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

生与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日]土门拳
出品人:大方×楚尘文化
页数:296
译者:赵仲明
出版时间:2021-7-31
价格:8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1727852
丛书系列:日本摄影文化丛书
图书标签:
  • 生死观
  • 哲学
  • 存在主义
  • 生命意义
  • 死亡
  • 伦理
  • 思考
  • 人生
  • 命运
  • 终极问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畏惧、迷茫、挣扎中,如何保有一颗虔诚的心?

从“魔鬼土门”到“佛系土门”,经历了怎样的人世磨炼?

三十余篇随笔、十五幅摄影作品

凝结于文字中的生死观

品读一代大师对生命与艺术的终极体验

————————

本书为日本著名摄影师土门拳的随笔集。

本书收录了三十余篇随笔,是土门拳数十年来作品的一次集结,并附有名家星野博美的解说。随笔的内容包括了土门拳在摄影时的经历、他所推崇的写实主义的理念、具体的摄影技巧、对后来者的期望等多个方面,并深入思考了“生与死”这个人类最永恒的命题。作者将本书视为自身思想的一次总结和升华,希望“旧的文章”能为读者们带来“新的感受”“犹如温暖的血液在体内流淌”。

本书同时附有十五幅作者的摄影作品。

————————

土门拳的摄影是一种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勇敢直面艺术本质的摄影。

——大江健三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土门拳追求写实主义的摄影,以毫不妥协的姿态逼近拍摄对象,因此被尊称为“摄影鬼才”。

——《朝日新闻》

土门拳令人生畏,他的镜头赤裸裸地暴露最真实的人和物。镜头的冷酷与土门拳的摄影热忱,像结成同盟一样,共同逼近拍摄对象。镜头之眼和摄影者之眼的高度结合,让人为之震撼。

——高村光太郎 (日本诗人、艺术家)

摄影不只是表面的东西,土门拳的作品拍出了灵魂,虽然只是一张照片,却能令人明白它存在的意义。他的作品对我内心产生的震撼,从初次遇见到现在都不曾离开过。

——映里(三影堂创始人之一、日本摄影艺术家)

土门拳无意去创作美好的画面,而是依靠耐心和毅力去捕捉日常生活和日本文化之美,这让他成为战后日本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

——《日本时报》

土门拳的摄影能适时捕捉多个瞬间,纪录片式的作品呈现了多种情感重叠的现实,是一种对社会和人性的真实写照。

——《阿拉尚杂志》

作者简介

土门拳(1909-1990)

20世纪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摄影大师之一。他一生拍摄了大量立足于现实主义的新闻照片、日本知名人士及平民的肖像照和快照,并为寺院和佛像等传统文化遗产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照片。他擅长用镜头剪切时代的瞬间,揭露社会真实的一幕。为致敬土门拳,每日新闻社于1981年设立了“土门拳摄影奖”,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摄影奖之一。

土门拳于1955年获《每日新闻》出版文化奖,1958年获《每日新闻》摄影奖,1960年获国际新闻摄影展金奖,1971年获菊池宽奖,1974年获紫绶褒章。

主要代表作有摄影集《古寺巡礼》《筑丰的孩子们》《风物》《传统的形式》等;随笔集《生与死》《写真批评》《写真随笔》等。

目录信息

前言
我的名字
简历
不愉快的摄影故事
拍摄游行队伍和古寺朝圣
现状
睡容
棺木上的写真
何谓事实
自拍像
自述
生与死
明成园
不惮情绪低迷
务必多拍写真
致立志于摄影的年轻人
人像摄影杂谈
激怒梅原龙三郎的故事
女性写真
额头上的褶皱
路易斯・茹弗的眼球
久保田万郎的鼻子
政子女士的颧骨
近藤勇的写真
何谓写实主义
关于人像摄影
系列写真与成套写真
如何为作品起标题
写实主义不是自然主义
人眼与镜头眼
业余摄影师为何拍不出好作品
风景摄影
可用手抓取的风景
红痰盂的故事——我的创作精神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发现日本的摄影师有一个特点,除了会拍照之外,他们还特别善于“写”,这一点似乎跟欧美的摄影师不同,欧美的摄影师出书一般都是作品集,至多前面加个序言,后面加个感谢,每张照片加个题目,其它“一切都在不言中”。而日本的摄影师出的都是随笔+作品集,从大家都熟悉的荒木经...  

评分

在当下,摄影是一种非常普及的艺术创作,甚至成为了数字时代的基本生活方式。人们用手机、相机等器材轻松地拍摄下各种瞬间,用滤镜、修容等方式制作出美图来满足视觉的愉悦。然而,摄影并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轻巧的点缀生活的方式。在上世纪的日本,就有一位摄影大师坚持摄影所承...

评分

在当下,摄影是一种非常普及的艺术创作,甚至成为了数字时代的基本生活方式。人们用手机、相机等器材轻松地拍摄下各种瞬间,用滤镜、修容等方式制作出美图来满足视觉的愉悦。然而,摄影并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轻巧的点缀生活的方式。在上世纪的日本,就有一位摄影大师坚持摄影所承...

评分

在当下,摄影是一种非常普及的艺术创作,甚至成为了数字时代的基本生活方式。人们用手机、相机等器材轻松地拍摄下各种瞬间,用滤镜、修容等方式制作出美图来满足视觉的愉悦。然而,摄影并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轻巧的点缀生活的方式。在上世纪的日本,就有一位摄影大师坚持摄影所承...

评分

大学期间迷上摄影,在学校图书馆里面经常翻土门拳的摄影书。那时和一个老法师聊起土门拳,我说看的都是小学馆出的作品集,他满是羡慕。说自己看的都是国内翻印或是网上看到压缩的图片。我则是很羡慕他成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徒然有很好的条件也未必有什么成就,土门拳当...  

用户评价

评分

花了半个下午读完,即使隔了半个世纪,书中对年轻摄影人的教诲仍不过时。

评分

毫无雕琢,处处见功力

评分

将近一百的价格只有几张摄影照,有点被骗钱的感觉。

评分

书名显得沉重,因为原版就如此命名,土门拳的笔调有时却是很调皮有趣的。这位上世纪日本战后纪实摄影大师一生与摄影的关系,也是他与自我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摄影在土门拳这里不是一种职业或者爱好,是一种生命力、世界观和良知的寄托。在编辑期间读文稿时,联系着自己非常业余的拍照喜好去理解土门拳,极端冷静疏离的照片中透露出的深邃与热情,与现代人崇尚的“美图”差别太大;透过土门拳,也像从一个极为独特的视角中看到上世纪的日本社会动荡与变迁。土门拳能让我们重新发现一些男性力量中的刚强、坚忍与宽阔,金刚面目菩萨心。自己署名的第一本书,简记。

评分

年初收藏了《仏像巡礼》,对他产生了极大好奇。他的随笔却像是自己生命的局外人。儿子得意外离世,令他认清生与死的绝对客观,走向摄影甚至生命的写实主义。大量关于人物写真的自嘲,将人们的颧骨、鼻子、皱纹清晰记录,被摄影界定论为——拍摄女性写真技术拙劣,一旦对焦佛像,写真性的优势就赫然显现。影楼学徒生涯,在出逃的清晨结束,但那个对着窗外的广告牌,空按1000次快门,将肉眼训练成测距仪的他,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