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之風格

中國畫之風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謝柏軻
出品人:
頁數:176
译者:柴夢原
出版時間:2020-1
價格:8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307717
叢書系列:培文·藝術史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書畫
  • 謝柏軻
  • 藝術
  • 藝術評論&理論&藝術史
  • 繪畫
  • 藝術鑒賞
  • 中國畫
  • 風格
  • 傳統藝術
  • 繪畫技法
  • 水墨畫
  • 古典美學
  • 文化傳承
  • 國畫
  • 意境
  • 錶現形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作者謝柏軻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史教授,本書是其學術生涯中關於中國古代繪畫的代錶性著作。在書中,他深入淺齣地對中國畫的媒介與材料,如毛筆、墨、顔料、基底、印章以及各種畫式(壁畫、屏風畫、手捲畫、立軸畫、冊頁、扇麵畫等)進行瞭精彩、專業又簡明的介紹與討論;對於畫麵中各類元素(綫條、潑墨、設色及肌理)在繪畫中的運用,他也做瞭類似的闡述。此外,他還介紹瞭中國畫的構圖所呈現的規律與原理,並深入研究這些方法所創造的經典傳世作品。

對於普通讀者而言,本書可作為一本從媒材、技法等角度瞭解中國畫的導覽,使他們在讀懂中國畫之餘,進一步瞭解中國畫的具體創作。對於繪畫學習者而言,本書可以幫助他們更為深入地認識中國畫的媒材、技法與形式原理。

著者簡介

謝柏軻(Jerome Silbergeld),美國著名中國藝術史學者。1974年於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學係榮休教授,曾任唐氏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在開始普林斯頓的教學生涯之前,他曾在華盛頓大學執教二十五年,擔任過藝術史係係主任、藝術學院院長等職。其研究對象包括中國繪畫、電影、建築與園林等,代錶著作有《中國畫之風格》《山水心靈》《電影中的中國》《身體的疑點》《由裏嚮外》等。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原版序
導言
第一章 媒材與畫式
毛筆
墨與顔料
地子
一、牆壁
二、絹帛
三、紙張
四、陶瓷與漆器
五、其他相關的媒材
印章
畫式
一、壁畫
二、屏風
三、手捲
四、立軸
五、冊頁
六、扇
七、畫式間的轉變
第二章 中國畫的要素
書法與繪畫中的綫條
水墨
設色
皴擦
第三章 構圖:再現的藝術
萬變的“形”
綫性遠近法與空氣遠近法
第四章 構圖:歸納的藝術
書法與繪畫的歸納
繪畫要素的獨立作用
形象的概括
留白的運用
構圖的經營
構圖的動勢
參考文獻
譯者的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上世纪中叶,出于“敌情研究”的需要和欧美学术版图的扩展,全美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建立起了包括东亚系在内的各类区域研究院系,一方面有非常现实的冷战政治诉求,但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对于异质文化的全面考察。1959年,随着方闻(1930-2018)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立了全美第一个中国艺...

評分

上世纪中叶,出于“敌情研究”的需要和欧美学术版图的扩展,全美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建立起了包括东亚系在内的各类区域研究院系,一方面有非常现实的冷战政治诉求,但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对于异质文化的全面考察。1959年,随着方闻(1930-2018)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立了全美第一个中国艺...

評分

上世纪中叶,出于“敌情研究”的需要和欧美学术版图的扩展,全美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建立起了包括东亚系在内的各类区域研究院系,一方面有非常现实的冷战政治诉求,但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对于异质文化的全面考察。1959年,随着方闻(1930-2018)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立了全美第一个中国艺...

評分

上世纪中叶,出于“敌情研究”的需要和欧美学术版图的扩展,全美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建立起了包括东亚系在内的各类区域研究院系,一方面有非常现实的冷战政治诉求,但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对于异质文化的全面考察。1959年,随着方闻(1930-2018)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立了全美第一个中国艺...

評分

上世纪中叶,出于“敌情研究”的需要和欧美学术版图的扩展,全美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建立起了包括东亚系在内的各类区域研究院系,一方面有非常现实的冷战政治诉求,但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对于异质文化的全面考察。1959年,随着方闻(1930-2018)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立了全美第一个中国艺...

用戶評價

评分

4.5

评分

翻譯的真好~

评分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评分

翻譯的真好~

评分

落到實處的方法論。對於動勢的解讀很有啓發。有一些小節上的錯誤,比如董源無真跡傳世、王濛最先擅用以書入畫等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