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新浪潮

中國科幻新浪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文藝齣版社
作者:宋明煒
出品人:
頁數:332
译者:
出版時間:2020-4-6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17358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幻
  • 科幻研究
  • 文學研究
  • 科幻小說
  • 文學評論
  • 宋明煒
  • 文論
  • 2020
  • 科幻
  • 中國科幻
  • 新浪潮
  • 短篇小說
  • 文學
  • 未來
  • 賽博朋剋
  • 社會科幻
  • 科幻小說集
  • 中國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知名評論傢宋明煒關於華語科幻的主題理論專著,精選其十年來影響最大的二十餘篇相關論文及隨筆,約十六萬字,誌在打造中國科幻盛世的學術高地。全書分四輯--“創世紀”、“科幻詩學空間的開拓”、“考古學與未來學”和“中國科幻的廣播時代”

著者簡介

宋明煒,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美國韋爾斯利學院東亞係副教授。主要著作有傳記《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論文集《批評與想象》,英文版專著《少年中國:國族新生與成長小說》,英文版閤編文庫《轉生的巨人:二十一世紀中文科幻小說》。近年來主要研究中國科幻小說,有關這個主題用英文和中文發錶五十餘篇論文、書評等,部分英文論文翻譯成中文、德文、法文、意大利語。

圖書目錄

目錄
Part I 創世紀
人民到底需不需要科幻
彈星者與麵壁者——劉慈欣的科幻世界
“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讀韓鬆科幻小說《地鐵》
中國科幻的新浪潮——命名與闡釋
科幻與我們的世界——《文學》主持人的話兩則
Part II 科幻詩學空間的開拓
再現不可見之物——中國科幻新浪潮的詩學問題
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烏托邦變奏
在類型與未知之間——科幻小說及其他形式
科幻文學的真實性原則與詩學特徵
從科幻到文學
Part III 考古學與未來學
《狂人日記》是科幻小說嗎——虛擬的真實與寫實的幻象
火星上的惡托邦——《貓城記》與老捨的故事
科幻小說的前世今生——French Connection
後人類問題
虛擬的鄉愁——《香港文學》科幻小輯編後記
Part IV 中國科幻的廣播時代
中國科幻小說是否會夢見新浪潮?
中國科幻研究的新大陸
從赫爾辛基到上海——科幻的地圖與未來
時間重新開始瞭 ——《流浪地球》從小說到電影
緻年輕的科幻讀者們——《給孩子的科幻小說》編者序 .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迈入二十一世纪后最重要的现象。从韩松的《2066:火星照耀美国》(2000)到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电影版公映(2019),中国和华语世界的读者、观众进入了一个奇观世界:宇宙裂变、星际战争、后人类、赛博格,还有种种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兴亡传奇,在在可...

評分

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迈入二十一世纪后最重要的现象。从韩松的《2066:火星照耀美国》(2000)到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电影版公映(2019),中国和华语世界的读者、观众进入了一个奇观世界:宇宙裂变、星际战争、后人类、赛博格,还有种种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兴亡传奇,在在可...

評分

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迈入二十一世纪后最重要的现象。从韩松的《2066:火星照耀美国》(2000)到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电影版公映(2019),中国和华语世界的读者、观众进入了一个奇观世界:宇宙裂变、星际战争、后人类、赛博格,还有种种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兴亡传奇,在在可...

評分

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迈入二十一世纪后最重要的现象。从韩松的《2066:火星照耀美国》(2000)到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电影版公映(2019),中国和华语世界的读者、观众进入了一个奇观世界:宇宙裂变、星际战争、后人类、赛博格,还有种种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兴亡传奇,在在可...

評分

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迈入二十一世纪后最重要的现象。从韩松的《2066:火星照耀美国》(2000)到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电影版公映(2019),中国和华语世界的读者、观众进入了一个奇观世界:宇宙裂变、星际战争、后人类、赛博格,还有种种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兴亡传奇,在在可...

用戶評價

评分

瞭解當代中國科幻曆史脈絡的一扇門

评分

算是對科幻的理解中,極好的入門題材吧,選取瞭很多案例,讓我們在未瞭解科幻時,知道瞭它曾經發生過什麼。

评分

一本有關中國科幻文學研究的文論集,其中不乏新的見解,宋明煒老師提齣的科幻新浪潮觀點,個人思考認為,更多是從題材、創作方法的視角進行命名,中國科幻曆史確實是一部斷代史,但在文本深處,遮掩的是中國近現代曆史與文學之間有關科學精神的齟齬,斷裂之間的延續。中國實用主義遇到西方近代理性精神,必然有一個創造性轉化的奇點,從科學小說到科學幻想小說再到科幻小說的命名過程,嵌入的是中國曆史,文化的變遷。正如宋老師所言,對於科幻小說來說,文本與語境很重要。於不可見中觸碰到真實,於斑駁陸離中降臨到此在。

评分

作者哥大畢業,在衛斯理學院專業研究文學,但這本對普通讀者其實非常友好,可以當作中國當代最新科幻作品的指南,經過他的梳理和解讀我對許多作傢都産生瞭興趣。許多觀點我頗為認同,例如作者把劉慈欣,韓鬆等“科幻新浪潮”作傢的寫作傳統上接到八十年代文學甚至是魯迅。又如他指齣劉慈欣的寫作最大的特色在於“用最細節寫最恢宏”,頗有“一花一世界”的神韻。最優秀的科幻必須做到這兩點。

评分

前麵有幾篇寫的還不錯,整體感覺有點湊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