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在《新闻理论十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总体框架未变,内容做了较多的删节,增补和调整。 是一部极具创新意义的教材,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结构和体例的创新,本书抛弃了以往教材所谓“严谨系统”的结构,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形成体例上的开放式系统,避免了对新闻理论刻板生硬的演绎和组织。 第二,内容和观点的创新,本书避免了以往教材说教和武断的观点罗列,提倡应用性的新闻理论,充分吸收了新闻事件和理论的前沿成果,并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理论,对于中国新闻实践颇具指导意义。 第三,表达和传播的创新,本书摒弃了抽象的论述,一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述新闻理论,直白生动,深入浅出。书中的大量案例和图片,更增添了阅读上的快乐和理解上的便利。 本书适合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课程、非新闻专业通用课程,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也是充满智慧、极富启发的优秀读本。
陈力丹,男,国家二级教授(文科最高级别),1951年2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传播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
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76-1978为《光明日报》编辑。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l-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1993年起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工作。
1979年以来发表各类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800多万字,包括独著17本、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500多篇等等。另外,独编著6本、合著、合编的书十几种。
根据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数据库(CS SCI)的统计数据,1998-2005年发表文章95篇。200l-2005年被引用的篇数125篇,被引用篇次189次(排除自引),两个数据均居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第一位。
根据徐剑2006年1月发表的《基于CSSCI(1998—2003)的研究》,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综合学术评估得分520分,居第一位。
为考研准备看的第一本书……着实惭愧学了传播3年了现在才看这样的书,也不知道上的什么学。陈力丹老师这本教材写得非常通俗,就像坐在她课堂上似的。语言组织得很顺,确实又是一本让人想一口气读完的书。书里特别是她的许多观点,她用例子佐证的方式逐一分析她归纳的每一个要点...
评分 评分课上老师给的阅读材料,只读了老师给的那几章。 第二讲 新闻价值 1.关于新闻价值的总结:新、重、娱、接、冲突,现在也是这样 2.关于政治宣传报道新闻的惰性,现在人民也这么报吧,报好确实不太容易 3.往动物身上赋予人的情感 4.显示有制约,你也要去努力实现 5.没有时效性的新...
评分第一,语言通俗易懂,通过翔实的案例,复杂或抽象的概念显得很明了 第二,理念客观公正,以往在涉及我国新闻媒体的教材,党性观念过于明显,使人失去阅读的动力;而本书则公正客观,显得独树一帜
评分这本书通俗易懂,案例丰富鲜活,很多问题都说的非常中肯,但行文中有难以去除的政治色彩,很多新闻理论的论据是建立在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援引上,对于西方大众传播理论涉及较少。 只能作者是一个比较清醒温和的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研究者,问题说的清楚,也很合作。 总体上都很...
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到了新闻实践中,一些事情可能不会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理想化,因为并非合理的就是现实的。新闻职业道德与规范告知的是基本是非,也许有些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的事情你不得不做,如果你心里是非清楚,说明新闻理论这一课没有白学!
评分新版忘了标啦
评分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到了新闻实践中,一些事情可能不会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理想化,因为并非合理的就是现实的。新闻职业道德与规范告知的是基本是非,也许有些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的事情你不得不做,如果你心里是非清楚,说明新闻理论这一课没有白学!
评分代入感极强。
评分虽然大家都追捧,评价很高,但是作为课本或者读物,口语化的讲义口吻还是要稍稍扣一丢分。当然,老师还是我非常崇拜的人,没有不尊重的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