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亚洲视角下的新一战史
全景展现中、日、朝、越、印五国共有的近代化历程
一战是亚洲五国共有的近代化起点:
中国 精英抛弃旧有文化和传统,尝试重新界定一个新的国家认同。
日本 战争使其成为世界强国,却加深了其受虐感和对自卑的恐惧。作为胜利者,日本得到的是在另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覆灭的隐患。
印度 1914年以前,印度国民大 会是大英帝国的支柱,战争结束时却成为其最坚定的敌人。
越南 当胡志明成为共产主义者,尝试通过国际力量实现越南独立时,战场归来的大批越南士兵和劳工开始领导1920 年代的越南劳工运动。
朝鲜 一战为朝鲜带来了威尔逊理想以及新世界秩序的承诺,金奎植只身一人在巴黎和会上寻求发言的机会。
一战并非只是欧战,亚洲的参与也不可忽视
中国派出十几万劳工远赴欧洲;日本对德宣战,并随即占领中国山东;越南和印度不仅派出军队,还分别为法国、英国提供了巨大物资援助。即便是朝鲜,也在全世界奔走,并在巴黎和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事实上,亚洲的参与才使“大战”变成了“世界大战”。
“共有的历史”三部曲之二,著名国际史、跨国史学者徐国琦力作
亚洲五国都对一战前景有至高期望,对战后结果、和平会议则倍感羞辱且十分失望。他们经历了惊人的共有集体经验,迈上了共有的旅程。
我希望这本小书把一战更充分地带入亚洲历史,同时也把亚洲人带入一战国际史。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让亚洲人民更好地了解他们共同的历史,为健康、和平的未来之旅奠定基础——这个未来只能是共有的,而不是各自独有的。
——徐国琦
徐国琦,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大学嘉里集团基金全球化历史讲席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史和共有历史研究,目前已经出版多部专著,代表著作有:《中国与大战》《一战中的华工》《中国人与美国人》《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等。 目前正为哈佛大学出版社撰写《何为中国》(Idea of China)一书。
一战的发生及导致的一系列国际秩序的变化是亚洲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里程碑和转折点。以“共有历史”透视亚洲与“一战”的关系,可明晰描述和分析亚洲与世界接轨及参与重建西方文明的历史,并意识到二者间的密切关系是亚洲史乃至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 作者 | 徐国琦,安徽...
评分一战的发生及导致的一系列国际秩序的变化是亚洲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里程碑和转折点。以“共有历史”透视亚洲与“一战”的关系,可明晰描述和分析亚洲与世界接轨及参与重建西方文明的历史,并意识到二者间的密切关系是亚洲史乃至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 作者 | 徐国琦,安徽...
评分一战的发生及导致的一系列国际秩序的变化是亚洲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里程碑和转折点。以“共有历史”透视亚洲与“一战”的关系,可明晰描述和分析亚洲与世界接轨及参与重建西方文明的历史,并意识到二者间的密切关系是亚洲史乃至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 作者 | 徐国琦,安徽...
评分一战的发生及导致的一系列国际秩序的变化是亚洲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里程碑和转折点。以“共有历史”透视亚洲与“一战”的关系,可明晰描述和分析亚洲与世界接轨及参与重建西方文明的历史,并意识到二者间的密切关系是亚洲史乃至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 作者 | 徐国琦,安徽...
评分一战的发生及导致的一系列国际秩序的变化是亚洲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里程碑和转折点。以“共有历史”透视亚洲与“一战”的关系,可明晰描述和分析亚洲与世界接轨及参与重建西方文明的历史,并意识到二者间的密切关系是亚洲史乃至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 作者 | 徐国琦,安徽...
把视野扩大,容纳日印朝越四国后,“共有的历史”之说服力似乎扩大了。但细看之下,也就是把“没有一战,何来五四;没有五四,何来现代中国”的公式,替换下“五四”和“中国”,再套用到别国,依旧让我无法信服“共有的历史”作为一种范式的可靠性。全书要么干脆更简单一些,以第八章为主干,以一战触发了民族主义,反西方情绪和泛亚洲思想为中心。要么就把第二部分那些每章都够写本书的内容写丰富些。现在这个半吊子的样子给人种“蹭蹭不进去”的感觉,而徐国琦的每本书仿佛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毛病。
评分书里面很多东西方的描述放到今天疫情当下再看,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评分如何理解张海鹏的北洋时期是从“谷底”到“上升”的转折时期这一理论?相信本书已经给出了答案。一战不仅是中国的转折点,也是日本的转折点,更是亚洲的转折点。套用杨奎松的那句话说,寄希望于威尔逊大总统的中国(亚洲)人,被巴黎和会的结果深深刺激了。对资本主义列强主持公道的幻灭,迫使亚洲把视野转向别的方向。
评分正当日本计划利用一战在亚洲扩张其势力,并提高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时,朝鲜民族主义者却希望战争能帮助他们摆脱日本统治,建立一个独立的朝鲜,并在不断扩大的国际社会中成为平等一员。三一运动属于亚洲人的共有历史,因为它不仅打击了日本在朝鲜的统治,同样重要的是,它也对越南民族主义者及中国的五四运动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著名的《独立宣言书》不单是用古汉语写成,更重要的是,朝鲜人把他们的民族梦同中国人的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指出日本人“武力拘束二千万含愤蓄怨之民,非谨不为保障东洋永久之和平之所以然”,而且会加深“四亿中华民族之对日”日益增长的猜疑,“今日吾人独立,将使朝鲜独遂正当生荣,将使日本得出于邪路以全其东洋支柱之重责,将使中华得免梦寐不离之疑忌恐怖,目将成为以东洋和平为其重要部分之世界和平。”
评分中日的章节居多,印度,越南,朝鲜的参与、角色是未曾接触的,值得一读。中日在巴黎和会的斗争,另人印象深刻,背后涉及的历史人物远非历史教科书般单薄片面。作者的尾章给出了很好的总结,一战触发了亚洲的民族觉醒,我们从哪里来,要去往何方?对西方和美国的盲目追从冷淡了,民族主义,共产主义迅速填补了空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