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三体》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我就想写一部中国的《日本沉没》。
——刘慈欣
★《三体》灵感来源,世界末日前最值得看的小说(韩松 语)
★日本科幻无法企及的高山:日本科幻大师小松左京代表作
★出版后不到一年,狂销近400万册,加印100余次,被称为“战后日本第一畅销书”
★出版翌年荣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日本科幻星云奖双冠王
★自出版以来数次被改编成电影,每每夺得票房冠军;
2020首次动画化:NetFlixד鬼才导演”汤浅政明×A站 强强联合
★ 一个国家,在灾难之下究竟会有多脆弱?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列岛沉没……当这一天真的来临,1亿1千万日本人将何去何从?
【名人评价及推荐】
世界末日前最值得看的小说。
——韩松
日本科幻对我的影响很大。具体到《三体》,其实受了《日本沉没》巨大的影响。我看《日本沉没》后很震惊,一部科幻作品竟然能把一个民族深处最敏感、脆弱的对未来的恐惧感体现出来,我就想写一部中国的《日本沉没》。
——刘慈欣
小松左京有一颗旺盛的好奇心,世间之物无不是他观察的对象。他精力充沛地参与其中,努力行动,将一切知识逐渐变成自己的血肉。因之,才形成了他独特的将科学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写作风格。本书正是他的个人风格与九年投入铸就之大作。一部举世瞩目之作!
——日本微型小说之父 星新一
【内容介绍】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列岛沉没……
当这一天真的来临,1亿1千万日本人将何去何从?
小笠原群岛北部一座70米高的小岛一夜之间沉入海底。
调查专家组潜入8000米深的日本海沟,发现了大规模的异常现象。
一场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正在深海酝酿。
日本,即将沉没。
随着最终倒计时的逼近,一支冠以“D计划”之名的小队开始了行动。
他们,是日本最后的希望。
【作者简介】
小松左京
本名小松实,1931年生于大阪,日本著名科幻小说家,与星新一、筒井康隆合称为日本科幻界的“御三家”。
1966年发表《在无尽长河的尽头》,一举成名。
1973年,《日本沉没》横空出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狂销近400万册,重印100余次,成为“战后日本第一畅销书”,翌年即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日本科幻星云奖”尽收囊中。
为了致敬他对科幻文学的贡献,1993年,日本群马县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将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小松左京”。
一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起始于玛丽·雪莱1816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部现代科幻小说溯源之作的诞生,与一场席卷全球的自然灾变有着密切联系。 末日、灾变与现代科幻 1815年4月至7月,位于印尼的坦博拉火山猛烈喷发。据说,“它所产生的240立方公里的浓尘...
评分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开始走向多极化。日本作为亚洲强国,逐步成为了这“多极”中的重要一极。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惊人,正处于“日本战后经济奇迹”三十年的顶峰。整个社会面貌蓬勃向上,二战战败的事实仿佛逐渐淡去,全体日本人仿佛只懂埋头奋进,一个崭新的明天...
评分对于<日本沉没>,先看的电影,觉得是一部好莱坞式的日本灾难片,震撼的场面,仿真的特效,感人的爱情故事,还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 后来在豆瓣网上看到对zoe对电影和书的文字比较,对于这本书有了强烈的阅读欲望,于是在电影看过的1个小时后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 ...
评分一九七三年,一个名叫小松左京的人,在日本文坛上抛出了一部书名耸人听闻的长篇小说《日本沉没》。他采取所谓科学幻想的手法,挖空心思虚构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说什么日本列岛发生了一系列大地震,人们面临“末日”,惶恐不安,纷纷转移资产,逃往国外。日本内阁在策划着“...
评分草草读完这本书,并没有令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情节,回过头再次翻看时,才感受到作者在谋篇布局时的精妙和宏大格局。 对于这本书的评价,也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小说本身缺少一个焦点人物,缺少严谨的故事线。更多的篇幅、描写都侧重于宏观的构建和表达,其结果就是书读起来非...
看《三体》还有点被震惊的感觉,看这个就……明明是世界末日式的灾难,读起来却毫无感觉。改成影视应该会好点吧。(另外是我的错觉吗,为什么感觉日本作家写作都一个风格????
评分如此真实的科幻小说,佩服作者。
评分惊异于本书所展现出的作者的知识量
评分真的好长,也没有怎么看懂其中的科学解释部分。但是对其中描述的日本人的特性还是感觉挺准的。为了脚下这块小小的土地,可以选择与它共沉。那段描述看得我很震撼!至于大段对政治界的嘲讽,其实放到哪个国家都适用。
评分如此真实的科幻小说,佩服作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