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十讲

新闻理论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力丹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1398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新闻学
  • 考研
  • 新闻传播
  • 传播学
  • 4.26.2020
  • 新闻学
  • 传播学
  • 新闻理论
  • 媒介研究
  • 新闻传播
  • 媒体理论
  • 学术著作
  • 大众传媒
  • 新闻史
  • 传播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在《新闻理论十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总体框架未变,内容做了较多的删节,增补和调整。 是一部极具创新意义的教材,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结构和体例的创新,本书抛弃了以往教材所谓“严谨系统”的结构,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形成体例上的开放式系统,避免了对新闻理论刻板生硬的演绎和组织。 第二,内容和观点的创新,本书避免了以往教材说教和武断的观点罗列,提倡应用性的新闻理论,充分吸收了新闻事件和理论的前沿成果,并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理论,对于中国新闻实践颇具指导意义。 第三,表达和传播的创新,本书摒弃了抽象的论述,一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述新闻理论,直白生动,深入浅出。书中的大量案例和图片,更增添了阅读上的快乐和理解上的便利。 本书适合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课程、非新闻专业通用课程,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也是充满智慧、极富启发的优秀读本。

作者简介

陈力丹,男,国家二级教授(文科最高级别),1951年2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传播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

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76-1978为《光明日报》编辑。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l-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1993年起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工作。

1979年以来发表各类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800多万字,包括独著17本、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500多篇等等。另外,独编著6本、合著、合编的书十几种。

根据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数据库(CS SCI)的统计数据,1998-2005年发表文章95篇。200l-2005年被引用的篇数125篇,被引用篇次189次(排除自引),两个数据均居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第一位。

根据徐剑2006年1月发表的《基于CSSCI(1998—2003)的研究》,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综合学术评估得分520分,居第一位。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通俗易懂,案例丰富鲜活,很多问题都说的非常中肯,但行文中有难以去除的政治色彩,很多新闻理论的论据是建立在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援引上,对于西方大众传播理论涉及较少。 只能作者是一个比较清醒温和的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研究者,问题说的清楚,也很合作。 总体上都很...

评分

这本书通俗易懂,案例丰富鲜活,很多问题都说的非常中肯,但行文中有难以去除的政治色彩,很多新闻理论的论据是建立在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援引上,对于西方大众传播理论涉及较少。 只能作者是一个比较清醒温和的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研究者,问题说的清楚,也很合作。 总体上都很...

评分

在我的印象中,新闻与传播常常是两个关系密切的词语,新闻需要传播才能让不知者知,传播说到底也是为了传达传递者的思想。但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还是传播学有趣得多,而新闻学,尤其是中国语境下的新闻学终究是不能脱离马列毛的意识形态而存在,新闻学还有许多烦人的...  

评分

为考研准备看的第一本书……着实惭愧学了传播3年了现在才看这样的书,也不知道上的什么学。陈力丹老师这本教材写得非常通俗,就像坐在她课堂上似的。语言组织得很顺,确实又是一本让人想一口气读完的书。书里特别是她的许多观点,她用例子佐证的方式逐一分析她归纳的每一个要点...  

评分

听过陈力丹老师的课,但我个人感觉,还是看他的书来得更加过瘾。 其实这本新闻理论教程照理说,也是课程上的录音整理而成,但是可能是因为整理的关系,逻辑更清楚,同时又保留了讲课中流畅而非常个人化的口语表达。 我很喜欢这本书,它不八股,没有官话套话,给所谓的“教材”...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句大实话,这版不如第一版。 当年读完第一版,我的感觉是:这书不可能再次印刷和再版了。 最终还是再次印刷和再版了,但那些改变实在过于明显。太多太多太多的妥协。依然是良心,但我觉得这不是灯塔了。

评分

代入感极强。

评分

2021

评分

例子亲切,吐槽密集..本书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117次,列宁的论述14次,毛的论述24次,习的论述23次。在各种‘引证’之间穿插着理想的白日梦。‘有风骨,敢担当,真性情,有温度’ #26

评分

如前言:我的目的就是告诉你,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例如客观应该是什么样,你工作中总得有一个想象或效仿的对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