摩擦、忠誠與悲傷。所有的母親和女兒都會在這本書中認齣她們自己,也認齣彼此。

——丹妮·夏彼洛,《母親的模特》作者

《媽媽走後》是一個奇跡:一個美麗、深切動人的關於母親與女兒、愛與悲傷、食物與自我認同的成長故事。它震撼瞭我,也讓我心碎。

——艾德麗安·布羅德,《我的母親、她的愛人,還有我》作者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母亲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当我们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们往往看不到她们的存在,甚至还会认为她们是我们不快乐的根源,是让我们经受着苦难的重要因素。可是当母亲从我们的身边离开,当我们再也见不到妈妈的时候,对于母亲的认识将会完全不一样。 世界上歌颂母亲...  

評分

評分

文学史上诞生了无数流传百世的经典小说,但若说哪部小说的主题是关于母女关系的,似乎很难脱口而出。的确,亲情关系是我们生命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创作中绝对无法忽略的灵感来源,但极少有纯粹关于这方面的经典长篇小说,更多的只是如星辰般点缀在故事之中。 《妈妈走...  

評分

一、从夏天到冬天 2021年7月,我签下这本书的时候,不会想到,它会在年底被goodreads(国际版豆瓣)读者票选为年度最佳回忆录,更不会预料到它会入选奥巴马的年度书单。 2021年6月底,一看到这本书的外版封面,我就被吸引了,要来审阅稿,看了第一章就颇为触动。写完选题报告后...  

評分

我看着米歇尔·佐纳,大部分时间感觉很陌生、很复杂。这世上每个人的衣橱里都是藏着几个骷髅的(其中好几个是从原生家庭继承的),但上天给她的那个罐子里虫子特别多。普通人知道要把自己生命里那摊子烂事收拾起来、收拾不了至少也得掩盖起来,像张爱玲说的披上一袭华美的袍,...  

用戶評價

评分

食物既填充我們的胃,也豐盈我們的心,既可以拆解為生理上的需求,也印刻著文化上的痕跡,既象徵身份的歸屬,也象徵身份的混雜,既是愛的喂養,也是愛的反哺。食物對作者而言,既是和死去的母親的共同迴憶,也是自我療愈的靈性工具,既是聯結他人的紐帶,也是尋找和重建自我的漫長旅途。我們在食物中,既品嘗到烹飪者的自我,也品嘗到烹飪者為遷就他人而捨棄的自我。如果說關懷有一個起點,那可能就是食物瞭。一起吃飯讓關懷成為可能,也讓暢想一種集體的生活成為可能。

评分

第一章的名字“在韓亞龍超市落淚”,就是這本書的主題、情境、抒懷方嚮,韓亞龍是賣亞洲食品的超市,而美籍作者是以食物烹飪懷念她曾經抗拒扭打的韓國母親(及她代錶的韓國文化)。這書對我是幾何題那道輔助綫,讓我理解瞭母親的愛。

评分

食物既填充我們的胃,也豐盈我們的心,既可以拆解為生理上的需求,也印刻著文化上的痕跡,既象徵身份的歸屬,也象徵身份的混雜,既是愛的喂養,也是愛的反哺。食物對作者而言,既是和死去的母親的共同迴憶,也是自我療愈的靈性工具,既是聯結他人的紐帶,也是尋找和重建自我的漫長旅途。我們在食物中,既品嘗到烹飪者的自我,也品嘗到烹飪者為遷就他人而捨棄的自我。如果說關懷有一個起點,那可能就是食物瞭。一起吃飯讓關懷成為可能,也讓暢想一種集體的生活成為可能。

评分

細節堆疊的迴憶錄,媽媽是典型的東亞女性。亞洲的母女關係大概是世上最神奇的關係之一。能在書裏找到很多有意思的命題,比如不同文化的生死觀,混血兒的身份認同,白種人與黃種人的區隔、艷羨與歧視。文章從“告彆之後”寫起,最後卻不止於迴答“我們如何告彆”的問題。那些離開的人們,會告彆之中再次相遇。

评分

書和內容滿分。但此簡中譯本是全球各國版本裏封麵設計最醜的,非得把書名《在H超市哭泣》改成《媽媽走後》也是沒誰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