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刻本曆代名畫記

明嘉靖刻本曆代名畫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
作者:張彥遠
出品人:
頁數:585
译者:畢斐
出版時間:
價格:16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031436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書畫文獻
  • 藝術
  • 文獻學
  • 文化史
  • 可囤
  • 古籍
  • 要買
  • 藝術史書單
  • 明嘉靖刻本
  • 曆代名畫記
  • 古籍
  • 繪畫史
  • 中國美術
  • 手抄本
  • 古籍善本
  • 刻本
  • 書畫鑒賞
  • 文獻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係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畢斐教授在其2004年通過答辯的博士論文《曆代名畫記校箋與研究》上編的基礎上修改而成。該論文入選2006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百篇優博”),其下編已於2008年由我社齣版發行,即《曆代名畫記論稿》一書。2015年底《明嘉靖刻本曆代名畫記》甫立項,即獲得國傢古籍整理齣版專項經費資助。

《明嘉靖刻本曆代名畫記》分上、下兩冊,上冊影印天津圖書館藏王原祁舊藏明嘉靖間刻《曆代名畫記》。畢斐教授指齣,“現存《曆代名畫記》諸本中,明嘉靖刻本堪為祖本,最接近原書麵貌”,因嘉靖本存世較少,近代以來治此書者鮮得充分利用該本,因此本書的齣版有利於這一善本的傳播與普及。與排印本相比,影印本可以較大限度地保留版本的曆史信息,但古書多不具標點的特徵也影響瞭其可讀性。鑒於此,畢斐教授為全書作瞭斷句,經技術實現以單色圓點形式標在每句尾字下的字空之中。既不掩蓋底本信息,又起到瞭幫助閱讀的作用。上冊末附曆代著錄與題跋,是現存古代史料中《曆代名畫記》相關記載的資料匯編。

下冊收錄瞭畢斐教授編撰的校記和索引兩部分,校記利用現存各個時期的《曆代名畫記》版本與他書中的引文、古今中外學者的重要研究成果對嘉靖本的文本作瞭通校,指齣底本的部分問題,反映瞭文本異文,且體現瞭目前學界對其文本的主要研究成果。索引分為人名、地名、文獻、主題四類,尤其是主題索引,對書中所有書畫作品、品評術語、用典掌故等進行瞭詳盡的編排,尤便於使用者快速檢索散見於不同捲次的某一共同主題或術語。

著者簡介

畢斐,山東榮成人。198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2004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執教於中國美術學院。齣版專著《曆代名畫記論稿》,譯著《書法與古籍》等,校訂《王曰申摹刻硯史手牘》,發錶論文《張彥遠筆下的長安畫傢與畫跡》等。

圖書目錄

前言
文 / 畢斐
唐代張彥遠撰《曆代名畫記》十捲,堪稱中國古代美術文獻經典中的經典。就所見文獻,北宋以降,討論其人其書者,代不乏人,尤以清代四庫館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周中孚(一七六八至一八三一年)《鄭堂讀書記》、餘嘉锡(一八九四至一九五五年)《四庫提要辯證》為最。前人言之鑿鑿者,此不贅。
張彥遠生卒年不詳,諸傢各有推算。據《曆代名畫記》《舊唐書》等,我認為其生年目前尚無法考定確切年代,可界定於公元九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內。張彥遠事跡的最後記錄,為《舊唐書》捲十九下所載唐乾符二年(八七五年)任大理少卿,此年之後無跡可尋。餘嘉锡由此推斷其卒年乃八七七年。而張彥遠卒年關乎《曆代名畫記》成書時間。
《曆代名畫記》的成書時間也多有迷霧,時人多以捲一“敘畫之興廢”篇結穴紀年“時大中元年,歲在丁卯”為張氏完成此書的年份,而此書另記唐大中十三年(八五九)之後的事跡。此書寫作時間僅存的可資徵引材料即其《法書要錄》與《曆代名畫記》,尤其是後者行文,差可判定《曆代名畫記》或為張氏遺著,他終其一生都未完成這部自己最為珍視的著作。我認為,《曆代名畫記》寫作時間當截止於公元九世紀下半葉,即九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
中國古代藝術史寫作自成一統,其源自流長,可上溯先秦時期。中國古人看待世界、認知世界的方式體現於龐大而有序的知識結構,而詩與畫是其中極為敏銳的兩個領地。東晉顧愷之具體討論如何看畫,其文已嫻熟使用品評術語及作品著錄。張彥遠上承顧愷之,並受正史寫作之影響,把中國古代藝術史最重要的三種寫作方式,品評、史傳、著錄閤而為一,這標誌中國藝術史學傳統的形成,為後來同類著作確立瞭法度。
《曆代名畫記》的寫法藉鑒司馬遷《史記》,有史有論,所記畫史從黃帝時代直至他所處的時代。而這三韆年遺存畫跡迄今所見多為墓室、寺觀所齣,齣自諸如陸探微、衛協的赫赫名跡早已不知所終,張彥遠《曆代名畫記》則可彌補這一缺憾。因此,這部著作成為研究中國古代畫史的必讀書籍;就此而論,餘紹宋評此書為“正史之《史記》”,頗為公允。
就現存文獻可知,至少在兩宋時期,《曆代名畫記》已成為知識階層習見的讀物。而此期《曆代名畫記》傳抄刊刻的本子目前不知是否尚存天壤。
迄今所見《曆代名畫記》最早的本子為明嘉靖間刻本。此本存世不多。就我所見所知,國內公私收藏九傢,國外公私收藏四傢。此本半頁十一行二十字,雙行夾注字數同,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版心上方記書名,魚尾下方記捲次、頁數,版心下方有刻工名:吉、中、卩、宗、下、古。具典型明代嘉靖刻風。
明萬曆十八年金陵王元貞刊刻《王氏畫苑》,收錄《曆代名畫記》十捲,半頁十行二十字,雙行夾注字數同,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版心上方記書名“王氏畫苑”,魚尾下記捲次、頁次。經比對上述明嘉靖刻本,可知《王氏畫苑》本源齣此本。《王氏畫苑》至清代覆刻,訛誤益增。民國十一年上海泰東圖書局據此覆刻本付諸石印,流布甚廣。萬曆刻本存世不多,幸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藏本。
明崇禎間,虞山毛晉汲古閣刊印大型叢書《津逮秘書》十五集,第七集收入《曆代名畫記》十捲。此本半頁八行十九字,雙行夾注小字同,白口,無魚尾。版心上方記書名“曆代名畫記”,其下記捲次、頁次,版心下端題“汲古閣”。以上述二本與此本對勘,可知《王氏畫苑》本為此本之底本,嘉靖刻本為其校本,汲古閣本於《王氏畫苑》本和嘉靖刻本誤、脫之處均有更改、補益。
《津逮秘書》闆片後轉手毛氏同鄉張海鵬,張氏由此書而成《學津討原》二十集,其中第十一集所收《曆代名畫記》十捲據汲古閣本翻刻。此本半頁九行二十一字,雙行夾注字數同,左右雙邊,粗黑口,無魚尾。版心中間刻書名、捲次、葉次,下端題“照曠閣”。此本保留瞭前朝諱字,又有本朝避諱,於書中訛誤,間有校改,大多可取。
以上四種本子,乃同一版本係統。明清時期齣現瞭幾種抄本,現存者均屬這一版本係統,但多不足取。上述現存《曆代名畫記》諸本中,明嘉靖刻本,堪為祖本,最接近原書麵貌。可惜海內存本甚少,流傳不廣。嘉靖刻本版本價值高,存世少,這兩點促使我們擇用此本,化身百韆。
我經眼嘉靖刻本《曆代名畫記》凡十部,以天津圖書館藏本品相最佳,較之其他藏本墨色清晰,版框完整。因此,本書選用天津圖書館藏本影印。此本捲一、捲二有無名氏所作句讀和零星校改,多為隨讀隨批,率爾操觚,時見不妥之處。
天津圖書館藏本收錄於該館題名為“畫苑十五種三十七捲存十三種三十三捲”的叢輯,凡八冊二函,收書十三種,館藏目錄著錄為“明王世貞輯”,“明刻本”。關於此《畫苑》輯者、成書與版本,我將有專文討論,此不贅述。目前,包括這套所謂“畫苑十五種三十七捲”叢輯的整理工作正在進行。
本書上冊所收影印本由我加句讀,下冊收錄校記和索引。校記采自舊作《曆代名畫記校箋與研究》,刪繁就簡,箋證部分與參證資料悉數刪去,不作枝蔓考訂,對舊作內容有修訂和補充;索引為綜閤索引,其編製參考E.H. Gombrich爲 The Literary Works of Leonardo DaVinci (Compiled & edited fromthe original manus by Jean Paul Richter. Phaidon, 1970)所作索引。
限於識見,本書訛誤與不當之處難免,祈望方傢教我。
戊戌仲夏識於山居六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典範

评分

此書大概是目前國內關於《曆代名畫記》最好的整理本,也是作者博論的上編“校箋”部分。2008年齣版的《曆代名畫記論稿》一書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book/3079211,是作者博論的下編和附錄部分。兩本書閤起來,即是作者2003年提交的博論《曆代名畫記校箋與研究》。

评分

嚮老師學習。

评分

典範

评分

此書大概是目前國內關於《曆代名畫記》最好的整理本,也是作者博論的上編“校箋”部分。2008年齣版的《曆代名畫記論稿》一書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book/3079211,是作者博論的下編和附錄部分。兩本書閤起來,即是作者2003年提交的博論《曆代名畫記校箋與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