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未来城市

创造未来城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英] 迈克尔·巴蒂
出品人:中信出版·鹦鹉螺
页数:307
译者:徐蜀辰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5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17110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城市
  • 社会
  • 未来
  • 科普
  • 鹦鹉螺
  • 发展
  • 人口
  • *北京·中信出版社*
  • 未来城市
  • 智慧城市
  • 科技创新
  • 城市规划
  • 可持续发展
  • 数字化转型
  • 人居环境
  • 科技与社会
  • 绿色建筑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活着就是发明与创造的恩赐,这不仅仅在于已有的发明创造,更在于我们对未来会有的创造心怀希望。

——诺伯特·维纳,《发明》

-

城市规划问题

人口增长问题

信息爆炸时代

科技通信互联

-

这是一本献给每一个关心当代人生活处境的你的理性之书

这是一本献给每一个具有历史视野、关心未来人类命运的你的思考之书

-

这是一本凝聚学界智慧结晶、激荡思想、娓娓道来、充满启发的书。它所讨论的,是我们的现在以及未来的方方面面。

一开篇,作者就介绍了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关于预测未来的观点——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然后,作者强调了他本书中表达的主旨思想是:城市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构建而成的,而是通过每个个体的行为自下而上地自组织形成的。作者先后介绍了城市人口增长模型、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城市的层级结构、城市的形态与功能、城市的“脉搏”、城市向外的蔓延及向上的延伸、走向智慧城市的大转变等方面。作者以“预测未来城市”这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为名,实际上带我们概览了城市科学研究的思想、手段、难题和前景。

迈克尔·巴蒂告诉我们,技术会与持续的创新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充满创意的建造之旅,未来城市的具体模样正在其中慢慢浮现。

-

“迈克尔·巴蒂将城市空间重建为一个无法识别的区域,其间充满了新的发现。这本书是一张通往新奇旅程的邀请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萨斯基亚·萨森

作者简介

迈克尔·巴蒂(Michael Batty):英国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学院教授,英国王家学会、(英国)社会科学院、不列颠学会等多个学术共同体成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城市的计算机建模及可视化方面的研究,著有《城市与复杂性》(Cities and Complexity) 与《新城市科学》(The New Science of Cities )等书。

-

译者简介

徐蜀辰:建筑师,建筑学硕士,关注城市量化研究与数字化城市,曾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未来城市实验室全职研究助理。

陈珝怡:建筑学硕士,任职知名房地产企业创新业务部门。

目录信息

前 言 III
第1 章 可预测性、复杂性与创造未来 001
第2 章 巨大的转变 025
第3 章 定义城市 053
第4 章 “形式追随功能”还成立吗 087
第5 章 城市脉搏 127
第6 章 向外,向内,向上:从郊区发展到摩天大楼涌现 165
第7 章 智慧城市的时代 205
第8 章 创造的时代 241
注 释 277
目 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让你给城市下一个定义,你会怎么下呢?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中心,这里聚集了所有的先进科技,先进资源,先进人才;是区别于乡村的人群聚居区;城市里有汇集着交通线,水管,电线和钢筋水泥组装成的林利大厦;这里有霓虹灯,广告牌,剧院,加油站和各种公司办公楼,时装...

评分

评分

如果,让你给城市下一个定义,你会怎么下呢?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中心,这里聚集了所有的先进科技,先进资源,先进人才;是区别于乡村的人群聚居区;城市里有汇集着交通线,水管,电线和钢筋水泥组装成的林利大厦;这里有霓虹灯,广告牌,剧院,加油站和各种公司办公楼,时装...

评分

如果,让你给城市下一个定义,你会怎么下呢?是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中心,这里聚集了所有的先进科技,先进资源,先进人才;是区别于乡村的人群聚居区;城市里有汇集着交通线,水管,电线和钢筋水泥组装成的林利大厦;这里有霓虹灯,广告牌,剧院,加油站和各种公司办公楼,时装...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奔着智慧城市概念来的,也还好不是完全无收获。但确实更适合充满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类读者。作者将一些经济学理念应用到城市发展分析中。虽然态度模棱两可,但一些讨论聊胜于无。

评分

三百页大型文献综述那个条评论真的很中肯……

评分

不过书中行文方式还是篇学术的,让人比较难进入。

评分

没有看完. 此书最烦的就是引用了一堆别人的研究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很多时候是模棱两可. 当然作者一开始就花了大幅篇章讲未来不可预测... 像一篇写得很差的论文综述, 文字结构比较晦涩, 再加上中文翻译, 更加乏味. 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没想到看了四章就弃书了

评分

不过书中行文方式还是篇学术的,让人比较难进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