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礼法学研究

程朱礼法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宋大琦
出品人:
页数:310
译者:
出版时间:2009-2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9047470
丛书系列:原道文丛
图书标签:
  • 工具书
  • 程朱理学
  • 礼法
  • 中国哲学
  • 学术史
  • 程颐
  • 朱熹
  • 传统文化
  • 思想史
  • 宋明理学
  • 伦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程朱礼法学研究》秉持儒家价值立场,遵循理学思维方式,通过对以程朱为干的宋儒礼法思想资源梳理整合,初步建立了新儒家法哲学的框架,既是法哲学研究,也是新儒学研究。程朱礼法学以天理为礼法之形上依据,以大理循环的礼法之开显路径,建立了以礼为秩序框架,以仁为价值内核,以参赞化育为最终目的的法哲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内部,理作为“形式因”,通过层层开显而由宇宙法过渡到人定法,作为“动力因”由生生之机过渡到仁爱正义,天理与人欲的斗争形成了理一分殊的规池体系,而人作为实践主体,通过存理灭欲、克己复礼实现人生意义和宇宙目的。

作者简介

宋大琦,男,1968年出生,辽宁铁岭人。法学学士、文学硕士、法律史专业博士。曾为地质队员、企管、个体商户,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太原市中级法院审判员、太原科技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实务、法律史、中国哲学。

《程朱礼法学研究》为新儒家法哲学开山之篇,宋明理学接续之作,借理一分殊之休系,扬秩序重建之宗旨,庶几于西学法理独占之坛为祖先争回一席。

目录信息


绪论:寻找中国的法哲学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图、基本立场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三、研究方法、基本立论及内容安排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可能的意义
第一章礼法学在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节理学史的回顾
一、儒学的传续
二、理学史的回顾
第二节理学的逻辑体系
一、本体论
二、流化论
三、人性论
四、实践论
第三节礼法学的对象范围及其在理学体系中的位置
一、程朱礼法学的对象范围和法学地位
二、礼法学在理学体系中的位置
第四节程朱礼法学的基本思路
一、理:秩序的依据和根源
二、礼法:理在人世的呈现
三、外礼内仁:天理在人世的展开
四、克己复礼:理在矛盾运动中回到自身
第二章礼法--法的外在形式
第一节礼法--中国的古代法
一、西方模式的困惑
二、礼、政、刑的起源和中国古代法体系结构
三、礼、政、刑三者的关系
四、古代思想家对礼、政、刑及礼法关系的看法
第二节理向礼的过渡
一、理与气、事的一般关系
二、序:礼之本体
三、和:礼之功用
四、分:礼之形成
第三节礼向法的过渡
一、逻辑的过渡
二、历史的过程
第四节"定在"的法
一、定在法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二、纲常是否绝对化的问题
三、纲常是理气共建的历史体现
四、纲常制度是动态的存在
第三章仁义--礼法的内在精神
第一节性:天理于人身的体现
一、性与天道、人心
二、性之善恶及根源
三、天命之性的平等
四、具体人性之构成
第二节作为生命本体的仁
一、先儒对仁之论述
二、宋儒的生生释仁
三、仁的创生意义
四、仁的流发普及
第三节作为道德本体的仁
一、仁由天道向人道的过渡
二、仁由爱己向爱人的过渡
三、仁由仁爱向公理的过渡
四、仁之条目及其法理意义
第四节仁、义、礼、智的关系
一、仁义礼智的普遍关系
二、仁与义的关系
三、仁礼(义法)关系
四、仁与智的关系
第四章礼法自身的展开
第一节理欲之争:礼法的驱动力量
一、理欲冲突的由来和地位
二、理学对理欲关系的探讨
三、理欲之争的展开
四、理欲之争的补偿
第二节理欲之分:单个规范的确立
一、"分"字作为法理术语
二、分的产生机制与解决的问题
三、仁义礼智与定分原则
四、格物致知与分之发现
五、理欲之分与权利义务之分的比较
第三节理一分殊:法律体系的形成
一、理一分殊的渊源和义理
二、礼法的理一与分殊
三、纲常制度:定在的理一分殊
四、中和:和谐健动的理想秩序
第四节克己复礼:法律实践的指归
一、法的实践是克己复礼
二、克己复礼的内外约束
三、克己复礼与自我实现
四、克己复礼与天人合一
第五章礼法学理论具体应用举隅
第一节义利
一、义利问题的由来脉络
二、理学在义利争辩中的立场
三、以义为利:制度的伦理原则
四、公平与效率:义利之争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王霸
一、王霸问题的由来和意义
二、朱熹与陈亮的王霸之争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王霸问题的引中思考
第三节德刑
一、德刑问题的由来和脉络
二、理学对德刑关系的探讨
三、德主刑辅的二重意义及法治之争
第四节变法
一、历史上关于变法的一些探讨
二、礼法中的可变与不可变
三、变与不变的天道依据
四、可变与不变的现实意义
结论和余论
一、结论
二、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好有个性一本学术书

评分

好有个性一本学术书

评分

好有个性一本学术书

评分

好有个性一本学术书

评分

好有个性一本学术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