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斯特(E. M. Forster 1879~1970)
生於英國倫敦,劍橋大學畢業。年少時即開始創作,作品包括六部長篇小說及多部短篇小說。其中《印度之旅》、《窗外有藍天》、《此情可問天》和《墨利斯的情人》,都曾改拍成電影,享譽國際。此外,他還發表過諸多關於社會、政治、哲學方面的論文。獲英國女皇頒發平民最高榮譽勳章。晚年,于劍橋大學當駐校作家,以九十一歲高齡逝世時。
本書論及的是殖民情境小說。全書分為三部分:「寺院」(西方的教會)、「洞穴」、「廟宇」。佛氏宣稱這三者代表印度一年的三季:冷季、熱季、濕季,批評家認為這正是黑格爾的正反合的篇章結構。
「寺院」代表正命題,提出東/西、英/印之間協商及溝通之可能性。但實際上英國人從未有想搞懂印度的風俗民情。因進入「洞穴」後而產生的恐懼隨之而來,於是各種問題衝不斷發生。而在從中找到一種和諧穩定因子,建立彼此的人際關係。最後到達「廟宇」的嘉年華,讓人認識印度的神聖不可侵犯,隱含著印度必須獨立,以健全印度自身的「印度性」,由此才能與不協調的「英國性」區分起來,惟有如此英印之間在各自獨立,打開心扉才能彼此認識,再做朋友。
這是一部詮釋人性通衢的史詩。佛斯特藉著英、印人民之間的交往、衝突、誤解和離散,透過山洞回音的暗喻,本書企圖在政治與統治之外,說明人類情感與理智溝通的可能。
“超高级知识分子”说法是翻译作者在序言里提到的,一开始看到这个说法,内心有点不由自主的讪笑,看完全书后的几天内,自己都有一种浑身通透的感觉,简单的比喻是有一种游戏升级的幻觉,对“超高级知识分子”的说法,我也就不再持有怀疑,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圣贤书,或者文明的...
评分抄录书中极短的一章。其间的文字有大美。交错的人,事,和物,走笔一处,又荡开去,起伏开合,大波浪里亦有细碎的水花闪烁。 Chapter 10 THE heat had leapt forward in the last hour, the street was deserted as if a catastrophe had cleaned off humanity during the in...
评分对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的观点来说,一类显然是吉卜林,认为这是大英帝国的光荣,给殖民地带来了文明(《吉姆》);另一类应该就是奥威尔(《缅甸岁月》)。那么究竟是怎么样呢?要是以前我可能会说奥威尔的更“正确”,因为我毕竟是个半殖民地的后代。但看完此书后我觉得也...
评分“最漫长的旅程”——《印度之行》读书笔记 福斯特(1879-1970)同乔伊斯、劳伦斯和伍尔夫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天使惧于涉足之地》(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别业》(1910)、《印度之行》(1924)...
评分“最漫长的旅程”——《印度之行》读书笔记 福斯特(1879-1970)同乔伊斯、劳伦斯和伍尔夫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天使惧于涉足之地》(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别业》(1910)、《印度之行》(1924)...
空间让他们碰触,时间令他们分离。
评分可以和近些年对于Orientalism的理解一起看,虽然当时这个词还不存在,但是仍旧能得到很多的共鸣。
评分可以和近些年对于Orientalism的理解一起看,虽然当时这个词还不存在,但是仍旧能得到很多的共鸣。
评分可以和近些年对于Orientalism的理解一起看,虽然当时这个词还不存在,但是仍旧能得到很多的共鸣。
评分空间让他们碰触,时间令他们分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