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利他主义者之死

一个利他主义者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以]奥伦·哈曼
出品人:中信出版·鹦鹉螺
页数:489
译者:鲁冬旭
出版时间:2020-5
价格:79.00
装帧:假精装
isbn号码:978752171591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科普
  • 社会学
  • 社会
  • 科学家
  • 鹦鹉螺
  • 合作的进化
  • 进化
  • 利他主义
  • 死亡
  • 伦理
  • 哲学
  • 社会学
  • 道德
  • 人道主义
  • 牺牲
  • 奉献
  • 个人与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无私的蚂蚁、刺人的蜜蜂、为了陌生人而甘愿献出生命的人,这样的利他行为并不符合进化论的观点。到底是适者生存,还是善者生存?这是达尔文也给不出答案的问题。但乔治•普莱斯却解开了这个谜团,颠覆了过去150年来人们对利他行为做出的科学解释。

普莱斯出生于纽约,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他一生颠沛流离,曾被哈佛大学录取,晚年却流落街头。他追求利他主义的根源,身体力行,广善布施,临终却被世人遗弃,最终长眠在伦敦圣潘克拉斯教堂墓地一处不具名的坟墓中。进化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普莱斯可以用很多标签来概括,他似乎在他关注的每个领域都有所贡献,但他从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对感情,他也称不上专一,两个女儿很少受到父亲的关爱。在人生之末,普莱斯把他所有的时间、精力、财产和爱都给了街头的流浪者,两手空空的他亲自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从参与曼哈顿计划到发现解释利他主义的公式,从无家可归到彻底的绝望,普莱斯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利他行为的谜题。

作者简介

奥伦•哈曼,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科学技术和社会专业研究生项目负责人兼范里尔耶路撒冷学院高级研究员,本书获得2010年《洛杉矶时报》科技类图书奖、《纽约时报》值得关注作品奖。哈曼另著有《进化的故事》《发现染色体的人》,与妻子和两个孩子住在以色列特拉维夫。

目录信息

序 言/III
第一部分
第1章 战争还是和平? / 003
第2章 在纽约求学 / 041
第3章 自然选择的成功 / 067
第4章 在战争中失调 / 101
第5章 自私的游戏 / 129
第6章 忙乱而不羁的生活 / 165
第7章 寻找最后的答案 / 183
第8章 致命的伤害 / 215
第二部分
第9章 移居伦敦 / 237
第10章 转机的到来 / 275
第11章 爱的皈依 / 309
第12章 流浪与迷失 / 339
第13章 利他行为的源头 / 371
第14章 最后的日子 / 395
尾 声/411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致 谢/436 注 释/44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鲁冬旭 为什么阿米巴虫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成全同伴?为什么负责放哨的瞪羚会在狮子出现时上下跳动、冒着生命危险警告其他瞪羚? 从达尔文主义的角度看,利他行为是进化论无法解释的反常现象。降低生物适应性的利他行为怎么可能会被自然选择保存下来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达尔文...  

评分

评分

文:鲁冬旭 为什么阿米巴虫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成全同伴?为什么负责放哨的瞪羚会在狮子出现时上下跳动、冒着生命危险警告其他瞪羚? 从达尔文主义的角度看,利他行为是进化论无法解释的反常现象。降低生物适应性的利他行为怎么可能会被自然选择保存下来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达尔文...  

评分

人类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几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其中就包括查尔斯·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在神学教义依旧束缚学术研究的19世纪上半叶,在基于自己的航海经历和思考之后写成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小心翼翼地向神创论发起了挑战。尽管很快便引起巨大争议,甚至一度让达尔文及...

评分

文:鲁冬旭 为什么阿米巴虫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成全同伴?为什么负责放哨的瞪羚会在狮子出现时上下跳动、冒着生命危险警告其他瞪羚? 从达尔文主义的角度看,利他行为是进化论无法解释的反常现象。降低生物适应性的利他行为怎么可能会被自然选择保存下来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达尔文...  

用户评价

评分

不落俗套的思想传记,普莱斯,一个思想和现实中的流浪儿。他对无数领域感兴趣,却终究没能(兴许也无意)成为任何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以至于很长时间内湮没无闻。普莱斯既无比渴望安慰与良善,又总是晓得拒人于千里之外,因此给千人留下了千种印象。不管怎样,是他选择开启的这种生活,也是他选择终结的,他活过、思过、爱过,他问心无愧。

评分

不落俗套的思想传记,普莱斯,一个思想和现实中的流浪儿。他对无数领域感兴趣,却终究没能(兴许也无意)成为任何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以至于很长时间内湮没无闻。普莱斯既无比渴望安慰与良善,又总是晓得拒人于千里之外,因此给千人留下了千种印象。不管怎样,是他选择开启的这种生活,也是他选择终结的,他活过、思过、爱过,他问心无愧。

评分

不落俗套的思想传记,普莱斯,一个思想和现实中的流浪儿。他对无数领域感兴趣,却终究没能(兴许也无意)成为任何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以至于很长时间内湮没无闻。普莱斯既无比渴望安慰与良善,又总是晓得拒人于千里之外,因此给千人留下了千种印象。不管怎样,是他选择开启的这种生活,也是他选择终结的,他活过、思过、爱过,他问心无愧。

评分

利他主义被视为道德的最高形式。毫无疑问,从达尔文到阿利,从克鲁泡特金到费希尔,从埃默森到霍尔丹再到温-爱德华,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从各个角度试图攻克利他主义的谜题。如果说科学判定善意并不纯粹,那么也许灵魂和精神仍然可以超越这个判定。如果乔治的数学演算证明所有的无私行为从本质上看都是自私的,那么他也可以用自己的行为证明在人类世界中这个规律不一定成立。如果科学不能给出这个谜题的答案,甚至无法提出合适的问题,让人们得以在更深的层次上思考这个问题,那么乔治也许能在别的地方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纯粹而无私的善意存在于科学不能触及的地方,比如在人类高高飞翔的灵魂深处,那是不可知的地方。他也遇到了一个难题,一个没有答案的难题。在这个问题面前,他的理智毫无用处。维特根斯坦之墙。

评分

用一生践行,回答一个达尔文也给不出答案的问题。还有比这更令人动容的吗,为普莱斯叹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