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声,1949年生于长春,曾任日本文学杂志副主编。1988年东渡日本,一度专攻日本出版文化史。自励“勤工观社会,博览著文章”,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北京、上海、广东、台湾等地的报刊写随笔专栏,结集为《日知漫录》《居酒屋闲话》《风来坊闲话》《东京湾闲话》等十余种,近译有藤泽周平著《隐剑孤影抄》《黄昏清兵卫》。
你问日本的历史,他能告诉你;你问日本的风习,他能回答你;你问日本的文学,他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连点鸡毛蒜皮的问题,也能给你个完满答案。
李长声写饮酒,写捕鲸,写街景,写书店,写浮世绘,写辞世歌,也是精彩、精致又精辟。叙事,娓娓动听;状物,不厌其烦;写人,道地白描功夫。不明白了:他那支笔是怎么练的?
——章诒和《他那支笔是怎么练的?》
在我看来,长声兄是当下国内状写日本的第一人,就像林达写美国,恺蒂写英国,卢岚写法国一样,尽管他们的视角和风格各个不同。
——陈子善《与李长声“相遇”》
我当然更爱读李长声的随笔,通古博今,真性情织出的好见识,他微醺时写就的最好,你更该微醺时读。
——陈 浩《相见恨晚李长声》
.....李长声的见闻知识当得起“广博”二字,文笔也很诙谐风趣,可惜的是还是不能完全站在将中日二国文化完全融汇的水平上写杂记,还是只能停留在完全以中国人之眼看日本文化上面,可惜了 另外本书前面那几个人写的吹捧序令我很不爽,一点与书有关的东西没有,只是完全的吹捧...
评分翻开来,众多的人名书名、日本特有的风物名称,显出作者的识见广博,但堆成一篇篇专栏,就有应接不暇之感,而且可能是宥于篇幅,文意总是还没铺开就收尾的感觉,再有些又是开题后就扯到很远的一方,最后匆匆一笔绕回,难免有些应付之作的印象。
评分翻开来,众多的人名书名、日本特有的风物名称,显出作者的识见广博,但堆成一篇篇专栏,就有应接不暇之感,而且可能是宥于篇幅,文意总是还没铺开就收尾的感觉,再有些又是开题后就扯到很远的一方,最后匆匆一笔绕回,难免有些应付之作的印象。
评分作者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个个方面,尽量用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对日本做了大概的描述及评价。 总的看来是有用且有趣的,但感觉不好的地方是,因为作者是中国人,由于中日历史上的原因,现在的中国人相当一部分对日本有着天然的仇视,而书中很多地方能感觉出作者似乎是有意...
评分序言中章诒和说,李长声的这本书,适合在微醺的时候读。我深有体会,不过我不是在微醺,而是在微有睡意时读,在一篇篇小小的短文中恬然睡去,真是一种享受。 我最感兴趣的国家,除了德国,就是日本。早几年立誓要学德语和日语,德语学了拼音日语学了初级,均不了了之,汗一个...
名字好听的中年人,真了解日本啊,虽然文笔平常
评分浓浓的不屑啊,还是在字里行间蔓延着
评分= =
评分名字好听的中年人,真了解日本啊,虽然文笔平常
评分=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