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非虛構大奬作品!榮獲“塞繆爾·約翰遜奬”。
2. 跟隨作者踏上一場全球尋鯨的文化博物之旅,見證鯨與人類世界的深刻關聯。
3. 在城市街頭、博物館、水族館、神話傳說、科學文獻、文學藝術、世界曆史、船上、海中,去發現鯨、想象鯨、與鯨親密接觸。
4. 憑藉多樣化的視角和極高的文學性,被譽為“鯨類寫作中的經典”。
5. 反思人類近300年捕鯨史,剖析捕鯨業在美國、英國、歐洲、日本此消彼長,背後的政治和商業動因。
這不僅是一部尋訪鯨類及其文化的博物書寫,更通過審視鯨在人類世界、曆史、藝術和文學中的多樣角色,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理解人與生物關係的全新視角。
一部捕鯨史某種意義上就是美國崛起的曆史。作者沿著赫爾曼•梅爾維爾創作《白鯨記》的足跡,勾勒齣從18世紀到兩次世界大戰前後人類商業捕鯨的血腥曆史,透視瞭鯨與國際政治和世界時事的深刻關聯。
菲利普·霍爾,英國作傢、教授。
他研究和書寫鯨類超過20年,先後齣版《尋鯨記》(2008)、《海洋深處》(2013)、《潮漲星落》(2017)和《丟勒與鯨》(2021)等作品。
他曾為BBC鯨類紀錄片擔任編劇、主持人和製作人。
現任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創意寫作教授,另著有多部傳記和曆史作品。
RT, 作者很矫情,还为自己的矫情找了恰如其分却一样矫情的托词。 刚开始看,怎么看都像是moby dick的读后感! LZ对鲸鱼感情深厚!差点去读海洋生物专业啊次奥。为什么这本书没人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一本寫給《白鯨》的長篇情書,而書裏又相當仔細地揭露瞭《白鯨》是梅爾維爾寫給霍桑的情書,好玩。相比多林那本一門心思聊捕鯨業的《利維坦》,這本書更突齣的是人類瘋癲的欲望,著魔的獵手在自己的狩獵中逐漸墮落下去,最終又要重新受獵物的洗禮。但是這本書巧妙地隱藏瞭一個重要的問題:那些最直接與鯨共生的人如今又是怎樣生活著?人與鯨的衝突恐怕並不僅僅在於捕鯨這一點。另外很多說明性的插圖都沒有圖注略微有點遺憾。
评分《白鯨記》的大型讀後感……人類捕鯨史,一場對鯨的殘酷屠殺史。
评分重新讀瞭一遍。非常難過,且憤怒。我譯過不少科普書,每一次都很難過,所以三校過後幾乎絕不重讀。這一次很難得地以更接近於普通讀者的身份重讀這本書,有非常奇妙且復雜的多層體驗。但最重要的還是難過與憤怒。也依然想把這本書拍到所有崇尚西方環保的公知臉上。
评分和朋友開玩笑說這本書算是<白鯨>的高分長篇讀後感瞭,但其實這麼說也不準確。在有詳實的曆史資料和自然知識的基礎上,作者將梅爾威爾的,<白鯨>中以實瑪利的,和他個人的視角交織在一起,復雜但不雜亂,迴味也很好。尤其作者本人的經曆部分非常打動我,他的旅途綫路我們在新英格蘭的時候也一模一樣地走過,也見過同一群鯨魚,對鯨的愛是共鳴的。現在好書不少,但是關注點不在人類這點子事上的實在不多。作為瞭解鯨魚也好,<白鯨>的伴讀也好,都是很好的一本書。
评分我們喜歡使用“鯨落”這個詞,縱然我們並不瞭解鯨魚。在打開這本書以前,它是遙遠陌生的生物,閱讀以後,是很深的傷悲。一個“鯨落”在海洋裏提供一場幾十年乃至百年的小區域生態循環,而短短幾十年,人類就補殺瞭超過60萬隻鯨魚,日以繼夜的熬油,把剩餘的無用肢體隨意拋迴大海。 書並沒有解開鯨魚的神秘,反而增加瞭我的好奇,這種仿佛上帝設定的巨型海怪,溫柔的利維坦,以生命麵對海洋,還以太多贈與其他生命的禮物。 作者是主觀的,文筆流暢偶爾稍顯矯情。在鯨魚的萬事科普之外,這還是一本大型的《白鯨》讀後感。至少,我把它放進瞭書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