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摄影界的芥川奖”得主佳作重现:“一张照片,一盒卷。”甄选120幅标志性的极地摄影作品,记录星野道夫旅居北极二十年光影。
2、作者人生最后一段旅程首次披露:收录《西伯利亚日志》(1996年6月30日~7月27日),记录星野道夫最后时光的点滴瞬间。横跨白令陆桥,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英雄的最后一抹色彩。
3、六十四开文库本,向日文初版致敬:星野道夫自然文库系列三书,开本小巧,顺纹易翻;通勤旅行,熨帖称手;专色封面,醒目耐磨。熊伴野趣,雪映清凉,身未动,心已远。
内容简介:
《森林、冰河与鲸》是生态摄影师、旅行作家星野道夫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曾连载于《家庭画报》,后因作者在堪察加半岛遭遇棕熊袭击,不幸离世,戛然而止。这部夹杂着人类学田野笔记的趣味的图文旅行手记,被星野道夫研究者誉为高峰和经典。书中,他从阿拉斯加东南部开始,一路向北,跨过白令海峡,再向西,完成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从美洲到亚洲的文化寻根之旅。途中,作者记录下与部族长老的会面,以及找寻神话起源的经过,以及森林、冰河与鲸,三个关键词串联起一个永恒的主题——时间。回到洪荒,从自然中获得直觉与领悟,坚持不懈地用照片与文字去表现真理,以体验和温度,得到幸福。
星野道夫,生态摄影师,旅行作家。一九五二年生于日本千叶县市川,庆应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听从内心召唤,深入阿拉斯加追寻极地风光。旅居北极二十年,创作了大量摄影与文学作品,声名渐起。一九九六年八月,在堪察加半岛遭遇棕熊攻击,不幸离世,终年四十三岁。
一九八六年荣获第三届平凡社动物摄影奖,一九九○年获第十五届木村伊兵卫奖,一九九九年获日本摄影协会追赠特别奖。后人称星野道夫为“与安塞尔•亚当斯齐名的自然摄影师”。
这套自然书系,简直“爱不释手”。 趁着暑期优惠,又加购一套,打算不拆塑封保存。 三本书+一本摄影随笔集,一百出头一点,真的超值了。作者用生命换来的文字和图片,我却用这么一点代价就拓展出一片未知天地,难道还要犹豫? 欢喜理由一:内容硬核。不是旅行“随手拍”“随手...
评分这套自然书系,简直“爱不释手”。 趁着暑期优惠,又加购一套,打算不拆塑封保存。 三本书+一本摄影随笔集,一百出头一点,真的超值了。作者用生命换来的文字和图片,我却用这么一点代价就拓展出一片未知天地,难道还要犹豫? 欢喜理由一:内容硬核。不是旅行“随手拍”“随手...
评分- 读完之后,感觉非常的怅然。只有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人们才能直视自己的渺小。但人类已经离自然太远了,远得目所能及的只有人和人和人。当人只能看到人的时候,就无法避免的变得自大而傲慢。人们越来越远离一种原生态的东西,也许这也是发展的一种必然性,我们忘记了图腾,忘...
评分从自然中敬畏生命,从信仰中净化灵魂 在印第安人的古代神话里,“渡鸦从一直藏着光的老人那里骗来了光,打开了三个盒子,把太阳、星星、月亮镶在天空”,是“渡鸦从大蛤蜊中发现了人”。这显然不如东方神话中女娲娘娘捏泥造人来的壮美,却也足够玄幻,它更加贴合印第安人对自然...
感谢有星野道夫这样的信使,将常人不能见的自然、不曾近距离聆听的印第安人的故事记录下来。阅读文字比观看照片更迂回,对那片土地的理解却并不因此少半分,而神性缠绕得更深,摄影师大概也会认同这种“看不见”所带来的神秘力量吧。
评分少年时在拥挤的人群或电车里,他就会惦记着遥远的棕熊,长大后他拍了二十年的极地生态摄影,最后死于熊掌之下。“带去第一丝呼吸的风,也会收下最后一缕叹息”……他已回到来处,化入永恒,他留下的不仅是往日阿拉斯加,冰原、冰河、棕熊、北极熊,更是见过极致绝美景色的人才有的宏大世界观,当人类学会尊重万物,从小我走向忘我之后,可以获取的力量感。
评分在茑屋书店一口气读完,读的时候还在想为什么插图会那么美那么美,读完才知道星野道夫是摄影界的顶级大师,也才知道星野96年的时候就在勘察加遭遇棕熊离世了…我想一定是他热爱一生的熊带他去了他一生向往的神域
评分与赫尔佐格的纪录片《在世界尽头相遇》有类似疗效。开本便于携带,封面似乎选用了触感膜,于是又增加了携带的幸福感。适合乘坐火车、飞机、轮船时阅读,地铁也行。“太激动了,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独自在大半夜踱步。”一辈子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呢?
评分读着读着,心慢慢变成了透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