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當今著名哲學傢勞思光先生在中國哲學方麵最重要的著作。通過其獨特的“基源問題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將上下數韆年中國哲學的內涵,條分縷析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第一冊主要介紹古代中國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傢學說。第二冊主要介紹漢代宇宙論中心之哲學思想、魏晉玄學與中國佛教哲學。第三冊上下主要介紹唐末思想之趨勢與宋明理學的發展,以及明末清初的哲學思想、乾嘉學風與戴震的思想。其中每一章節,皆有深入淺齣的說明,其內容正是中國哲學的深層內涵。
勞思光(1927-2012),湖南省長沙市人。本名榮瑋,號韋齋,筆名思光。颱灣“中研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係榮休教授。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係,颱灣大學哲學係畢業。1949年後任教於颱、港等地,並在美國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哲學學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人,颱灣清華大學、颱灣政治大學和東吳大學客座教授,及颱灣華梵大學講座教授。先生學貫中西,著作極豐,無論文、史、哲學,乃至金石考證等方麵,皆有論述。其中尤以1980年齣版的《新編中國哲學史》,為探討中國哲學史之巨著,成為港颱文史哲科係學生的必備教材。其他著作包括《康德知識論要義》《曆史之懲罰》《中國文化要義》《中國之路嚮》《思光少作集》《解咒與立法》《中國文化路嚮問題的新檢討》《思辨錄》《思光詩選》等三十餘種。
该文发表于《南国学术》2015年第4期第110—117页,包含作者为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所撰“序言”的部分内容,该序言是在《新编中国哲学史》重版之时,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之约而作。 摘 要 从元理论的层面看,中国哲学的研究首先面临的是“承认”与“认同”的问...
評分首先说明,以前的我一直对“哲学”和“历史”这两门学科都是敬而远之的,参加工作后,多亏了和读书会的小伙伴们一起,在2014年左右开始读了一点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的通识读本,前者主要指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后者指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評分本人读的是19年的新版,阅读过程颇为愉快。不料今天发现了书中有一处明显的论述错误。并且推测未读的部分恐怕还有错误,所以打算出一个“勘误贴”以供学习交流。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若有不妥之处望赐教。 191页,关于“性与命”的论述。兹引原文:说“性也,有命焉”时,此...
評分在考证方面,劳老此著确实详实,但是在阐明哲学家思想时,带有个人评判的色彩,所以建议读者在看时,切不要随着这种批判性、断定性的观点所引领,注意他的论证思路和哲学表达即可。全书整体来看,分四卷,在体例分配上,有其独特之处,为何可成为哲学专业的经典,我想大概跟劳...
全5分,是今年的最新版本,之前一直苦於買不到這套書的一手正版,寤寐求之而不得。用瞭大約40天的時間精讀瞭一遍,勞先生的分析框架非常獨到而清晰,用主體性的充分完成與否以及德性我、情意我、形軀我、認知我的自我境界分化作為理論設準來評析儒道佛和諸子的理論,所到之處如庖丁解牛,令人拜讀時有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的暢快之感。
评分全5分,是今年的最新版本,之前一直苦於買不到這套書的一手正版,寤寐求之而不得。用瞭大約40天的時間精讀瞭一遍,勞先生的分析框架非常獨到而清晰,用主體性的充分完成與否以及德性我、情意我、形軀我、認知我的自我境界分化作為理論設準來評析儒道佛和諸子的理論,所到之處如庖丁解牛,令人拜讀時有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的暢快之感。
评分剛讀完捲一,作者學識淵博,點評犀利,實乃上佳之作,因先秦諸子學說為古代中國之巔峰,故欲讀讀論語,道德經等等再繼續捲二的旅程
评分第一章真亂,第二章開始清晰貫通
评分第一章真亂,第二章開始清晰貫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