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亚城市文明的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

中北亚城市文明的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列昂尼德•R. 科兹拉索夫
出品人:
页数:475
译者:薛樵风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96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70918
丛书系列:汉译丝瓷之路历史文化丛书
图书标签:
  • 城市史
  • 考古
  • 历史
  • 俄罗斯
  • 中亚
  • 粟特
  • 2019
  • 科兹拉索夫
  • 历史学
  • 考古学
  • 城市文明
  • 中北亚
  • 古代文明
  • 文化研究
  • 学术研究
  • 文明演进
  • 地域史
  • 文化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无历史意义”的民族?——西伯利亚前俄罗斯时代的城市文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通过文献考证和田野考古,全面研究古代中北亚地区城市文明的学术专著。第一部分广泛搜集东亚、西亚和欧洲的古代文献资料,辅以当地土著居民的民族学材料,向读者展现了古代中北亚地区灿烂的城市文明。第二 部分整理考古发掘得到的中北亚地区纪念建筑和城市生活的实物例证,研究了西伯利亚前俄罗斯时代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特征、居民日常生活细节,及其产生和发展背后的原因和深刻本质。本书结合历史文献、田野考古成果,驳斥了认为当地史前和中世纪居民是“无历史意义”人群的谬论,将一个真实的中北亚地区城市文明的历史,从逝去的时光中重建出来,呈现于今人面前。

❀编辑推荐:

列昂尼德•R. 科兹拉索夫教授结合历史文献、田野考古成果,研究西伯利亚前俄罗斯时代的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它们存在背后的原因及其存在的深刻本质,研究它们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历史特征,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细节。通过这些研究,作者消除了西伯利亚史前和中世纪的民族是“无历史意义”人群的谬论,将一个真实的、没有偏见的从古至今的西伯利亚民族的历史,从逝去的时光中重建出来,呈现于今人面前。

作者简介

列昂尼德•R.科兹拉索夫(1924—2007),生前是俄罗斯著名考古学家,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教授。

译者成一农,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城市和传统舆图的研究,出版专著两部:《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空间与形态——三至七世纪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有普及性的论文10余篇,此外还翻译出版了三本学术专著,即《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和《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之前》。译者有着多年从事翻译工作的经验,且对于古代城市研究也有着一定心得。

目录信息

目 录
著名西伯利亚和中亚学家:列昂尼德·R. 科兹拉索夫 ..................................... 1
前 言 ....................................................................................................................... 5
第一部分 古代西伯利亚城市文献资料
引言 ..................................................................................................................... 13
第一章 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的“城市”概念 .................................................... 21
第二章 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的东方文献 ............................................................ 30
第一节 中亚神圣城市形象塑造中古典传统的作用 ................................ 30
第二节 中世纪东方地理学家观察到的北亚城市 .................................... 39
第三章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文献......................................................................... 52
第一节 12至17世纪俄文文献中记录的有着自身特色的西伯利亚
城市和城堡..................................................................................... 52
第二节 13至17世纪西欧旅行家所见西伯利亚及其古代城市.............. 100
第四章西伯利亚本土居民历史记忆中的证据与18至19世纪的科学记录....................................................................111
第一节民族学及西伯利亚本土居民的语言和传说中反映的古代城市 ................................................................................................111
第二节 18至19世纪历史学家眼中的西伯利亚古代城市...................... 118
结论 ................................................................................................................... 142
第二部分 考古学研究
第一章 西伯利亚城市初现: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 153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 154
第二节 青铜时代的“屋墙”(Lived—in walls) .................................. 156
第三节 原始城市的泥屋(Daub houses) .............................................. 161
第四节 哈萨克斯坦北部和中部城市的起源 .......................................... 176
第五节 铁器时代早期............................................................................... 178
第六节 “城市之国” 及其文献资料 ........................................................ 184
第二章 匈奴人的城市....................................................................................... 186
第一节 中亚的匈奴城市........................................................................... 187
第二节 外贝加尔的匈奴城镇和聚落 ...................................................... 194
第三节 匈奴遗址的年代测定(Chronological dating) ........................ 203
第三章 萨彦阿尔泰山地匈奴统治者的城市和宫殿 ...................................... 206
第一节 塔舍巴城镇................................................................................... 208
第二节 宫殿 ............................................................................................... 221
第三节 宫殿的年代和建筑群的主人 ...................................................... 253
第四章 突厥—粟特城市碎叶—西突厥汗国的都城 .................................. 270
第一节 确定阿克—贝希姆即碎叶的考古学依据 .................................... 270
第二节 城市及其发掘............................................................................... 277
第三节 佛教寺庙的发掘(发掘地点I) ................................................. 287
第四节 摩尼教墓群(发掘地点III) ...................................................... 370
第五节 基督教堂和墓地(发掘地点IV) .............................................. 379
第六节 6至7世纪的寂静之塔(the Tower of Silence)废墟(发掘地点V) .................................................................... 387
第七节 碎叶城的宗教区........................................................................... 401
附录 ........................................................................................................... 406
结论 ................................................................................................................... 411
参考文献 ............................................................................................................... 415
缩写词汇表 ........................................................................................................... 470
索引 ................................................................................................................... 47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书属于汉译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丛书,余太山、李锦绣两位中外关系史的老前辈,再扫一眼封面译者还有学界大拿成一农,按理翻译的质量(至少从准确度而言)不会太差。但读了几十页后,我真的冷静不下来。本书可能是分部分翻译的,第一部分文献资料翻译问题尤为严重,我这个连门都...

评分

原著水平很高,关于西伯利亚古代城市发展的考论颇有参考价值,对匈奴城堡、“李陵宫殿”和碎叶遗址的详细描述也非常难得。译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过,在感谢之余,也必须指出,此书高度涉及俄国传统的古代中亚史,译者在中国古代城市和传统舆图研究方面的学养和知识结构似乎...  

评分

原著水平很高,关于西伯利亚古代城市发展的考论颇有参考价值,对匈奴城堡、“李陵宫殿”和碎叶遗址的详细描述也非常难得。译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过,在感谢之余,也必须指出,此书高度涉及俄国传统的古代中亚史,译者在中国古代城市和传统舆图研究方面的学养和知识结构似乎...  

评分

此书属于汉译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丛书,余太山、李锦绣两位中外关系史的老前辈,再扫一眼封面译者还有学界大拿成一农,按理翻译的质量(至少从准确度而言)不会太差。但读了几十页后,我真的冷静不下来。本书可能是分部分翻译的,第一部分文献资料翻译问题尤为严重,我这个连门都...

评分

此书属于汉译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丛书,余太山、李锦绣两位中外关系史的老前辈,再扫一眼封面译者还有学界大拿成一农,按理翻译的质量(至少从准确度而言)不会太差。但读了几十页后,我真的冷静不下来。本书可能是分部分翻译的,第一部分文献资料翻译问题尤为严重,我这个连门都...

用户评价

评分

大神作品,俄文版挺不错

评分

我这个外行人感觉看了一本考古学资料,开篇作者就质疑“西伯利亚在俄罗斯统一之前没有文明”一说,俄国人都是这个风格吗?第一部分(的一半内容)堪比文献综述,啃得好艰难,到第二部分就顺溜多了。作者以大量遗址考察为依据,推断,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之前,存在完整先进的文明,从公元前两千年的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游牧文化,最后定居。在西伯利亚(尤其是西、南),藏传佛教繁盛过,伊斯兰教繁盛过,直到被俄罗斯东正教征服。好奇的是,为什么藏传佛教没有得到发展? 看来“欧洲中心论”对亚欧大陆影响到曲解历史的程度,以至于16-18世纪学者不愿意承认西伯利亚地区有着非基督教派以为的文明,以及固执的认为这个地区对发展是欧洲文明带来的。这种“欧洲中心论”发展到现在就是“欧洲崇拜”,以土耳其为典型。

评分

原书很好,翻译减一星!考虑去找俄文版来看看…

评分

我这个外行人感觉看了一本考古学资料,开篇作者就质疑“西伯利亚在俄罗斯统一之前没有文明”一说,俄国人都是这个风格吗?第一部分(的一半内容)堪比文献综述,啃得好艰难,到第二部分就顺溜多了。作者以大量遗址考察为依据,推断,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之前,存在完整先进的文明,从公元前两千年的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游牧文化,最后定居。在西伯利亚(尤其是西、南),藏传佛教繁盛过,伊斯兰教繁盛过,直到被俄罗斯东正教征服。好奇的是,为什么藏传佛教没有得到发展? 看来“欧洲中心论”对亚欧大陆影响到曲解历史的程度,以至于16-18世纪学者不愿意承认西伯利亚地区有着非基督教派以为的文明,以及固执的认为这个地区对发展是欧洲文明带来的。这种“欧洲中心论”发展到现在就是“欧洲崇拜”,以土耳其为典型。

评分

原书很好,翻译减一星!考虑去找俄文版来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