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亨利·大衛·梭羅
出品人:湖岸
頁數:400
译者:劉緋
出版時間:2020-11-15
價格:4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964138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自然
  • 散文
  • 美國文學
  • 梭羅
  • 哲學
  • 生活
  • 反思
  • 環保
  • 經典
  • 田園生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迴歸自我與自然的孤獨之書

經典譯文二十年精編修訂版

“譯筆明瞭流暢,本書確實好讀。”

——詩人食指推薦譯本

《瓦爾登湖》知乎評價最高譯本

自然文學不朽之作,40餘幅精美版畫

我不打算從頌歌寫到哀歌,

這樣寫隻是為瞭像清晨啼鳴的雄雞,

喚醒我周圍的鄰居。

1845 年初春,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附近的瓦爾登湖畔走來瞭一位年近三十的男子。他手持一把斧頭走進森林, 用白鬆木為自己建造瞭一間簡單但實用的小屋,然後在那裏住下來,離群索居、自由自在,開始瞭一種新的生活體驗。他用很少的時間憑藉雙手維持生計,將大部分時間用來接近自然、探索自然,使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他在瓦爾登湖畔居住瞭兩年又兩個月,把親身體驗和感悟寫進瞭這部《瓦爾登湖》,為人類留下一部自然文學的不朽之作。

著者簡介

亨利·大衛·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年

美國著名作傢、自然主義者、哲學傢。16 歲即進入哈佛大學就學,其思想深受愛默生影響,提倡迴歸本心,親近自然。梭羅45 歲時因患肺結核去世,他在世時並未引起世人關注,死後憑藉《瓦爾登湖》蜚聲世界文壇。

劉緋

原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曾任中國歐洲學會英國研究分會副會長。

主要譯著:《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新探案)(閤譯),群眾齣版社, 1981 年;《渴望風流〉(閤譯),國際文化齣版公司,1994 年;《瓦爾登湖》,花山文藝齣版社,1996 年;《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閤譯),新華齣版社,1997 年;《歐洲形成中的亞洲》(第二捲第一冊) (閤譯),人民齣版社,2013 年;《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新探案)(修訂版),群眾齣版社,2014 年;《渴望風流〉(修訂版),長江文藝齣版社,2017 年;《小說餐桌》,中信齣版集團,2018 年;《藝術與恐懼》,中信齣版集團,2019 年。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在晨光中涤荡尘怀 ——再读梭罗《瓦尔登湖》 题记: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信息灵通和有教养是互相排斥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很快阅读大量只是指南手册之类的书。而要有教...  

評分

「当一个人离群索居时,才可能体会出生命的意义」梭羅 是的,我同意,因为孤独是必要的,因为孤独可以使生命恢復完整,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安顿。   梭罗这麽说:「若是一天裡有几个时段可待在自己的空间裡,完全忠实的面对自己,真是一大释放,它们可以...  

評分

《瓦尔登湖》很像是指导人做人的教科书。 中学时代听说这本书陪伴海子走完了他最后的岁月,便好奇地看。断断续续,没有兴致,没有耐心。直到这个夏天,迫于某种任务的压力再把非剧情的文字串起来时,竟有种敬佩的感动。 作为一个哈佛毕业生,梭罗的归隐似乎比很...  

評分

立秋前后,我读了这本书。很薄,只有三百多页,断续看了三天,把其他正在读的书都停下了,很有点迫不及待的味道。 今年夏天,北京几乎就没怎么热过。立秋这几天,一直在下雨,迫使人取消某些户外活动。 昨晚我去五道口,正是雨最大的时候,一群人躲在易初莲花的...  

評分

文/ 梦游三水 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湖边的树是眼睛边上细长的睫毛,而四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悬崖,则是眼睛上浓密的眉毛。 ——《瓦尔登湖》 (一) 一...

用戶評價

评分

一個三十多歲的名校畢業生,跑到山裏湖邊去造房子,說要過一種實驗生活。言語中對汲汲營營的人充滿一種高高在上的惋惜,自負快要溢齣來瞭,但卻不得不承認,這個人說的話某種程度上竟然是對的。我現在齣發,黑夜前就能到達,在你去賺路費的時候,我會永遠走在你前麵。想來人類為奔忙而奔忙,兩百年前和兩百年後並沒有太大的區彆。是小時候很難沉靜下來體會的想法,小時候覺得什麼都理所當然,但現在能讀懂一點瞭。能在自由意誌下遊動,去過第一百零一種生活,是在活一個夢。

评分

讀書會第三本書,像被湖水泡瞭泡,詩意而簡約地生活

评分

“為什麼我們要不顧一切地急於在這個令人絕望的事業中取得成功?如果一個人不能和他的同伴保持步調一緻,這或許是因為他聽到瞭一種不同的鼓聲。”讀完瞭但沒完全讀進去,但應該比初中那次讀進去瞭一些,下次再重讀吧。

评分

對工業化社會所推崇的物質文明,梭羅的態度是顯而易見的心灰意冷。物質的繁榮,事實上是建立在一種虛僞而短暫,且並不堅實的一種基礎與結構之上。但他認同的是永恒,是真理,不屑空洞乏味的常識與概念。 書中,梭羅如數傢珍記錄瞭許許多多他與自然共處,消隱於自然的美妙時刻,譬如,觀察湖畔生活半徑內的各類動物鄰居,親自勞作獲得的收成,小屋中的冥想與閱讀,散步,泛舟,森林中的遠足……如其所示的一切兼為啓發,兼為真理。梭羅傾嚮並信賴的是一種直接經驗的獲取。 目前這個時代,貌似物質已經深砌人類的身心靈魂,讓其無法與之分離。對物質的追隨與依賴,無可厚非,畢竟它屬於生活方式選擇的一種。但若把它視為至高無上的準則,視為生命的根本,而從未試圖探索過精神領域的邊界,卻是對靈性生命的浪費與辜負。

评分

很不錯的譯本,兩個遺憾,字太小,輕型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