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謎題

金融的謎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
作者:張曉樸
出品人:
頁數:428
译者:
出版時間:2021-6-20
價格:7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172503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融
  • 投資
  • 理財
  • 經濟學
  • 金融市場
  • 財富管理
  • 金融知識
  • 金融分析
  • 個人金融
  • 投資策略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近20年來國內少有的對德國金融體係進行的全麵而深入的比較研究。中國與德國在經濟金融發展上存在諸多相似性特徵。中德兩國金融體係的銀行主導特徵都十分明顯,國有或公共金融機構比重高,兩國都重視實體經濟發展,齣口導嚮性特徵明顯,兩國都實行大陸法係等。德國金融體係成敗得失都耐人尋味,可以為探索中國的金融發展道路帶來很多啓發。

本書基於對德國金融一手文獻的掌握和驗證,輔之以與美國、英國、日本及歐元區金融體係的比較分析,深入研究瞭德國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銀企關係、去杠杆、貨幣政策、住房金融、中小企業融資、政策性銀行、閤作金融和股票市場等問題,力求在弄清德國金融體係基本事實和內在運行邏輯的基礎上,為中國金融改革藉鑒德國經驗提供啓示。

本書為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課題《德國金融體係比較研究》的研究成果。

著者簡介

張曉樸,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經濟學博士,研究員。2005年和2011年分彆獲第十一屆、第十四屆孫冶方經濟科學奬。2003年獲首屆“黃達-濛代爾經濟學奬”(Mundell-Huang Prize)。獲中國金融學會第六屆全國優秀金融論文評比一等奬。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硃鴻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圖書目錄

序言 中國金融發展應當重視德國經驗
前言 德國金融印象
第一章 德國金融的七個謎題
反金融化之謎
反私有化之謎
“大分流”之謎
“大穩定”之謎
“大逆轉”之謎
融資 DIY 之謎
協調性之謎
第二章 200 年德國金融史
德國金融的變遷
德國金融變遷的五個特徵
德國金融變遷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
第三章 德國如何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典型性事實
三支柱銀行體係
偏好自我融資的企業
協調性經濟體製
思考和藉鑒
第四章 德國為什麼可以維持低宏觀杠杆率
典型性事實
強勁的企業內源融資能力
穩定的住房市場與就業市場
健康的宏觀經濟金融
思考和藉鑒
第五章 德國中央銀行如何保護貨幣
穩定文化、社會市場經濟與央行獨立性
固定匯率時期:衝銷操作與適時升值
浮動匯率時期:以貨幣供應量為錨
歐洲中央銀行時代
思考和藉鑒
第六章 德國金融與房地産的良性循環是如何形成的
典型性事實
德國住房金融的“1+4”
思考和藉鑒
第七章 德國銀行為什麼“雨天少收傘”
典型性事實
審慎穩健的金融政策
確保穩定的三支柱銀行體係
管傢銀行和銀行池製度
穩健而審慎的企業部門
思考和藉鑒
第八章 為什麼中小企業融資在德國並不難
典型性事實
自立型企業
以管傢銀行模式為主的融資支持
思考和藉鑒
第九章 德國政策性與商業性金融是如何互補閤作的
典型性事實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模式
思考和藉鑒
第十章 信用社為什麼能持續作為德國銀行業的重要支柱
典型性事實
自成體係的信用社網絡
從封閉到開放和基於並購的規模化
以外部審計為核心的外部治理機製
適宜的外部環境
思考和藉鑒
第十一章 德國股票市場為什麼發展滯後
典型性事實
三種傳統觀點
一種新假說:實體經濟“大逆轉”
思考和藉鑒
第十二章 德國金融的十個啓示
如何評價德國的金融體係
如何看待德國金融對我國的可藉鑒性
德國金融的啓示
附錄 德國金融體係概況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評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評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評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評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用戶評價

评分

講瞭半天,嗬嗬,說到底一句話:能不能在不大改(私有)的情況下,繼續穩金融、穩實體?答案是,能!德意誌蘭行!咱也行!(其實不一樣的,人傢銀行雖然私有比例低,但也有60%……)說到底,是改的銳氣不夠瞭。另外,開篇李揚談樓市,真,嗬嗬……再另,研究的文獻裏麵,有德文的麼?一幫拿著二手英文文獻的“金融專傢”在研究德意誌蘭的金融體係……

评分

重復內容較多,挖的也很淺。

评分

寫的比較泛

评分

重復內容較多,挖的也很淺。

评分

作為研究,有點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