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兹论音乐、绘画和艺术

德勒兹论音乐、绘画和艺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罗纳德·博格
出品人:
页数:240
译者:刘慧宁
出版时间:2020-5
价格: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224317
丛书系列:守望者·镜与灯
图书标签:
  • 德勒兹
  • 艺术
  • 哲学
  • 文艺理论
  • 音乐
  • 美学
  • Deleuze
  • 艺术史书单
  • 德勒兹
  • 哲学
  • 音乐
  • 绘画
  • 艺术
  • 美学
  • 后结构主义
  • 文化研究
  • 艺术理论
  • 现代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美国知名德勒兹专家罗纳德·博格关于德勒兹的系列专著之一。全书分为音乐、绘画和艺术三部分。第一部分的三章先是概述德勒兹与瓜塔里有关宇宙音乐的论述;接着重点分析了法国音乐家梅西安等人的作品, 以此阐释德勒兹有关解域叠歌的思想;最后从音乐动物行为学、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考察音乐和艺术的关系。第二部分转而探讨绘画艺术的问题和母题,指认德勒兹将绘画的问题建构为解域面孔-风景。作者重点阐释了面孔-风景这一概念,并以弗兰西斯·培根、塞尚、凡·高等著名画家的画作为例,指出画家的任务是打破面孔性的模式,脱离现行符号的控制,捕捉贯穿面孔、身体和风景的不可见的变形力量。第三部分即第七章对德勒兹《什么是哲学?》一书中的艰涩段落进行了推测性的解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罗纳德·博格(Ronald Bogue,1948— ),美国佐治亚大学比较文学系荣誉退休教授,德勒兹专家。代表作有《德勒兹与瓜塔里》和“德勒兹与艺术”系列(《德勒兹论音乐、绘画和艺术》《德勒兹论文学》《德勒兹论电影》)等。

译者简介

刘慧宁,南京大学英语系硕士,译者,编辑。译有《新艺术运动》《英雄与恶徒》《这就是康定斯基》《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合译)等书。

目录信息

缩写表 / 1
导言 / 1
第一部分 音乐
第一章 自然音乐:解域叠歌 / 15
古典时代的音乐与宇宙 / 16
节奏与叠歌/ 19
从环境到领域/ 22
梅西安与时间之曲 / 27
鸟类音乐/ 33
第二章 时间中的音乐:历史与生成 / 37
生成-女人,生成-孩童 / 37
音乐创作的横贯生成 / 42
古典形式,浪漫变化 / 43
民族问题 / 46
瓦雷兹与现代声音机器 / 49
宇宙民族与识别的历史 / 54
第三章 自然音乐:领域与叠歌 / 61
动物行为学与领域性 / 61
冯·魏克斯库尔与音乐环境 / 65
吕耶与发育生物学的旋律 / 69
结构耦合与自然漂移 / 73
功能与美学 / 77
自主叠歌 / 80
第二部分 绘画
第四章 面孔 / 87
手与嘴,工具与面孔 / 87
符号体系与力量的面孔 / 91
白墙,黑洞 / 94
面孔性的抽象机器 / 99
面孔与凝视 / 104
从凝视到面孔 / 108
解域面孔 / 114
原始的头,基督-面孔,探头 / 116
第五章 力 / 121
形象者 / 122
收缩与舒张 / 126
事实的残酷性 / 133
力 / 136
第六章 色彩 / 144
模拟调节 / 145
触觉与视觉 / 149
底与根底 / 154
第三部分 艺术
第七章 感觉和构成平面 / 181
感觉 / 182
内在性平面,构成平面 / 189
潜在的与可能的 / 196
结语 / 206
具体领域 / 206
可有的相似性 / 210
参考文献 / 215
译名对照表 / 21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已购。不评星了,绘画部分懵懵懂懂,至少讲培根的那些还能看一看,音乐部分完全不懂啊。。。。。 弗朗西斯・·培根的绘画似乎是面孔性动态的理想实例,而在《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1981)中,德勒兹确实讨论了存在于培根大部分作品中的非常明显的面孔变形。德勒兹说,培根是位“画头部而不是画面孔的画家”,头部属于身体,面孔则是“覆盖头部的结构化空间组织”。培根的目标是解除面孔,将其覆盖下的头部呈现,从而使头部成为情状的、强烈的身体的元素。培根对面孔的解码是通过揭示面孔中的动物特征进行的,但德勒兹坚持认为这些特征不是通过形式的对应或模仿再现而运作的。

评分

再快点啊!!!再快点!,速度快到我不如去读原著译作,下次看中国人著作吧,至少慢一点每一个知识点说的清楚一些。

评分

书中引文参考了已有中译本和法语原本

评分

已购。不评星了,绘画部分懵懵懂懂,至少讲培根的那些还能看一看,音乐部分完全不懂啊。。。。。 弗朗西斯・·培根的绘画似乎是面孔性动态的理想实例,而在《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1981)中,德勒兹确实讨论了存在于培根大部分作品中的非常明显的面孔变形。德勒兹说,培根是位“画头部而不是画面孔的画家”,头部属于身体,面孔则是“覆盖头部的结构化空间组织”。培根的目标是解除面孔,将其覆盖下的头部呈现,从而使头部成为情状的、强烈的身体的元素。培根对面孔的解码是通过揭示面孔中的动物特征进行的,但德勒兹坚持认为这些特征不是通过形式的对应或模仿再现而运作的。

评分

书中引文参考了已有中译本和法语原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