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紫葛,1920年生于湖北松滋县。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39年初到重庆,入《大公报》工作,偶遇宋美龄,被留在身边工作,任职机要秘书。共后任教于重庆国立教育学院、新疆大学、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院校,兼任《大公报》记者及专栏作家,一度主持新疆联合省政府主办的《新疆日报》。1950年后先后任重庆西南师范学院、西南政法学院教授。近年致力写作。
一代国学大师的沧桑心史,一段情同手足的千古绝唱,一部二十一世界最厚重的传记,一次极有意义的学术活动。学界泰斗季羡林95岁高龄题写书名并作序推荐。
吴宓(1894-1978),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 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
遗忘·苦难·自由·幸存者 遗忘 曾有人言及遗忘(记忆丧失)是一种不幸──无论就具体的个人还是某一民族而言。然而"忘的意志非常不同于一种想欺骗人的简单欲望"(米兰.昆德拉语),不少情况下它甚至仅仅是受一种本能的无理性要求的驱使。更显豁地...
评分遗忘·苦难·自由·幸存者 遗忘 曾有人言及遗忘(记忆丧失)是一种不幸──无论就具体的个人还是某一民族而言。然而"忘的意志非常不同于一种想欺骗人的简单欲望"(米兰.昆德拉语),不少情况下它甚至仅仅是受一种本能的无理性要求的驱使。更显豁地...
评分遗忘·苦难·自由·幸存者 遗忘 曾有人言及遗忘(记忆丧失)是一种不幸──无论就具体的个人还是某一民族而言。然而"忘的意志非常不同于一种想欺骗人的简单欲望"(米兰.昆德拉语),不少情况下它甚至仅仅是受一种本能的无理性要求的驱使。更显豁地...
评分多年前读过,内容已经逐渐模糊。和那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前后脚买的,都是好书啊,记得都是黑色的封面,纯粹而有力。 可惜岁月流逝,居无定所,我和它们都已经散失了。
评分多年前读过,内容已经逐渐模糊。和那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前后脚买的,都是好书啊,记得都是黑色的封面,纯粹而有力。 可惜岁月流逝,居无定所,我和它们都已经散失了。
“每个人都是从他的角度来参与历史、观察历史的。即使同一环境中,人们所了解的历史事件的方方面面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事件,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写法,只能互相印证、参照、补阙,而不能说哪一个人写的就独占‘正确’,哪一个人写的就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说‘我不知道’某事,就‘绝无’某事。”
评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遭遇的苦难实在是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还是巴老说的对,应该有博物馆存之,以诫后世。
评分太赞了!是第一个了解到相关历史细节的书,果然还是自己想象力不够丰富
评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遭遇的苦难实在是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还是巴老说的对,应该有博物馆存之,以诫后世。
评分真假之争亦未完,总有日月悬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