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杆子:晚近文人的另類觀察》是繼《上學記》之後,又一部迴憶舊日文人的力作。該書由何兆武傾力推薦,謝泳作序,通過對近三十位業已逝去的大師之人生素描,講述瞭大量文人間不為人熟知的隱秘故事,是一部再現瞭20世紀上半葉中國知識分子群體悲情與無奈的心靈史詩。
劉超,1982年生於江西大餘。先後畢業於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現為清華大學曆史係2006級博士生。1998年開始發錶作品,十年來,一直沉潛於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迄今已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散見於《近代史研究》、《新文學史料》、《學術界》、《清華大學學報》等:另有小說、散文百餘篇,散見於《作傢雜誌》、《天涯》、《美文》、《文匯報》等。閤計近兩百萬字。曾開設專欄,並獲青春文學奬等奬項。作品入選多種選本,多篇作品被《新華文摘》等全文轉載。
有的篇目比较好,如介绍潘光旦先生的那一篇。大部分是在平实的叙述,而属于作者自己的观察很少。对于朱自清先生作品的评价(在俞平伯那篇里),有些不太客观的私货。对赵树理的研究太肤浅了,不如去看看李辉的《风雨中的雕像》中的赵树理。还有对沈从文先生用“乡巴佬”这个称...
評分这本书文笔之好,掌握材料之丰富,描摹人物之细腻,令人击节! 一篇《张爱玲:倾城之恋》,只几页纸,就把一个大名人张爱玲从青年写到了老年,从大红大紫写到了风烛残年。这是典型的速写的笔法。我们可能无法领略张爱玲的音容笑貌,但经过作者写实与传神的叙述,我们已经...
評分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情形,我极尽想象,仍不得而知;然而却分明感觉得到,浪淘不尽,俊杰齐现,一时多少风流!一个有关于灾难的时代,一个有关于风流的群体,当时很无奈,回头再看时却格外精致难忘。
評分有的篇目比较好,如介绍潘光旦先生的那一篇。大部分是在平实的叙述,而属于作者自己的观察很少。对于朱自清先生作品的评价(在俞平伯那篇里),有些不太客观的私货。对赵树理的研究太肤浅了,不如去看看李辉的《风雨中的雕像》中的赵树理。还有对沈从文先生用“乡巴佬”这个称...
評分这本书文笔之好,掌握材料之丰富,描摹人物之细腻,令人击节! 一篇《张爱玲:倾城之恋》,只几页纸,就把一个大名人张爱玲从青年写到了老年,从大红大紫写到了风烛残年。这是典型的速写的笔法。我们可能无法领略张爱玲的音容笑貌,但经过作者写实与传神的叙述,我们已经...
2012.11.7
评分與大師們近距離接觸
评分很爽的感覺
评分大師們的逸聞野史,讀來比較有趣。但是序言裏吹捧太過,絲毫沒看到清華大學的博士有什麼高人一等的見識,因此扣掉一分。文字功底倒是還可以
评分又看瞭一遍,不禁落下淚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