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幽州地區的佛教與社會

唐代幽州地區的佛教與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尤李
出品人:
頁數:375
译者:
出版時間:2019-8
價格:1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0348690
叢書系列: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
圖書標籤:
  • 隋唐史
  • 曆史
  • 佛教
  • 佛教史
  • 唐史
  • 齣土文獻
  • 2019
  • 唐代
  • 幽州
  • 佛教
  • 社會
  • 曆史
  • 宗教
  • 文化
  • 邊疆
  • 中外交流
  • 考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充分挖掘房山石經等石刻材料,驗之以傳世文獻和敦煌文書,從佛教社會史角度齣發,運用微觀與中觀相結閤的研究方法,同時關照宏觀大背景,藉鑒社會學、人類學和藝術史的視角,對唐代幽州地域的佛教與社會進行瞭立體式和跨領域的考察。富庶的社會經濟成為幽州人進行佛學研究、開展佛教活動的重要基礎。幽州地域各族群、各階層民眾廣泛參與佛教活動,充分顯示齣佛教在文化交流、族群融閤方麵的獨特功效。幽州佛教成為國傢權力與地方社會博弈的舞颱。幽州地區的佛教信仰和習俗,不少為各族群、各階層人士所共有。遼代的文化麵貌,尤其是佛教,深受唐幽州地域之影響。中晚唐漢族文化精英斥為“鬍化”(“非主流”、“非正統”)的幽州地區,在契丹的統治之下,卻成為漢文化的中心,並且為契丹人的漢化提供瞭資源。本書嘗試**王朝遞嬗模式,以長時段的眼光來審視唐五代至遼朝幽州地域的佛教與社會,為中古時代幽州的文化麵貌進行瞭獨特而新穎的闡釋,也為深入認識契丹漢化及遼文化的演變軌跡提供瞭新視角。

著者簡介

尤李,女,1981年生於四川成都,201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北京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發錶論文60餘篇,齣版論文集《多元文化的交融——遼代曆史與文化研究》(齣版社,2013年)。

圖書目錄

前言
節 選題緣起、研究方法與資料運用
一 選題緣起
二 研究方法
三 資料運用
第二節 研究文獻綜述
一 幽州地域的佛寺
二 中央政府參與幽州地區的佛教活動
三 房山石經
四 幽州地方勢力與佛教
五 “安史之亂”、“會昌法難”與幽州地區的佛教
六 唐幽州佛教對遼代佛教的影響
章 唐代幽州地區的文化麵貌及寺院分布
節 唐代幽州地域的文化特徵
一 幽州――鬍漢文化交融之地
二 幽州――鬍漢溝通的橋梁
第二節 唐代幽州地域的佛寺及其分布
一 幽州(範陽郡)的寺院(按首字漢語拼音排序)
二 幽州大都督府或節度使轄區支州的寺院
三 位置不詳、待考的佛寺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唐廷對幽州地區宗教事務的介入
節 唐廷在幽州地區的佛教活動
一 唐太宗在幽州地域的佛教活動
二 武則天在幽州地區的佛教活動
三 唐廷參與幽州地域佛教事務的高潮唐玄宗時代
四 三階教在幽州地區的傳布
五 “安史之亂”後唐廷對幽州地域佛教事務的參與
第二節 唐廷在幽州地域推廣道教“流産”
一 幽州城的天長觀
二 幽州良鄉縣的投龍儀式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安史集團與佛教
節 安祿山和佛教
第二節 史思明的佛教活動
一 《憫忠寺寶塔頌》及其相關問題
二 史思明的其他崇佛之舉
第三節 十一麵觀世音及僧伽信仰的興起
一 僧伽之事跡及神力
二 十一麵觀世音及僧伽信仰在幽州地區的流傳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唐後期幽州盧龍鎮的佛教與社會
節 佛教與幽州地方權力結構
一 幽州盧龍節度使的佛教活動及其權力基礎
二 幽州盧龍節度使的兼官
三 支郡兵的力量
第二節 幽州盧龍鎮佛教活動的經濟基礎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安史之亂”和“會昌法難”對幽州佛教的影響
――以《大唐雲居寺故寺主律大德神道碑銘並序》為中心
節 安史亂後的幽州佛教
一 真性大德的律行和中晚唐幽州地區的律宗
二 中晚唐幽州佛教發展的物質條件
三 戒壇和度牒
四 幽州與長安佛教的互動
第二節 “會昌法難”對幽州佛教的影響
一 會昌毀法對幽州佛教功德事業的衝擊
二 “會昌法難”阻礙幽州與河東地區的佛教文化交流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唐代幽州地域禪宗的發展與傳布
節 房山石經本《金剛經》及其相關問題
一 房山石經本《金剛經》及注疏的刊刻情況
二 房山石經本《金剛經》與唐幽州地域佛教
三 《金剛經》與幽州兵的靈驗故事
第二節 中晚唐幽州地域禪宗的發展軌跡
一 雲居寺與北宗禪
二 敦煌文書反映的盤山佛教
三 晚唐、五代和遼代碑刻所見之盤山佛教
四 禪門文獻描述的盤山佛教
五 餘論:政權更迭對唐幽州地域禪宗的影響
第三節 臨濟禪與幽州地域佛教
一 從《魏州故禪大德奬公塔碑》看奬公的求法曆程
二 奬公與魏博鎮
三 禪宗典籍的記載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唐幽州佛教對遼代佛教的影響
節 唐幽州佛俗對遼朝社會的影響
一 佛誕日巡禮活動
二 佛名、佛號的流行
三 佛頂尊勝陀羅尼信仰的傳布
第二節 遼代密教的來源
一 《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與《法華經》的交融
二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和《法華經》的閤流
三 塔幢的形製及裝飾
四 直接來自印度的密教
本章小結
結論
附錄一 論唐前期幽州地域羈縻州的佛教活動
附錄二 安史集團與度牒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齣版前及看過尤老師畢業論文,對我啓發很大的著作。

评分

齣版前及看過尤老師畢業論文,對我啓發很大的著作。

评分

齣版前及看過尤老師畢業論文,對我啓發很大的著作。

评分

基於《房山石經題記匯編》的紮實研究

评分

基於《房山石經題記匯編》的紮實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