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是川端康成的最高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故事由驶往雪国的列车开始,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人物情感之中,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
川端康成 著
日本“新感觉派”领军人物,现当代小说家。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逐渐形成了感伤、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底色。他一生创作了100多篇小说,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极富抒情性,美学基础是日本传统的物哀、风雅与幽玄,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
陈德文 译
翻译家,知名日本文学研究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南京大学教授,翻译了多本川端康成、夏目漱石、三岛由纪夫、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日本文学名家的名作。翻译作品体裁类型丰富,有小说、散文随笔、诗歌和俳句等。
初次读川端的作品,是语文书里的那篇《花未眠》,当然就暗自惊叹,怎般这样细腻,所见所述并非我们未曾蒙面过的各种,但为何在他笔下就变得这样独到。 在《雪国》里再次展现他的长处来,其中不乏好几处得意之笔,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开头,叶子在窗玻璃上的映像和流逝...
评分那天夜里读完《雪国》,心中欲罢不能。约朋友走到宿舍走廊的尽头,楼梯转角处的窗户开着,透进习习凉风。我问他,对这个故事是什么看法。他点燃一根烟,慢慢道来:驹子已经是一个不纯洁的女人,叶子象征着她纯洁的过去,驹子对岛村的爱慕,对城市的向往,到头来,都只是一场徒...
评分我们又一次发现,文学经典和它的通俗印象多有出入:《雪国》本身和它一系列著名而陈腐的形容词之间,是有裂缝的。 若以纳博科夫看,《雪国》大约近乎“神话”。而拉康会补充,《雪国》是一个精神病例。这是本文分析的两个角度(就我阅读而言,前半部纳博科夫的教诲还占主导,...
评分《雪国》的作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生于1899年,自幼身世坎坷,生活凄凉寂寞,性格自卑伤感。孤僻的性格让他不善与人交往,因此他从小喜爱读书。1934年12月35岁的川端康成去了汤泽,开始写《雪国》,1935年开始分期连载,后陆续发表《雪国续篇》,这个阶段正是川端康成盛年时...
评分不是所有人都能读懂川端康成
评分联合读创出品的五本川端康成系列,包括经典小说及散文佳作,五色书配有书签及部分插图,实在是赏心悦目!
评分很喜欢这版的设计
评分非常精美的套装系列,《雪国》亦真亦幻,读来非常舒适,仿佛进入一个唯美的梦境般
评分终于等到陈德文译本,书里面除了收录雪国这篇小说之外,还收录了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推荐川端康成的理由、川端1968年获诺贝尔时的颁奖词以及陈德文的译后记。第二次读雪国,相比第一次这一次对人物性格的了解更深,环境描写在细细品读之下也感受到了川端康成美学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