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謂“元和主盟,微之、樂天而已”,元稹在中唐文壇之地位,由此可見一斑。但穆宗朝仕宦之迷局與《鶯鶯傳》寫作主旨之被誤解,讓元稹背負投機、薄情之惡名。負麵評價與日益強化的褒貶意識,讓後世文人對元稹其人、其文均未得齣閤理的評估。曆史的實相到底是什麼?後人如何講述“元稹故事”?本書試圖迴到曆史“現場”,擯棄先入為主之見,拂去飄落在曆史事件之上的塵埃,尋繹曆史事件內在的邏輯、真實的“紋理”與演進的輪廓,敘述一個真實的“元稹故事”。
周相錄,河南濮陽人,河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與古典文獻學學科帶頭人。承擔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兩項,已齣版《〈長恨歌〉研究》、《元稹年譜新編》、《元稹集校注》等,在《古漢語研究》、《文獻》等刊物發錶文章70餘篇。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韓愈研究會理事、孟浩然研究會理事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自笑心何劣,區區辨所冤。伯仁雖到死,終不嚮人言。”
评分“自笑心何劣,區區辨所冤。伯仁雖到死,終不嚮人言。”
评分“自笑心何劣,區區辨所冤。伯仁雖到死,終不嚮人言。”
评分作者對元稹政治汙點的辯白顯得很牽強,對於鶯鶯傳主題的理解也較為淺顯,和後世文人打嘴仗更是十分無聊。同意內山知也的觀點:唐代知識人的“補過”行為,應當被理解為深刻的精神性的自我製裁,而不單純是把情人當作廢品那樣拋棄而已。
评分“自笑心何劣,區區辨所冤。伯仁雖到死,終不嚮人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