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声,1949年生于长春,曾任日本文学杂志副主编。1988年东渡日本,一度专攻日本出版文化史。自励“勤工观社会,博览著文章”,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北京、上海、广东、台湾等地的报刊写随笔专栏,结集为《日知漫录》《居酒屋闲话》《风来坊闲话》《东京湾闲话》等十余种,近译有藤泽周平著《隐剑孤影抄》《黄昏清兵卫》。
你问日本的历史,他能告诉你;你问日本的风习,他能回答你;你问日本的文学,他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连点鸡毛蒜皮的问题,也能给你个完满答案。
李长声写饮酒,写捕鲸,写街景,写书店,写浮世绘,写辞世歌,也是精彩、精致又精辟。叙事,娓娓动听;状物,不厌其烦;写人,道地白描功夫。不明白了:他那支笔是怎么练的?
——章诒和《他那支笔是怎么练的?》
在我看来,长声兄是当下国内状写日本的第一人,就像林达写美国,恺蒂写英国,卢岚写法国一样,尽管他们的视角和风格各个不同。
——陈子善《与李长声“相遇”》
我当然更爱读李长声的随笔,通古博今,真性情织出的好见识,他微醺时写就的最好,你更该微醺时读。
——陈 浩《相见恨晚李长声》
让那些哈日的朋友可以了解深层次的日本.但是这本书比起李小牧的<<日本有病>>要客观多了.的确日本是一个国富民贫的国家.只不过他们很善于宣传自己 包装自己. 所以让人觉得岛国是天堂的感觉.东京比上海多了蓝天白云和人性化设施外.和上海相比也缺少了人性和生气.如果把日本人全...
评分早先,我並不知道李長聲到底有多大名氣,或者著名於哪個領域。知道這個名字源於一檔談話節目《鏘鏘三人行》,看他樣子就好像小酒剛喝到起興,忽然被人拉來座談,半瞇著眼心不在焉,有點微醺的陶陶然。之後過了大約一年多,在“中國美術館”看完展覽《CHANEL 法國設計先鋒與藝術...
评分早先,我並不知道李長聲到底有多大名氣,或者著名於哪個領域。知道這個名字源於一檔談話節目《鏘鏘三人行》,看他樣子就好像小酒剛喝到起興,忽然被人拉來座談,半瞇著眼心不在焉,有點微醺的陶陶然。之後過了大約一年多,在“中國美術館”看完展覽《CHANEL 法國設計先鋒與藝術...
评分序言中章诒和说,李长声的这本书,适合在微醺的时候读。我深有体会,不过我不是在微醺,而是在微有睡意时读,在一篇篇小小的短文中恬然睡去,真是一种享受。 我最感兴趣的国家,除了德国,就是日本。早几年立誓要学德语和日语,德语学了拼音日语学了初级,均不了了之,汗一个...
评分作者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个个方面,尽量用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对日本做了大概的描述及评价。 总的看来是有用且有趣的,但感觉不好的地方是,因为作者是中国人,由于中日历史上的原因,现在的中国人相当一部分对日本有着天然的仇视,而书中很多地方能感觉出作者似乎是有意...
可不是哈日呢。。。
评分陈子善编选的李长声知日文选~
评分纯粹是因为李长声的个人魅力。
评分真性情的随笔,我非常喜欢,不似那些自恃为“知日派”的作者那般言而无物和装腔作势。李长声关于福泽谕吉、相扑以及茶道等的看法,我万分赞同。要说缺点,就是编辑太不认真了,似乎根本不懂日文,“少年ジャンプ”成了“少年ジせプ”,“ドラゴンボール”成了“ドラプンボール”,莫名其妙。
评分李长声《哈,日本》我历来对于知日派的散文随笔很感兴趣,如陈平原《阅读日本》、葛兆光《在异乡听雨看云》,相对学人修学游记走马观花,旅居东瀛的李长声对这个暧昧的岛国应该有有更深入的了解,但能把畅销作家吉本芭芭拉译成吉本香蕉,将平安与室町混为一谈,你能指望从这本书里认识多少真正的日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