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四月,在日本藤柴市,两名高中生偶然与在避雨的南斯拉夫少女——玛亚相遇。处于两个不同世界的玛亚与四名日本高中生,开启了文化与思想的碰撞之旅。
玛亚无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希望找寻万物背后的“哲学性的意义”,常常提出关于日常的谜题。然而,自玛亚回国后,四人所面临的最大谜题才刚刚拉开序幕……
下雨天有伞却不打伞的男人,弓道的哲学意义,墓前的红白馒头,名字的含义……解开最大谜题的关键,藏于四人的记忆当中……
米泽穗信
1978年出生于岐阜县。2001年,凭借《冰菓》获得第5届角川校园小说大赛(青少年推理&恐怖部门)鼓励奖,正式成为作家。
其文风既有青春小说的魅力,又有解谜的趣味性,因此广受关注与喜爱,凭《春季限定草莓挞事件》等作品确立了作为人气作家的地位。2011年,凭借《折断的龙骨》获得第6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14年凭借《满愿》获得第27届山本周五郎奖。作品《满愿》与2015年的《王与马戏团》分别在三个年度推理排行榜名列首位,成了史上首个两年连续三冠王。
其他著作有《算计》《追想五断章》《轮回》《十米真相》等。
提到南斯拉夫,我能想到的只有曾经被轰炸的大使馆和牺牲在那片土地上的中国记者。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毫无概念,在我的印象中,饱受战争摧残似乎就是南斯拉夫唯一的名片了。 所以米泽穗信的《再见,妖精》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青春文学的外衣包裹着反战的内核,米泽穗信以这样一种方...
评分在评价这本书前,先说点题外话,伊坂幸太郎是我很喜欢的作家,最开始知道这个作者并且想找他的书看时,因为当时他已经出版了很多本书,所以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本来打算先看当时最热的<死神的精确度>,但是很多朋友说这本书相对伊坂的其他小说比较一般,于是给我推荐了<奥杜邦的祈祷>和<...
评分 评分说明:本文涉及这本小说的剧透,请谨慎阅读。但考虑到本书的推理无关紧要,而很多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们在短评里就已经剧透过大家了,所以其实也无所谓(米泽句式)。 米泽穗信的《再见妖精》是今年读过的最有冲击力和无力感的小说。同时有着这两种效果的小说,想来一定是很值得...
越读越是觉得,若一如既往地把米泽擅长的“日常推理”类型套在本作上,未免是过于冷酷的定位。守屋的推理无非是我之日常,以推他之故事。正因为此处无故事,战乱的他国却承载了故事。重聚的友人们自以为推理可回溯旧日时光,然而不仅撕开了故事/青春这个载体过于傲慢的自我意识,也无意中一点点摧毁了玛亚在日本迫切召唤出来的神话与文化的神灵。妖精至少曾经来访过——不存在故事的此地连这样的心理安慰也不允许他们有,如此,对类型一锤定音的否定落在了最后一句一字上。
评分说是日常推理,其实更像是以推理为外衣的日本文化介绍小说吧。人物很空。
评分Da!几个日常谜面过于无聊,像是高中生们日常聊天的点缀。结尾意犹未尽,伤感而无力,有玛亚陪伴的这90分钟值得珍惜。
评分差不多在十年前读过电子版,十年后得以引进,遂又买来重复了一遍。 很多时候因为《冰菓》系列的影响太深,本能的会给米泽穗信贴上“青春校园”+“日常推理”的标签,但其作品的类型丰富与形式多样超乎想象。 《再见,妖精》中并没有什么真正算得上是“谜题”的内容,日本与南斯拉夫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的风土人情,不同国家少男少女的友情,以及属于年轻人那种“想要做些什么但又做不到”的无力,为原本平淡的故事增加了不少画面感,算是微妙又有趣的阅读体验。 有缘千里来相会。愿世界和平。
评分再见,米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